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武西奇
設立意見箱,是政府部門和服務機構征詢公眾意見建議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果把意見箱的作用發(fā)揮好,就能使之成為了解民意、廣集民智的百寶箱,現(xiàn)實意義不容小覷。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把群眾的利益切實維護好,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干事創(chuàng)業(yè)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與支持。
近日,半月談記者在部分地區(qū)調查卻發(fā)現(xiàn),有的實體意見箱實際上已變成擺設,甚至淪為“垃圾箱”,而一些網(wǎng)上意見箱更是反映渠道不暢,結果都是問題難解決。
設立意見箱,是政府部門和服務機構征詢公眾意見建議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果把意見箱的作用發(fā)揮好,就能使之成為了解民意、廣集民智的百寶箱,現(xiàn)實意義不容小覷。
然而,從記者的實地走訪看,情況貌似不太樂觀。一些單位雖然掛有意見箱,但箱體卻蒙著一層灰,鎖頭早已銹跡斑斑,里面要么空無一物,要么一堆雜物;一些官網(wǎng)雖然設有意見箱欄目,但同樣存在著管理不到位、維護跟不上等問題,點擊后不是發(fā)不了就是發(fā)了也白發(fā)。類似現(xiàn)象,可以說絕非個例。
意見箱 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甚至淪為“垃圾箱”,導致群眾的意見無處安放。究其原因,不是群眾沒有意見,而是不能提、不敢提、不愿提意見。有的缺少有效渠道,實體意見箱長期缺乏管理,網(wǎng)絡意見箱出現(xiàn)空頭鏈接,群眾有意見不能提;有的害怕打擊報復,給單位領導、上級部門和一些機關提意見風險較大,擔心會被“穿小鞋”,群眾有意見不敢提;有的解決效果有限,一些部門缺少相應的監(jiān)督考核,往往是能拖就拖,態(tài)度不重視、處理不及時,群眾有意見不愿提。
鄧小平同志曾說過:“一個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與老一輩共產(chǎn)黨人相比,時下一些黨員干部并不這么認為,反而從內心抵觸群眾提意見。于是,有的將意見箱掛到兩米高的地方,有的把意見箱裝在攝像頭下,甚至不少辦公樓、服務大廳里已經(jīng)難覓意見箱的蹤影。壓制群眾意見,不讓群眾說話,也許能落個耳根清凈,卻是一種十分錯誤和危險的做法。
成績不說跑不掉,問題不說不得了。群眾提意見也許不太中聽,可能不完全正確,但并非存心找誰茬,故意給誰添麻煩,而是基于一種信任的有啥說啥。認真對待這些訴求建議,善于從牢騷怪話里查漏補缺,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最為關切的地方抓起,出臺的各項政策才能更加合民意,開展的各項工作就能更加順民心。反之,表達渠道不暢通,解決反饋不及時,必將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有鑒于此,應盡快恢復意見箱反映民意、溝通上下的功能。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激勵措施,鼓勵基層政府積極收集群眾需求建議,引導廣大干部密切關注民情民意,真正讓意見箱成為黨群干群的連心橋。另一方面要加大監(jiān)督問責力度,想提不能提、提了也白提,折射的是懶政怠政作風,必須發(fā)現(xiàn)一起嚴懲一起,從而確保群眾的意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歷史和實踐早已證明,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善于傾聽群眾意見,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黨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堅實保障。時下,我們邁入了偉大新時代,實現(xiàn)新作為、書寫新篇章、創(chuàng)造新輝煌,同樣不能脫離群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把群眾的利益切實維護好,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干事創(chuàng)業(yè)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