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艷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0
建筑構造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主要是對建筑設計的補充,主要研究建筑物的構造形式以及細部構造,其教學目的是根據建筑物的功能,綜合考慮建筑材料、結構、施工技術等因素的影響,進而選擇合適的構造方法,保證建筑物的實用性。對于建筑專業(yè)相關的學生來說,建筑構造這門課程是必須要掌握的專業(yè)技能,因此,推進建筑構造課程教學改革,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是十分必要的。
當前我國建筑構造教育的發(fā)展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建筑構造是建筑專業(yè)中重要的一門課程,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沒有引起相關人士的重視,部分學生反映建筑構造學課程較難,部分教師認為建筑構造課程不用教等,其教學質量較差;第二,很多人建筑構造知識掌握不充足多年工作后,仍不等獨立的進行建筑構造設計,照搬照抄某些構造的圖集,盲目的進行建筑構造設計;第三,近幾年我國注冊建筑類相關考試人數逐年增多,但是通過率較低,尤其是建筑構造等相關的學科。以上種種問題表明,我國建筑構造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人們對建筑構造這一學科的重視程度較低,高校教育方式不能滿足現代的發(fā)展需求,因此,要加強對建筑構造課程的改革實踐,尋找更好地教育途徑,提高建筑專業(yè)學生以及相關從業(yè)人員的素質水平。
建筑構造是一門對建筑中相關結構知識的理論總結,為了更好地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實際,不斷提升自己的授課水平,更新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為教學而教學的方式,增強建筑構造知識的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改變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以書本知識為基準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使其更多的了解建筑構造相關知識并有效的應用。例如在“樓梯的形式”這一節(jié)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清楚的了解相關的各種樓梯的形式,可以帶領學生對校園內所有的樓梯形式進行參觀,了解各個樓梯的構造細節(jié),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邊學習,提高建筑構造課程的教學質量[1]。
建筑構造這門課程與實際的建筑形式關聯(lián)密切,但是書本的知識是有限的,教師在進行建筑構造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生活中的典型建筑結構帶到課堂,并以此作為案例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以便學生能夠以動態(tài)的眼光觀察建筑物的內部構造,增強學生對建筑結構和對的建筑構造知識的理解[2]。此外,書本上的知識是靜態(tài)的、枯燥的,使得部分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將書本上靜態(tài)的內容通過多媒體的授課形式轉換為動態(tài)的教學形式,教師通過多媒體將相關的課件對學生進行展示,包括一些圖片和小視頻等,將靜態(tài)的建筑構造相關知識運用動態(tài)的形式進行拆分,使抽象的知識點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學習“填充墻的相關性質”這一部分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小視頻的形式將填充墻拆分過程進行展示,并對其內部構造進行詳細的說明,學生可以直觀的了解到填充墻的構造形式,并在觀看的過程中提高自身專業(yè)建筑構造知識水平。
為了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隨時進行提問,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中,還能夠解決學生對課程的疑問,使得學生更好地吸收教師所講的知識。課堂提問并討論是教學過程中學生充分融入課堂的一種最有效的方式,通過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更好的理解教師所講述的理論知識。此外,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一些相關的概念或者案例,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這種鼓勵學生提問,開展課上討論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3]。
建筑構造這一課程的實用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可以設置模型制作的過程,例如樓梯模型、建筑結構系統(tǒng)模型等。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能力,實現了可視性,增強了對建筑構造課程中一些基礎知識等理解,提高了對難點的認識。
在建筑構造課程改革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要理解課程的教學目的和重要性。因此,在課堂的第一講就要以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給學生灌輸相關的課程內容,及這一課程在建筑相關工作中應用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對建筑構造課程的認識和興趣,便于日后的學習。教師在課程改革過程中,要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自己的主導地位,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提問,開展課上討論。同時,利用多媒體設備,以動態(tài)方式進行教學,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通過模型制作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基礎上,逐漸發(fā)現自己對知識理解的缺陷,查漏補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建筑構造課程是一門以理論知識為支撐,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在教育改革的今天,為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教學與實踐相融合,更新教學理念,增強課堂知識的實用性,利用多媒體設備,以動態(tài)方式進行教學,鼓勵學生提問,并開展課上討論,通過模型制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1]尹建楠.從建筑構造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看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下),2016,(07):205.
[2]肖敏.提高建筑學專業(yè)學生建筑構造綜合能力的教學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0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