林雪凝
摘? 要:在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酒仿佛是每一位英雄好漢都十分喜愛的東西,大部分英雄也正是因為酒而結下了一生的緣分。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應該是由于喝了酒而“打虎成名”的武松。大部分讀者都知道,武松愛酒已經到達了癡迷的程度,但是人盡皆知的還應該是“武松打虎”以及“為兄長報仇”這兩個故事。那么武松是如何從一名英雄轉化為殺人犯的呢?本文將以此為依據,對武松的形象進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水滸傳》;武松;形象分析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5-0-01
前言:
在古典名著《水滸傳》中,武松可以說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在一百多回的故事中,武松占據了其中十回內容。每一次出場,這個人物都極其轟烈,瞬間就能夠將故事的走向帶向高潮,讓讀者心潮澎湃,久久無法平靜。從景陽岡打虎,到怒殺西門慶,從醉打蔣門神,到血濺鴛鴦樓,這個人物的性格以及形象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他英勇無畏,慷慨忠義,但他同時也是一個極具悲情的人物,在他縱馬肆意的江湖路上,一路拼搏,卻一路坎坷。
一、景陽岡打虎,為求自保
自從施耐庵的《水滸傳》問世之后,武松打虎的故事就成為了婦孺皆知的故事。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武松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英雄好漢。他勇猛無畏,能夠赤手空拳地打死老虎[1]。
回到故事發(fā)生的最初點,武松因為要回家看望自己的哥哥,才會途徑“三碗不過崗”的景陽岡酒家,因為愛好喝酒,加上實在饑渴,武松便停下前進的腳步,在此歇息。在一口氣喝下十八碗酒后,武松打算繼續(xù)趕路,卻被店里的小二勸阻,說為了自己的性命還是不要前往。但是自認為武功 高強的武松確認為,小二這是要糊弄他的錢財,硬是要走,在看到告示的時候,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正所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抵也正是如此了。但是從這一段看來,我們可以發(fā)現,武松是英勇無畏的,但是他對于別人的建議存在較強的懷疑心理,所以他是一個不會輕易相信他人的人。
當武松繼續(xù)走了一段路后,他發(fā)現了官府的告示,此時他已經產生了往回走的想法,卻擔心被店家恥笑,而硬著頭皮向前走。在遇到老虎的時候,武松的第一反應是用手中的哨棒去打虎,但是沒成想沒有打到老虎,而是打中的樹枝,丟失了自己唯一的武器。此時的武松若想要保命,便只能徒手硬上,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武松的“勇猛”是被“逼出來”的[2]。
結合這一部分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武松雖是勇猛過人,但他也具有一定的魯莽性格,寧可冒險也不愿丟失顏面,可見武松的大丈夫主義也比較強。
二、怒殺西門慶,為兄復仇
當武松完成了打虎的壯舉,間接為民除害后,陽谷縣縣令給予其都頭這一官職??梢哉f,這個階段的武松人生是美滿的。相依為命的親人健在,自己有官職有俸祿,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上,此時的武松都可以算得上是人上人,但正是這樣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使得武松不想打破眼前的安寧,寧愿為縣令辦事,也正是在辦事的途中聽聞哥哥被害的消息,而這個消息也正是武松人生中的主要轉折點。
對于武松來說,長兄如父。從小,武松就沒有雙親,是自己老實忠厚的哥哥一手將自己帶大,所以可以想象當其聽聞兄長噩耗,內心應該是怎樣的憤怒。為了給武大報仇,武松收集了大量的證據,但是在報上官府的那一刻,卻沒有想到西門慶已經提前收買了父母官,此時的武松無處申冤,萬般無奈萬般憤怒之下,武松選擇了手刃兇手,為自己的哥哥報了仇,從一名都頭轉身成為殺人犯。
從這一階段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武松成為都頭后,他安于現狀,為了保持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他自愿為縣令辦那些具有骯臟性質的事情,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武松并不是一個有原則的人。其為兄報仇,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重情義的人,不受潘金蓮勾引,可以算得上是一個血氣方剛的男子漢。
三、醉打蔣門神,為報友恩
在怒殺西門慶事件之后,武松入了獄,吃了牢飯。出獄后的武松意志消沉,但是此時他卻遇到了施恩。一場寒暄之后,二人成了好友,而施恩不僅沒有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武松,還十分尊重他,甚至是崇拜,這對于武松來說,可以算是黑夜中的一縷燈光。施恩之于武松,雖然沒有救命之恩,但是對于武松而言,這種重視比救命還要重要。所以,當施恩說出自己被蔣門神搶了快活林的遭遇后,武松便自告奮勇地選擇為友報仇。這也正是應了那句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從這一部分內容分析來看,武松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重兄弟情義的人。但是換一個角度來說,武松也是一個是非不分的人,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施恩也是一個霸主,武松為其報仇,只是為了報恩。
四、血濺鴛鴦樓,徹底報復
俗話說“有仇不報非君子”。更何況,武松本不是一個君子,所以當其發(fā)現自己身陷陰謀之中時,他憤怒了,開始報復。
他潛入孟州城,殺了張都監(jiān)、砍了蔣門神,劈了張團練,并將所有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我們可以說他有擔當,是一個英雄。但是換一個角度,他在殺了這三人之后,殺紅了眼,連續(xù)屠殺了數十個無辜的人,所以他也是一個冷酷殘忍的人。
結語:
在《水滸傳》的故事中,作者在武松這個人物上傾覆了大量的心血,同時也借由武松對當時黑暗的社會進行了批判。對于當時黑暗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來說,武松就是他們無望生活中的一縷陽光,武松的存在為其生命帶去了希望以及支撐,而武松的命運也能夠激起這些人的強烈共鳴。所以我們可以說,作者借由武松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參考文獻:
[1]張麗琴.讀名著? 品人物——武松人物形象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17(02):132-135.
[2]郭艷琪.千載第一酒人——武松形象論略[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7(01):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