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學 邵建云 靳 勇 張 玲
柑橘煤煙病又稱煤污病、霉病,在漢中市柑橘產區(qū)常有發(fā)生,嚴重發(fā)生時,厚厚的煤層覆蓋在柑橘葉片、枝梢、果實表面,阻礙光合作用,削弱樹勢,加劇樹體水分蒸騰,使葉片卷縮脫落,植株開花少,結果少,甚至引起死樹、毀園現(xiàn)象。
煤煙病病菌以菌絲體、子囊殼和分生孢子器等在病部越冬,第2年春天繁殖出孢子借風雨傳播,并以蚜蟲、介殼蟲、粉虱分泌的蜜露為營養(yǎng)進行生長、繁殖,為害。疏于管理、種植過密、植株高大、施用氮肥過多的果園,煤煙病多發(fā)生。該病危害葉片、枝梢及果實,全年都可發(fā)生,發(fā)病盛期在5—9月,8月中下旬為病菌上果危害關鍵時期。
發(fā)病初期,在為害部位表面形成黑色或暗褐色霉層,后漸次擴展,形成煤煙狀黑色霉層,霉層上散布黑色小點(閉囊殼或分孢器)。為害葉片時,在葉片上產生灰黑色煤污,影響葉片光合作用,造成樹勢衰弱;為害幼果時,造成幼果腐爛脫落;為害正在成熟的果實時,造成果實色差、味酸,商品果率下降。
根據病原種類不同,霉狀物的附生情況也各不相同。常見煤炱屬的霉層為黑色薄紙狀,易撕下或自然脫落。刺盾炱屬的霉層似鍋底灰,手擦之即成片脫落,多生于葉片表面,霉層下面的組織一般顏色正常。小煤炱屬的霉層呈輻射狀小霉斑,分散于葉面及葉背,不連片,嚴重時一葉有數十至上百個小霉斑,該菌直接寄生在葉片上獲取營養(yǎng),不容易脫落。
農業(yè)防治是基礎,化學防治是關鍵,采取先治蟲、后防病的防治策略。
1)加強柑橘園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赏ㄟ^合理整形修剪,促進通風透光,降低果園濕度。
2)改善不合理的施肥、用藥習慣。控制用藥量、用藥濃度和用藥間隔。多施用有機肥,增加秋梢抽發(fā)的整齊度和新老葉的比例,增強樹勢,從根本上減少粉虱、木虱數量。要合理施肥,切忌多施氮肥。
3)做好冬季清園。每年收果后,收集落葉、落果和枯枝,加以燒毀,可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在葉面撒施石灰粉可使霉層脫落,消滅越冬病源。早春結合修剪,除去病蟲枝、病葉、徒長枝、弱枝等,減少病害侵染源。尤其在春、秋梢期的新梢抽出前,先把病枝、病葉盡量清除,病斑很多的大枝條也要剪除,集中燒毀。堅持做到先清園后放新梢。
4)及時有效防治蚜蟲、介殼蟲、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切斷病菌的營養(yǎng)源。根據這些害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春季萌芽期和開花前,重點防治蚜蟲,噴1次吡蟲啉和代森錳鋅混合液。5月中旬,重點防治介殼蟲,可用噻嗪酮,或毒死蜱,或有機乳劑混合代森錳鋅,全樹冠噴2~3次,每次間隔7~10天。7—9月,重點防治白粉虱,可交替使用阿維菌素,或吡蟲啉,或噻嗪酮混合代森錳鋅,也可向橘園釋放昆蟲天敵,如橙黃蚜小蜂、刺粉虱黑蜂等。
5)對已發(fā)生煤煙病的橘園,采取先治蟲后防病的辦法。掌握害蟲盛發(fā)期,及時用藥防治,在徹底滅蟲的基礎上,重點抓住7月中旬和8月中旬兩個防治時期噴藥防治。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600倍液,或可用0.5∶1∶100波爾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1 000倍液,95%機油乳劑50~1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時一定要將葉片背面噴到,間隔7~10天,連續(xù)噴施2次以上,抑制蔓延。煤煙嚴重覆蓋樹體時,可噴布機油乳劑,或雨后對葉面撒石灰粉清潔煤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