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世華
都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這一點不假,但并不是說生活是寫作的唯一來源。寫作來源于生活,也來源于閱讀。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事事都親身經(jīng)歷。所以,閱讀應該是解決高中生寫作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因此,有很多專家學者曾撰文呼吁廣大師生要重視閱讀。那么如何將讀與寫自然而有效地連接,有哪些好的方法和途徑呢?下面我從三個方面淺談我的拙見。
高中生從小學到高中在課內(nèi)學了多少篇課文?以每年20篇計算,到高三畢業(yè)至少學了240篇課文,如果每篇課文都能從中汲取精華為我所用,何至于一寫作文就抓耳撓腮、搜腸刮肚呢。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通過精讀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從而感悟教材文本的語言美,進而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
比如,我在教授《北大是我美麗羞澀的夢》一文中,設置了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文中有許多精美的語句,讀完之后,也許你有‘尋章摘句’的沖動,你會摘抄哪些精美的語句,并加以分析?!弊寣W生自覺主動地去搜集語言素材,并加以分析。
然后,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這些精美的詞句,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文本語言的理解,同時也為學生的寫作儲備了豐富的語言素材。
寫作離不開模仿。古往今來,在閱讀上通過模仿創(chuàng)作而成功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唐代詩人王勃千古名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仿自于北朝詩人庾信詩句“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歐陽修的千古絕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仿自于唐代嚴惲《落花》中的“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在讀中感悟,在寫中模仿;讀是基礎,寫是升華。
寫作的模仿可分為“仿形”與“仿神”。所謂“仿形”,就是指仿照課文外在寫作,外形相似,包括模仿語言、模仿結構等;所謂“仿神”,就是指仿照課文內(nèi)在寫作,內(nèi)在神似,包括模仿寫作方法、模仿立意等。
高中教材所選文本幾乎都是古今中外文質兼美、思想深刻的經(jīng)典篇目,所以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借助課本積累素材,模仿教材寫法,還應該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勇于與作者進行穿越時空、跨越國度的心靈對話,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比如,我在教授粵教版必修一屈原的《離騷》和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時,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評價屈原和陶淵明的處世態(tài)度,并要求學生以“屈原和陶淵明,我更喜歡__________”和“當陶淵明遇到屈原”為題寫一篇文章。
除此之外引導學生將文本與自我、社會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思考所學文本對自己有何影響,在當下有何現(xiàn)實意義,從而豐富學生生活積累,提升學生思想境界。比如,我在教授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時,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點評當下游客破壞旅游景點歷史文化遺跡的現(xiàn)象。這樣一來,一則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二則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
文學名著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此,我讓每位學生每學期選取自己最喜歡的文學名著閱讀,要求他們一邊閱讀一邊積累,一邊摘抄好詞好句精美語段,寫下所思所感。下面是班上一位學生寫的《〈三國演義〉讀后感》:
我領到這本嶄新的《三國演義》就迫不及待的翻了前三十回,單從文字上看,有些字詞還得反復重讀,逐字理解,才能明白,而且顯然沒有像看電視、電影那樣充滿了畫面的視覺刺激。但是加入想象的空間后,一個戰(zhàn)火紛飛的三國世界就呈現(xiàn)在我眼前。
前三十回的“三國”里,諸葛亮還未出山輔佐劉備,盡管如此,劉備的表現(xiàn)還是可圈可點。首先,劉備心懷大志,和張飛、關羽“桃園三結義”后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打擊黃巾的隊伍中去,報效朝廷,立下汗馬功勞,正因如此,也就做了個縣尉,但卻被督郵陷害,于是“荊棘叢中,非棲鸞鳳之地,不如棄官歸鄉(xiāng)別圖大計。”隨后董卓弄權,曹操獻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的心計令人嘆服。隨后又上演了連環(huán)計,大鬧鳳儀亭,挾天子以令諸侯,煮酒論英雄等精彩好戲,在這短短的三十回,不及全書的三分之一,卻已經(jīng)包含了很多耳熟能詳、精彩紛呈的三國故事。
在這三十回里,我最喜愛張飛的“義”,最嘆曹操的計謀、機智。張飛的義氣,在劉備做縣尉時就有體現(xiàn),那時有督郵到縣,對劉備傲慢,索要賄賂,令縣令誣稱劉備害民,劉備和眾老想拜見督郵,都被攔住,張飛見了十分生氣,二話不說就把督郵揪出來拴在馬樁上用鞭子抽打。后來董卓怠慢劉備,張飛也執(zhí)意要殺他,這種不顧個人安危的忠誠和義氣令人嘆服。
而曹操,見董卓欺君弄權,于是借王允的七星寶刀進府行刺。他趁董卓睡下,正要行刺,不料被董卓從鏡中發(fā)現(xiàn),在這萬分危急必死無疑的情況下,曹操急忙下跪,說進獻七星寶刀,趁董卓還高興地拿著刀,又趁呂布挑好馬回來試馬,試著試著就跑路了。要是常人恐怕早就死在董卓的屠刀下了。可見曹操的機智、狡詐。《三國演義》把人物的性格用這些拍案叫絕的情節(jié)填充得十分飽滿,情節(jié)緊張生動。
除此之外,我有時讓學生模仿同齡人的優(yōu)秀習作,尤其是每年的高考滿分作文。這種方法對于在短期內(nèi)提高學生的應試作文水平,效果較為明顯。
社會生活是一本無字書,學生生活閱歷淺并不代表生活閱讀不存在。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關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比如,關注課堂學習、宿舍生活、食堂生活等等;比如,身邊的老師、食堂阿姨、校警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的寫作素材。當然還可以讓學生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閱歷,積累人生經(jīng)驗。
還可以讓學生收聽廣播,收看電視,搜索網(wǎng)絡,讓他們關注社會,了解社會生活,拓寬寫作范圍。我們學校是全封閉式的寄宿制高中,學生周一至周五都在學校,學生通過廣播、電視、網(wǎng)絡了解社會生活有些不便,所以我要求學生利用雙休時間瀏覽網(wǎng)頁,關注一周所發(fā)生的熱點、焦點新聞,并對其做些點評或寫下自己的一些感悟。
總之,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中兩個不可或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希望我們語文同仁們進一步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門,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提高寫作水平,在寫作中提高閱讀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