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會 712100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
長柄扁桃又名野櫻桃,是薔薇科桃屬扁桃亞屬植物。在防治荒漠化、保護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防風固沙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其種仁含油量55.8%,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8%,又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
為解決毛烏素沙漠缺水缺肥,冬、春季大風影響長柄扁桃栽植成活的問題,自2013年起由花王(中國)研究開發(fā)中心有限公司援助,陜西林學會負責,在神木縣生態(tài)保護建設(shè)協(xié)會基地對長柄扁桃苗木進行了栽植時期、栽植深度、苗木處理(苗木裸根直接栽植、蘸稀泥漿、蘸稠泥漿+化肥等)多種試驗,取得一定效果。現(xiàn)將沙地長柄扁桃無水栽植技術(shù)要點總結(jié)如下,供沙區(qū)長柄扁桃基地建設(shè)參考。
1)秋季降雨后,選擇就近培育的苗木,裸根直接栽植。苗木標準:苗高80 cm,莖粗0.4 cm以上,50株捆成1捆。
2)秋季雨水少的年份或經(jīng)假植的苗木,栽植前按苗木根系在水中浸泡一夜,蘸稠泥漿+化肥栽植。
稠泥漿+化肥的制備:選擇土質(zhì)偏黏性的壤土拉到苗木集中地,在苗木集中假植的地上挖一圓形土坑,深度一般30 cm,基地踩實,鋪上塑料膜,將土、肥、水按 100 ∶0.5 ∶100~120的比例混勻,其中肥料按以下原料及其質(zhì)量百分比組成:尿素30%~35%,磷酸二氫鉀50%~65%,高錳酸鉀5%~15%。
以捆為單位,將苗木根部浸蘸糊狀稠泥漿,以苗木根部明顯見有泥漿附著為標準。具體操作:手握住苗木捆扎處,以苗捆或苗干與泥漿水平面呈10°~15°斜角,將苗根系一面輕按入泥漿中,均勻用力在泥漿中從一邊向另一邊拉動;然后將根系的另一面輕按入泥漿,同樣在泥漿中拉動,提起苗捆檢查根系是否全部蘸上泥漿。若兩次蘸漿后還有根系裸露,再用同樣的方法將根系的左右面在泥漿中浸蘸即可。檢查全部合格后放在一邊待植。
3)栽植適宜時期為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
栽植深度:避風坡 40~45 cm,迎風坡 45~50 cm。挖深40~50 cm的樹坑,將苗木放入坑中央,用沙填埋樹坑,填埋過程在苗木四周分兩次踩踏,使苗木與沙子緊密接觸。
栽植密度:坡地盡量以等高線株行距2 m×2 m魚鱗坑栽植;平地機械化采摘園以株行距2 m×4 m栽植。
4)苗木栽植后定干,地面上苗木留梢5~1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