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換來 潘小剛 范 婷
筆者連續(xù)兩年秋季在果園調查套袋蘋果黑點病時發(fā)現有蘋果發(fā)黃不上色的情況,一般發(fā)黃蘋果占15%~20% ,嚴重的達到30%左右。為啥不著色?我們分析有以下幾種情況。
1)60%~80%的果園,有機肥施得太少,有的連續(xù)幾年未施有機肥,也很少施用中微量元素肥,這是造成蘋果發(fā)黃不著色的主要因素。
解決對策:提倡多施有機肥,除可提供果樹必需的大量元素氮、磷、鉀,中量元素硫、鈣、鎂,微量元素硼、鐵、銅、鋅、錳、鉬、氯等外,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果園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透氣性,增強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促進根系生長,為化肥的高效利用提供基礎保證。有機肥應按每生產1 kg優(yōu)質果施用2 kg肥的標準施入?;适┓柿空既晔┓柿康?5%~70%,遵循“早、飽、全、深、勻”的技術要求。時間以秋季中熟蘋果采收完或晚熟蘋果即將采收時最佳。15~20年生長富系列,畝施腐熟有機肥3 000~5 000 kg+(17-5-23或18-5-25)鄂陽或紅錦天高氮低磷高鉀大三元復合肥100~200 kg+富力邦硅鈣鉀鎂肥100~200 kg+生物菌肥菌樂寶或豐得寶150~200 kg+NEB 240 g。如沒有腐熟有機肥,可施昊威或多維多腐殖酸精制有機肥300~500 kg+(17-5-23 或 18-5-25)鄂陽或紅錦天高氮低磷高鉀大三元復合肥100~200 kg+富力邦硅鈣鉀鎂肥100~250 kg+菌樂寶或豐得寶生物菌肥150~200 kg+NEB 240 g,即四肥一調理全營養(yǎng)配方施肥。
2)6—7月蘋果膨壯果肥施用不科學。主要表現在:①氮肥施用過量,追施或沖施氮過多,鉀肥和中微量元素肥太少;②樹體負載過量,肥料施用不足,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爭奪養(yǎng)分,造成果實因營養(yǎng)不足而發(fā)黃不上色。
解決對策:中后期蘋果膨壯果肥始終貫徹“控氮、穩(wěn)磷、增鉀,加大中、微量元素”的思路。特別是6月膨壯果肥,以15~20年生長富2號樹為例,每畝應施入45%~48%(17-5-23或18-5-25)高氮低磷高鉀大三元復合肥150~250 kg+富力邦硅鈣鉀鎂肥200~250 kg+昊威精制腐殖酸有機肥70~80 kg+純鉀肥 100~200 kg, 株施肥成本15~20元。
5月底至6月中旬追施的,如施肥量不太充足,可根據負載量、樹勢、葉相、果個,再行追施,以彌補中后期營養(yǎng)的不足。因干旱或無灌水條件未追施的園,立即進行水肥一體化施肥,一般在7—8月沖施2~3次,具體可沖施高鉀高鈣型果蔬動力鉀60 kg+黃腐酸鉀25 kg+眾望所歸納米水溶硅9瓶+硝酸鉀(30-0-46)5 kg或浩之大生物膨果增色劑TBE 4 kg或圣德豐植物蛋白活性酶 5 kg,對水 500~800 kg,沖施2~2.5畝,可保持10~15天。這個時期補肥能促發(fā)新根,施后葉片肥大,增強葉片功能,增加單果質量,提高蘋果品質等級和產量。再者,還可以充實花芽及樹體營養(yǎng)積累,提高樹體抗旱、抗寒、抗病、抗蟲、抗逆性,使成花容易,性細胞分裂快,沒有大小年結果問題。
3)為促使成花,環(huán)剝環(huán)切過重,傷口愈合不好,營養(yǎng)輸送受阻,造成樹勢過弱,發(fā)生腐爛病、早期落葉病,進一步惡化樹體營養(yǎng)環(huán)境,這是造成蘋果發(fā)黃不上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解決對策:①加強三六九施肥,始終堅持控氮、穩(wěn)磷、增鉀、補施中量和微量元素,實行四肥一調理全營養(yǎng)配方施肥。②生長期做好以保葉為主的病蟲防治工作,使葉片正常生長至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③堅持四季修剪,達到陽光樹冠。④為促使成花,解決大小年結果問題,取代環(huán)剝環(huán)切促花技術,可噴或涂施PBO。第1次在5月中旬,噴施100倍液;第2次在6月中旬,噴施200倍液;第3次在8月上旬,噴施300倍液。涂干配方是PBO 0.5 kg+弘蕊氨基酸水溶性肥 0.5~1 kg+水 0.5 kg,強旺樹 35~40 cm,中庸樹30 cm,弱樹禁涂。⑤保護好枝干,盡量不用環(huán)割、環(huán)切技術。分別在2—3月、7月、11—12月用果康寶 1袋+“天達 2116”200 g+探路先鋒或 CA2000氨基酸 0.5 kg、水10~15 kg涂干1~1.2 m。⑥對腐爛病疤用3%新果康寶1∶1~2水溶液劃道涂抹,不需要刮皮,上下劃10~15道,間隔1韭菜葉寬,連續(xù)涂2次即可,確保枝干養(yǎng)分、水分輸送暢通。⑦剪、鋸口及時涂抹森寶愈合劑,割、剝口用紙或膠帶紙包嚴,養(yǎng)護。
4)蘋果霉心病防治不力。蘋果霉心病又稱霉腐病、心腐病,屬隱性病害,感染在花期,發(fā)病在后期,病癥在果心。是元帥系品種及北斗、富士、王林等品種上的一種重要果實病害。主要表現是心室霉變、果心腐爛。病原菌在生長季廣泛存在,經氣流傳播,通過果實萼筒至心室開口進入果心。蘋果開花時,上述真菌在花器的柱頭、花絲及萼片等組織上定殖,隨果實發(fā)育,從萼筒至心室開口進入果心,引起心室霉變或果心腐爛,落花后兩周病菌從柱頭進入心室,幼果至果實成熟病菌可隨時侵入。一般地處低洼潮濕的果園,花期低溫多雨時間較長,有利于病菌侵染發(fā)病。樹冠郁閉、管理粗放、樹勢衰弱的,發(fā)病較重;大型果比小型果發(fā)病重,中心果比邊果發(fā)病率高。病果成熟前果面發(fā)黃,著色較早,顏色偏暗,嚴重時果頂變形為五棱,棱部與五個種室對應,此類果實易出現采前落袋、落果,發(fā)黃不上色。
解決對策:花露紅期,噴5%綠云羅克已唑醇 2 000~3 000倍液+益微 1 500~2 000倍液+20%除蟲脲1 500~2 000倍液。元帥系品種花序伸長期、初花期(5%~10%花朵開放),噴1.5%~3%多抗霉素400~1 000倍液或2%~3%多氧清800~1 000 倍液+速溶硼 1 000~1 500 倍液+蔗糖 0.3%~0.5%(或優(yōu)質蜂蜜 0.5%~1%)+“天達2116”800~1 000倍液。盛花期(花朵開放60%~70%時),噴50%星托800~1 000倍液+10%寶麗安 1 000~1 500倍液+速溶硼 1 000~1 500倍液+蔗糖0.3%~0.5%(或優(yōu)質蜂蜜 0.5%~1%)+“天達 2116”800 倍液。
5)持續(xù)高溫,除袋后若遇5~6天超過28℃的高溫天氣,袋內溫度超過50℃,影響著色干物質的形成,造成果實發(fā)黃不上色。
解決對策:在持續(xù)高溫干旱季節(jié)除袋,尤其是供應雙節(jié)市場的套袋蘋果,有條件的可在除袋前后灌1次小水(滲灌),有利于減少日灼病和促進果實著色。無灌水條件的果園,每天傍晚5∶00—8∶00或間隔1天噴清水,噴時最好加益微1 500~2 000倍液或眾望所歸納米水溶硅800~1 000倍液或天達2116或肽神800~1 000倍液,以利增加果面光潔度,除銹、上蠟、增色,二來降低溫度,增加濕度,防日灼,保持比較穩(wěn)定的土壤濕度和空氣溫度,加大晝夜溫差,堅持5~7天,直到降溫,或再結合涂干(探路先鋒或CA2000果氨寶氨基酸+天達2116或海之寶),對防日灼和增加全紅果比率有一定作用。
6)除果袋時間不規(guī)范。紅富士蘋果在袋內一定要長夠110~120天,除袋過早會使蘋果著色慢,先著色,后褪色,返為綠色,出現“綠腔”現象;除袋過晚則會不著色,如紅富士蘋果應于9月下旬末或10月初除袋,若延遲到10月下旬至11月初除袋,則著色緩慢,也會出現蘋果發(fā)黃不上色的現象。中熟蘋果品種如嘎拉、珊夏等,如與晚熟紅富士同時除袋,也會出現發(fā)黃不上色現象。
解決對策:適宜的除袋時間,晚熟紅富士為9月下旬或10月5日左右,因為此時溫濕度正適宜,溫度達25~28℃,果皮花青苷含量高,易上蠟著色,商品率高,再結合人工促著色措施,如修剪、摘葉、轉果、鋪反光膜,噴20%綠云樸菌靈(抑菌多菌靈)或50%甲基硫菌靈800~1 000倍液+高效果實增色劑果彤紅1 000~1 500倍液+植物穩(wěn)態(tài)膜 “天達2116”800~1 000倍液+3.2%甲維鹽1 200~1 500倍液,噴后可提高摘袋果實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減輕不良環(huán)境對果實的傷害,促進果實著色,增強表光,提高糖度,增強后期葉功能,促進樹體營養(yǎng)積累。如若10月15日后或11月初除袋,花青苷呈下降趨勢,溫度下降較快,濕度越來越小,加之西北風來得早,溫度下降更快,最低達到15~20℃,上色、著色十分困難,有的超過20天出現返青現象,果面發(fā)黃不上色。
7)施硼肥過量,造成硼中毒。硼是微量元素,蘋果樹需求量很小,有的果農對此不太了解,施用過量的硼會導致硼中毒,從而造成果面發(fā)黃的情況。
解決對策:硼對促進作物授粉受精、開花結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在花前、花期、花后噴施3~4次速溶硼 1 000~1 500倍液噴施,可解決花而不實、實而沒果、果而不良、蕾鈴脫落、落果、果實畸形、“紅嘴果”(也稱缺硼旱斑?。?、縮果病等問題。土施每年結合秋施基肥,畝施持力硼 200~25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