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水生 山西省勘察設計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13
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研發(fā)中心工程位于太原市繁華的迎澤大街和新建路交叉路口西南角,北鄰迎澤大街,東鄰新建路,西南緊鄰頂好集團辦公大樓,西側(cè)緊鄰中國民生銀行,南與山西大酒店為鄰。擬建建筑物辦公樓、裙樓、地下車庫組成。主樓地上38層,高度154.9m,基礎埋深15.0m,基底壓力830kPa,框剪結構。群樓地上3層,高度16.3m,基礎埋深15.0m,基底壓力130kPa,框架結構。地下車庫地下3層,基礎埋深15.0m,基底壓力100kPa,框架結構,柱基?;拥讟烁?69.0m。2012年8月我院受建設單位委托,對其擬建項目進行了巖土工程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與要求為:⑴查明建筑物范圍內(nèi)各層巖土的類型、厚度、分布及工程特性,分析評價地基的穩(wěn)定性、均勻性及承載力,并提供地基變形計算參數(shù)。
⑵劃分地基土類型和建筑場地類別,對場地地震效應進行評價,并對飽和砂土及粉土進行液化判別。
⑶查明地下水埋藏條件、提供地下水水位及其變化幅度,并判定地下水及地基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
⑷分析天然地基可行性,提出經(jīng)濟合理、技術可行的地基處理方案建議,提供樁基設計所需的巖土技術參數(shù)。
⑸提供基坑開挖及支護設計所需的巖土技術參數(shù),論證其對周圍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設施的影響。
依據(jù)勘察技術要求,結合本項目所處的區(qū)域地質(zhì)條件,充分考慮持續(xù)提供滿足顧客要求的產(chǎn)品質(zhì)量及減少對周圍環(huán)境可能帶來的影響,本次詳細勘察工作的重點為:
(1)建筑物所處的場地為可液化地區(qū),重點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提供地下水水位及其變化幅度,地下水的類型,判定地下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并分析基坑降水可能采用的方式及對環(huán)境的影響大小,建議最合理的降水方案;野外勘探主要采用SH-30型和XY-150型鉆機,分層施工,分層設置井管,分層測定水位。外業(yè)施工嚴格按我院質(zhì)量、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確保質(zhì)量達到最佳,對環(huán)境的影響降到最小,職工健康安全。
(2)建筑物基礎埋深15.0m,提供可靠的基坑開挖及支護設計所需的巖土參數(shù):①為準確獲得基坑開挖深度和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圍內(nèi)的地層分布及力學性質(zhì),采用靜力觸探原位測試,鉆探采用單動雙重巖心管鉆具,每米全斷面采芯一次。②室內(nèi)壓縮固結試驗,高壓固結回彈試驗施加的最大壓力滿足繪制完整的e~logp曲線,同時在預估的先期固結壓力下進行回彈,提供先期固結壓力、壓縮指數(shù)、回彈指數(shù)。③不擾動土樣選做了固結快剪和靜三軸(UU)試驗、砂土進行了水上水下休止角試驗。
(3)嚴格按照《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等國家標準、行業(yè)及地方標準的要求進行勘察工作。主樓一般性鉆孔75m,控制性鉆孔95m。裙樓及地下車庫一般性鉆孔35m,控制性鉆孔45m。
擬建場地所處地貌單元屬汾河東岸Ⅰ級階地??辈炱陂g地面標高介于782.73m~784.77m。因開挖舊有建筑物基礎而地面不規(guī)則高低起伏。
根據(jù)野外鉆探、原位測試、室內(nèi)土工試驗結果,本次勘察深度范圍內(nèi),地基土主要由人工填土、粉質(zhì)黏土、粉土、細中砂、中粗砂、粗礫砂等17層構成?;娱_挖與支護設計,基坑地下水控制所涉及的地層,主要由以下8層構成。
第①層人工填土(Q42ml),主要由拆遷完成后的建筑垃圾及填土構成,層厚1.80m~5.30m。層底平均標高779.70m。
第②層粉質(zhì)黏土(Q41al+pl):褐黃~灰褐色,含云母、氧化物等??伤堋浰軤顟B(tài),具中~高壓縮性。壓縮系數(shù)a1-2介于0.189~0.627MPa-1之間,平均0.252MPa-1;靜力觸探錐頭阻力qc厚度加權平均值為0.82MPa層厚1.35m~7.00m。層底平均標高775.87m。
第③層粉土(Q41al+pl):黃褐色,含云母、氧化鋁、氧化物等。中密狀態(tài),具中~高壓縮性。壓縮系數(shù)a1-2介于0.217~0.578MPa-1之間,平均0.334MPa-1;靜力觸探錐頭阻力qc厚度加權平均值為3.27MPa。層厚1.95m~8.05m。層底平均標高771.67m。
第④層粉土(Q41al+pl):黃褐色,含云母、氧化物等。中密狀態(tài),具中壓縮性。壓縮系數(shù)a1-2介于0.185~0.394MPa-1之間,平均0.265MPa-1;靜力觸探錐頭阻力qc厚度加權平均值為6.13MPa。層厚1.67m~6.05m。層底平均標高767.90m。
第⑤層細中砂(Q41al+pl):灰褐色,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云母等。飽和,中密,顆粒級配不良。靜力觸探錐頭阻力qc厚度加權平均值為10.59MPa。層厚1.80m~6.70m。層底平均標高763.62m。
第⑥層粉質(zhì)黏土(Q3al+pl):褐黃~灰褐色,含云母、氧化物等??伤軤顟B(tài),具中壓縮性。壓縮系數(shù)a1-2介于0.207~0.450MPa-1之間,平均0.327MPa-1;靜力觸探錐頭阻力qc厚度加權平均值為8.11MPa。層厚0.90m~5.20m。層底平均標高755.30m。
第⑦層細中砂(Q3al+pl):灰褐色,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云母等。飽和,中密~密實,顆粒級配不良。靜力觸探錐頭阻力qc厚度加權平均值為14.31MPa。層厚2.80m~10.0m。層底平均標高755.30m。
第⑧層中粗砂(Q3al+pl):褐灰色,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云母等。飽和,中密~密實,顆粒級配良好。層厚3.40m~9.4m。層底平均標高748.97m。層底平均埋深34.95m
根據(jù)本次勘察揭露地層情況結合含水層的埋藏條件及水理特征,場地內(nèi)地下水在勘察深度范圍內(nèi)可分為2個類型,即上層潛水和下部承壓水。
本次勘探揭露場地首層地下水類型為孔隙潛水,以第①層人工填土為主要含水層,主要由大氣降水和側(cè)向徑流補給。測得水位埋深在現(xiàn)地面下2.10~4.10m之間,水位標高在780.61~780.68之間。
承壓水以第⑤層細中砂、第⑦層細中砂、第⑧層中粗砂、第⑩層粗礫砂、第⑿層粗礫砂、第⒁層粗礫砂為主要含水層,以第②層粉質(zhì)黏土、第③層粉土、第④層粉土、第⑥層粉質(zhì)黏土、第⑨層粉土、第⑾層粉質(zhì)黏土、第⒀層粉質(zhì)黏土、第⒂層粉質(zhì)黏土為相對隔水層。
第⑤層細中砂中承壓水初見水位埋深介于16.30~18.50m之間,標高介于766.27~767.65m之間,穩(wěn)定水位埋深介于3.70~4.10m之間,標高介于780.25~780.27m之間。
第⑦層細中砂中承壓水初見水位埋深介于21.00~23.40m之間,穩(wěn)定水位標高為780.25~779.75m之間。
勘察期間為豐水期,地下水位季節(jié)性變化幅度約1m。擬建場地抗浮設防水位標高可按781.60m采用
(1)影響基坑支護和地下水控制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地基土層的構成及其主要物理力學性質(zhì)指標(如:靜力觸探錐頭阻力qc、土的抗剪強度指標、標準貫入試驗實測擊數(shù)、土的天然重度、土的狀態(tài)或密實度)的準確性;地下水的埋藏條件、類型、水位等,這些基礎數(shù)據(jù)的質(zhì)量將引起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2)基坑支護建議:考慮到基坑北側(cè)距迎澤大街11m,東側(cè)距新建南路12m,西側(cè)距民生銀行10m,西南角距頂好集團大樓16m,基坑開挖深度15m等周邊環(huán)境及地下管線、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等,本工程的基坑安全確定為一級,可以采用的支護結構選型為錨拉式結構和支撐式結構;為盡量減少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及環(huán)保性能要求,又考慮到錨桿受對相鄰建筑物、地下構筑物及城市地下空間可能產(chǎn)生不利影響的約束等因素,建議基坑支護采用錨拉式結構和支撐式結構相結合的支護形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
(3)地下水控制建議:本工程基坑坑底位于水位以下、坑底座落在第④層粉土(Q41al+pl)中,其下部地層為第⑤層細中砂(Q41al+pl)、第⑥層粉質(zhì)黏土(Q3al+pl)、第⑦層細中砂(Q3al+pl)、第⑧層中粗砂(Q3al+pl)。結合本工程的規(guī)模、工程地質(zhì)條件、水文地質(zhì)條件、基坑周邊的環(huán)境要求、降水有可能會對基坑周圍的建筑物、構筑物、地下管線、道路等造成危害,甚至因地層變形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還有可能引起坑底突涌等因素,建議地下水的控制采用截水、基坑內(nèi)疏干降水、基坑外管井回灌相結合的辦法。截水帷幕盡量進入第⑥層粉質(zhì)黏土(Q3al+pl)中。降水井的設計參數(shù)宜在工程樁和帷幕完工后通過現(xiàn)場抽水試驗進一步確定。
⑷在基坑開挖過程與支護結構使用期內(nèi),必須進行支護結構的水平位移監(jiān)測和基坑開挖影響范圍內(nèi)的建筑物、構筑物、地面、道路的沉降觀測。
本文通過對中鐵三局科技研發(fā)中心項目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工作的反思與再認識,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應在嚴格按照本院質(zhì)量、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為顧客提供高質(zhì)量的產(chǎn)品服務的同時,對大型工程項目(建設規(guī)模大、深基坑)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應引起高度重視,預防或減輕不利環(huán)境影響以保護環(huán)境,促進環(huán)境、社會、經(jīng)濟三者和諧發(fā)展。
[1]《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
[3]《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 50123-1998).
[4]《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2012).
[5]山西省勘察設計研究院.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研發(fā)中心巖土工程勘察報告[R].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