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重
(作者系麗水市副市長、景寧縣委書記)
去年以來,景寧縣開展了畬鄉(xiāng)鐵軍“志不求易,事不避難”創(chuàng)新實干大趕考(以下簡稱大趕考),通過“自我加壓出考卷、精準施策促答題、客觀公正來閱卷”等三個階段,搭建了干事的大平臺,讓每個干部都有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全縣上下形成了“躺著的站起來、站著的跑起來、跑著的爭第一”的干事創(chuàng)業(yè)氛圍。為了更好實現精準識人選人用人,景寧縣充分運用“走中看、談中識、研中判、比中選、定中用”察人識人“五法”,依托大趕考平臺,讓干部在賽場中賽進度、比業(yè)績、賽能力,由傳統(tǒng)的“伯樂相馬”轉變?yōu)椤百悎鲞x馬”,干部成長臺階牢牢掌握在了干部自己手里。
深入踐行“走中看”理念,暢通“走”的渠道、拓寬“看”的視野。觀其行而知其人,不斷拓寬在大趕考中察人識人的渠道。在目標考評中看干部,依托“我的團隊我的題”目標陳述會,開展難度系數評議,觀察“一把手”總攬全局、統(tǒng)籌謀劃、抓班子帶隊伍能力。在過程推進中看干部,通過工作點評會等會場以及基層一線等現場全方位走訪,考察領導班子和干部在日常工作、關鍵時段、重點項目中的綜合表現。在成效檢驗中看干部,通過大趕考“我的努力我的分”總結陳述會的測評,全面檢驗干部在趕考中的作用發(fā)揮和趕考實績。
深入踐行“談中識”理念,提升“談”的深度,擦亮“識”的慧眼。聽其言也能知其人,開展分層式、分類式、全覆蓋的“向組織說說心里話”談心談話活動,深入102家趕考單位,重點聽取“管他的”“他管的”“他服務的”群體和縣級分管領導意見,口頭推薦表現優(yōu)秀單位副職142名、優(yōu)秀中層干部177名。建立大趕考后進督查約談制度,每季度在4個序列中各選取趕考進度排名靠后的2個單位進行重點約談,分析原因、督促鞭策。對43名遇到困難、思想有波動的干部分級開展激勵談話,幫助理順情緒、疏導壓力、解除后顧之憂。
深入踐行“研中判”理念,拓展“研”的廣角,確?!芭小钡木珳?。“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是對干部的基本要求,建立干部隊伍定期分析研判機制,全面分析各單位班子成員領銜目標完成、標桿創(chuàng)建情況,形成階段性干部履職評價報告。制定出臺大監(jiān)督機制,全面梳理與大趕考相關方面的干部監(jiān)督重點,整合監(jiān)督信息收集渠道,依托干部監(jiān)督聯(lián)席會議、離任交接檢查、干部檔案審核等載體,強化對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綜合研判預警,讓干部集中精力奮力奔跑在大趕考路上。
深入踐行“比中選”理念,搭建“比”的平臺,增加“選”的余地。有競爭才能激活力,有對比更能知優(yōu)劣,不斷完善賽場選馬機制,強化干部隊伍梯度培養(yǎng)。完善干部綜合比選機制,通過大趕考目標審核、目標推進、目標考評等環(huán)節(jié),以及專項督查、述職評議、民主推薦、考核評比等形式,列出干部大趕考最終“成績單”,進行綜合選優(yōu)排序。完善綜合比選標準,既比大趕考目標完成情況也比目標難度系數,既比干部的“勤政指數”也比“貢獻指數”。加強干部專業(yè)化隊伍培養(yǎng),篩選建立200名優(yōu)秀領導干部、專業(yè)干部等人才庫,避免“急拿現用”“臨時找人”;實施青年復合型人才孵化計劃,選派22名85后縣直企事業(yè)單位專業(yè)人才到各鄉(xiāng)鎮(zhèn)擔任鄉(xiāng)鎮(zhèn)長助理;全面實行上掛下派制度,22名干部在上級21個部門掛職鍛煉。
深入踐行“定中用”理念,樹立“定”的導向,規(guī)范“用”的程序。以實績論英雄,以實干為導向,堅持依事?lián)袢?,確保人事相宜。牢牢堅持好干部標準,鮮明樹立“學習、實干、擔當、廉潔”用人導向,根據干部在大趕考中的表現和成績,不看資歷、不按慣例,先后提拔任用82名實績突出的干部,“下”了7名履職不力的干部,形成了良好的選人用人政治生態(tài)。規(guī)范干部動議環(huán)節(jié),改進民主推薦、民主測評辦法,看票而不唯票。嚴格把握干部考察環(huán)節(jié),細化政治標準考察辦法,推行慈孝考察五步法,通過民主測評、調查問卷、個別談話、延伸訪談等方式多方了解干部德才情況。嚴格落實“凡提四必”等制度,把好標準關、程序關、決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