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英
(江蘇省連云港市龍河小學)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所選擇的一種表達形式和發(fā)展方式,她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體系、思維模式、品格智慧、文化結(jié)構(gòu)、藝術(shù)審美以及終極價值等。古詩是一個時代具體展現(xiàn),也是一位詩人生活的縮影,是一門濃縮的語言藝術(shù)。
筆者在教學古詩之前首先對教材整體梳理,結(jié)合小學生不同年級的特點進行有效分析,同時結(jié)合運用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理論,在對古詩文體的整體把握下,把小學階段的課本中的必學古詩及課外必備古詩按照一定的主題進行分類有效整合設(shè)計。
如果把小學階段必背的古詩進行合理分類,有很多分類標準,比如可以內(nèi)容材分,可以按季節(jié)分,還可以按題材方式來分類等。我們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對古詩主題分類是按“描寫內(nèi)容”和“詩人特色”為兩大主題進行分類的。我們把按“描寫內(nèi)容”和“詩人特色”為主題,把《語文課程標準》中 120首古詩進行主題式的歸類,每一次從教學內(nèi)容都是有聯(lián)系性的詩歌,這樣使系統(tǒng)化的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觸類旁通。
例如,按“詩人特色”為主題。在學習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時,為突出詩人杜甫的愛國情懷,我們以“杜甫的詩”為主題進行拓展,通過展開這一系列主題學習活動,讓學生感悟詩人的內(nèi)心境界?!栋岁噲D》《春望》《蜀相》等,這些詩不僅表現(xiàn)出杜甫期待和平、熱愛國家的美好情懷,也展示出他憂國憂民、思古傷懷的高尚情感。在學習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時,同樣可以圍繞“陸游的教育觀”來開展主題式古詩教學及學習活動?!抖棺x書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詩,寄托了詩人對子女的殷切期望,也包含著詩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由于年代不同學生們的感悟也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比較難理解。通過這些主題分類教學,將整個小學階段的教學內(nèi)容串聯(lián)非常形象的連接在一起,讓課堂教學內(nèi)容更加系統(tǒng)化。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更讓他們在以一個主題的學習中感受到古詩的魅力所在。
周慶元教授在《語文教育研究概論》中關(guān)于詩歌教學的目標是這樣闡述:“引導和幫助學生閱讀欣賞優(yōu)秀詩歌,激發(fā)閱讀詩歌的興趣,培養(yǎng)欣賞詩歌的能力,努力做到愛讀詩,會誦詩,能品詩,學寫詩;學習詩歌運用精練語言描繪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主題的方法,提高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和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怡情養(yǎng)性,凈化、美化心靈,培養(yǎng)一點詩人氣質(zhì),提高個性品格和精神生活品味?!边@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周慶元教授關(guān)于對詩歌教學目標的論述,是與當今課堂中的古詩教學相一致的。我們說設(shè)計的主題式古詩學習活動的目標,也正是遵循了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我將在以下的文章中以“描寫內(nèi)容”為主題的詩為例進行探究,進一步闡述古詩學習活動的設(shè)計。在《語文課程標準》的“優(yōu)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中蘇軾一共有四首詩入選,我們可以以“蘇軾的詩”為主題,對蘇軾和蘇軾的詩進行主題學習和探究。從而使學生走進蘇軾感受他的奔放豪邁、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加深了對蘇軾的理解,總體上對他的詩有了更深的感悟。當學生在遇到蘇軾的其他詩詞的時候,能夠順其自然的遷移知識,快速、準確地理解詩意。
我們主題式古詩學習活動的實施,不僅是教師、學生共同的雙邊活動過程,也是主題式古詩學習活動的開展的過程,更是教學相長的過程。我們以《情景交融 如詩如畫——語文活動課“尋春”教學設(shè)計》為例,探究龍河小學課題組主題式古詩學習活動的實施過程。
多媒體播放歌曲《春曉》,一起唱起。
活動一:看圖吟詩尋找“春”景
1.圖片展示各種春天的景色:在我們的腦海里會出現(xiàn)哪些詩句?(圖片依次展示皇城、行人、白鷺、江水等)學生吟詩。
你還會吟誦哪些關(guān)于春風、春雨的詩句?
小結(jié):我們吟誦這么多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句:有春雨的、春花的、春水的、春鳥的。對于詩人來說,一花一草總是情,一點一滴都是愛。
多媒體出示:讓我們學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品味生活
過渡語: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讓我們好好珍惜時間,細細品位生活,努力創(chuàng)造美好明天。
活動二:品讀悟情,感受“春”意
大屏幕出示下面詩句:抓住關(guān)鍵字詞,體會詩人的情感。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這些都是千古名句,選你最喜歡的一句,找出其中的重點字詞,用心品讀說說你的感受。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引導學生感悟王安石在大好春天里思念家鄉(xiāng)的愁思。)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引導學生體會出李白在春天江邊與老友依依惜別的難舍情懷。)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感悟白居易在春天懷念江南的時描繪出江南的美麗春光。)
師總結(jié):在這些詞句中有的是表現(xiàn)思鄉(xiāng)愁緒的,有的是送別朋友的,這些詩句有情有景,借景抒情,有情有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讓我們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的實施,教學評價是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有效評價能激勵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是我們學校對主題式古詩學習活動的評價依據(jù),重視甄別和選拔的功能是以往評價主要特點,我們的評價更突出診斷和發(fā)展功能,讓評價方式和評價主體更加多元化。
評價方式在我們主題式古詩學習活動的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以形式活潑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活動評價。如在“尋春”的教學設(shè)計中,對“尋找春景”部分實施教學時,首先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古詩背誦,以小組的方式對學生學習古詩的效果進行有效評價。在競賽的過程中進行主題式古詩評價,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更增添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針對“活動小結(jié)”中我布置的作業(yè)是手抄報的編寫。當他們把一張張手抄報張貼在教室里的時候,圍在周圍欣賞時的議論就是一種高質(zhì)量評價活動方式。由此可見,我們的主題式古詩學習活動的評價方式是多元的。
“評價主體多元化”是當前課堂評價的重要理念。語文課程評價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促進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勵同伴、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之中,使評價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同伴、家長等多個主體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
語文古詩主題式學習評價中把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到教學評價中來,實現(xiàn)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我們在“尋春”教學設(shè)計中,在“賞讀古詩”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實施中,讓學生任選一首小組之間相互誦讀,在互相傾聽之后再互相說一說優(yōu)點和存在的不足。然后班級一起匯報展示,在班級集體評議。在集體匯報展示的時候,雖然評價的主體還是班級學生,有所不同的是評價的方式改變了,變成集體評價。當然,除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還有老師主體的評價,還有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jié)合。這樣,我們的主題式古詩學習活動的評價實現(xiàn)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