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紅昌
對“春”的描寫,最熟悉的莫過于朱自清先生的《春》,他用五個特寫鏡頭,細致入微地描繪了春天的動人景象。今天,我們選取其中的四個寫景鏡頭,再從其他篇目選取四個片段進行對比,共同來體會一下,同樣是對春天景物的描寫,作者各自不同的寫法,不同的處境以及所表達的不同的感受。
春草圖
〔對比范本〕
①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節(jié)選自朱自清《春》)
②地是平坦的——像桌面一般平坦——地上長著去年留下來的日漸衰枯的褐色野草,在早晨的微風中微微地搖動著,野草下面已有新的綠意——這是草木知春的征候。不知道是什么緣故,有一種透明的氣圈籠罩著那個城市的遠遠的模糊的輪廓,使得城市好像是一只埋在琥珀里的蒼蠅似的,賦予它一種藝術的微妙意味,這使他感動了。
(節(jié)選自〔美國〕德萊塞《巨人》)
名師解讀
同樣是春草,不同的寫法反映出作者內心不同的感觸。朱自清先生不僅寫出了春草的嫩綠、綿軟,還攝下了它對人的誘惑力:人們在草地上“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德萊賽筆下的初春則一反常態(tài),重點寫的是冬天未去的味道。雖然春天已經到來,但是讓人感覺到的并不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是無法掙脫的冬天的束縛,反映出美國當時的社會,人們對物欲的追求。
春花圖
〔對比范本〕
①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節(jié)選自朱自清《春》)
②三月初的清早,強風拂拂,我們馳過好幾英里草原的濕地,發(fā)覺這里的野花已在競發(fā)。谷精草的小白花已經開遍止水的池塘和水淹的平原。在那里,龍蝦灰色的尖甲浮出新草的嫩綠之上。燕子花也聚在一起開始著花,不久就會以光艷的藍色掩蓋過平地。在附近謹慎地開著花的是藍眼草,還有紫羅蘭,這是我們這次長途旅行所見到的第一朵紫羅蘭花。從基西米草原起,一路往北,紫羅蘭隨處可見,在高山上、在海濱、在北國黯黑森林的邊緣都有。密西西比河以東,盛開的紫羅蘭超過五十種以上,紫羅蘭是美國北部春天的標志。
(節(jié)選自〔美國〕艾溫·威·蒂爾《春滿北國》)
名師解讀
朱自清先生寫花,虛實結合,不僅果樹之花爭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無數(shù)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蝴蝶飛舞,共同營造出春意盎然的氣氛。作者不以再現(xiàn)自然花色為滿足,還有想象——“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從未來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愛。艾溫·威·蒂爾對美國奧岐綽比湖以北的春天進行描寫,前面簡單描寫了各種野花,后面對有代表性的紫羅蘭進行了著重描寫,色彩鮮明,視覺沖擊力較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