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開
不少同學寫記敘文時,往往以為記敘文只能記敘真實的生活,不能虛構。寫作固然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寫記敘文時,我們可根據寫作的需要,對獲取的生活素材進行必要的加工,或刪減,或移植,或補充,或想象,或改造。
一、發(fā)揮想象,添枝加葉
生活中直接獲得的素材,大都簡單粗糙,平淡無奇,這就需要我們充分發(fā)揮想象,補充一些細節(jié),使人物形象血肉豐滿,使故事情節(jié)曲折生動,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袁珂《女媧造人》中這一片段:
她就順手從池邊掘起一團黃泥,摻和了水,在手里揉團著,揉團著,揉團成了第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
她把這個小東西放到地面上。說也奇怪,這個泥捏的小家伙,剛一接觸地面,就活了起來,并且開口就喊:
“媽媽!”
接著一陣興高采烈的跳躍和歡呼,表示他獲得生命的歡樂。
女媧看著她親手創(chuàng)造的這個聰明美麗的生物,又聽見“媽媽”的喊聲,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
她給她心愛的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作“人”。
作者對“女媧造人”這一傳說進行大膽的想象,添加女媧在行動和神情方面的一些細節(jié),使女媧的形象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二、東拼西湊,移花接木
魯迅在談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時曾說:“所寫的事跡,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聽到過的緣由,但絕不全用這事實,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發(fā)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fā)表我的意思為止。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比粘I钪?,我們積累的素材是純客觀的生活現象,很難直接用來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規(guī)律。這就需要我們對這些素材進行改造、拼接、更換,將幾個人的特點融于一個人,或將幾件事的情節(jié)剪輯組合為一件事,或將發(fā)生在不同時段的事剪輯到一個相對集中的時間內,使人物與事件更具典型性。
魯迅運用這種方法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祥林嫂是魯迅《祝?!分刑摌嫷娜宋?,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魯迅在深刻把握中國婦女悲慘命運的基礎上,集中了她們的共性,“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使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既具有深廣的社會歷史內涵,又非常個性化。尤其是那雙“間或一輪”的眼睛,令讀者如見其人?!栋正傳》中的阿Q,魯迅先生也是移花接木,將國民的劣根性集中在阿Q身上,使讀者產生既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覺。
三、穿越時空,超級鏈接
歲月一去不復返,古代發(fā)生的事情,今人無法耳聞目睹。作文時,我們不妨穿越時空的隧道,展開想象的翅膀,合理演繹古代發(fā)生的故事,與古人進行心靈的虛擬對話。
例如,一篇高考滿分作文《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致墨子的一封信》的片段:
我終于明白,你并非不會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蒼白無力的口號的其余諸子,你寧愿腳踏實地地踐行自己的理想,讓“兼愛”——你的這片星空劃出更絢爛的光芒。所以,你總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遠千里游說楚王,并“九拒魯班攻城之機變”,拯救宋國一方百姓;你又四處奔波,“非攻”“非樂”“非命”“非儒”,為的就是切實地為這亂世提出真正的“濟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總是不忘腳踏實地。因而你的腳步從不停息,你的足跡遍布神州大地。而在這浮夸虛假仍存于世的兩千年后,你的腳步也越發(fā)顯得堅實,有力。
原來,你的雙眼永遠仰望著星空;原來,你的雙腳從未離開過大地!
作者穿越時空,大膽想象,塑造了一個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的墨子的形象,給讀者以深刻的人生啟迪。
四、合理改造,故事新編
故事新編是指寫作時,在準確把握話題題意的基礎上,大膽地想象和聯想,將思維的觸角延伸到中外文學名著或歷史傳說、神話、寓言故事中,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對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繹和包裝,即進行再創(chuàng)作,從而對話題的內涵作出獨特而傳神的詮釋,反映社會現實生活,以收到古今映襯、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它既讓文章有一種歷史文化的底蘊,又能緊扣現實生活,表現時代特點;既翻了花樣,出了新意,又幽默風趣、神思飛揚。
蘭陵笑笑生從《水滸傳》中截取了一個章節(jié),另起爐灶寫出了“第一奇書”——《金瓶梅》。魯迅是現代文學史上用“故事新編”命名作品的大家。他寫了許多令人愛不釋手的“故事新編”類作品,如《補天》《奔月》《理水》《采薇》《鑄劍》《出關》等,結集為《故事新編》,值得大家學習借鑒。高考滿分作文《西游后記》《孫悟空下崗記》《赤兔之死》《朱貴開店》都采用“故事新編”的方法寫作,“舊瓶裝新酒”,讓人耳目一新。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曾說:“虛構愈切近真實就愈妙,情節(jié)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使讀者喜歡?!碧摌嬍且环N行之有效的寫作方法,同學們寫記敘文時不妨一試。但虛構時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能露出破綻,更不能胡編亂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