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麗宏
北方的伏天,陽光猛烈,如烤如炙;雨也急驟,一下起來就瓢潑傾盆。
伏天,光陰也豪闊。凌晨四點,枕上已灑滿來白天光:晚八點,天色還不肯收去。這么長的日腳,連花幾都開累了吧?
哪能呢?
在這種天,開得起勁的花兒,有兩種。水上是荷花,陸上是葵花。它們類似伏夭的個性,花形闊大,有性情。荷花如臨波仙子,散發(fā)著俗世的慈悲光芒;葵花是癡心女俠,在山坡高地、邊邊沿沿,仰著笑臉,將自己站成恭肅的一群。
有一個階段,我覺得,葵花真是一種傻花呀。那么酷烈的陽光,還傻呵呵仰著大臉,追著太陽跑,不怕灼傷自己嗎?而且還挺犟,我踮著腳尖兒扯它花盤,它暫時把頭低了一低;一松,又彈跳上去了。
我留心觀察它:絲綢一樣的花瓣,不僅沒被烤傷,還嫩汪汪的,像浸了水。那么酷烈的陽光,對于它,儼然瓊漿,勝過牛奶,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了。
記得小時候,三伏天過“伏假”,我們可舍不得“伏”在家里避暑。野外、山林,是我們天然的游樂園,我們白天在野外漫游,夜晚在燈月下喧鬧。山水草花,成全了我們陶然、歡欣的童年。往往,在野外玩耍的間隙,喧聲漸漸平息,山林的寂靜占有了我們,我們歸于短暫的沉默。沉默中,我們望向山腳下的葵花地,唯有它們,在太陽下發(fā)出金黃的、高亢的吶喊,讓我們感到震撼。萬綠叢中,它們明晃晃的金黃,把伏天的單調(diào)色彩一下子調(diào)勻了。
年紀(jì)再大一些的時候,我看過一次月下的葵花。它們齊齊低著頭,好似在看腳下的土地,也像在用心體察月光怎樣充盈了露珠的夢境,它們溫順、安然、嫻靜而又略顯疲倦。
然而,些第一縷陽光從東山口投射過來,葵花被瞬間叫醒,齊整整地抬起頭,向著太陽。它們用早晨新鮮的陽光洗漱,用陽光抹臉,如果有小風(fēng)溜溜吹過,葵花輕輕咳嗽,像清理掉身體里的殘夢。它們在極短時間內(nèi),調(diào)動起全身心的熱情,緊張、昂立、振奮,讓水分瞬間充盈枝干莖葉。
它們又一次煥發(fā)了青春。
看葵花,我相信了,這世間是有著虔誠和專注這兩種正能量的??▽⑦@兩種力量匯聚在自己身上,全部寄托給太陽。
也許,我們覺得烈日炙烤苦不堪言,葵花卻很享受,很過癮,它的生命比上一刻又精彩了一些,飽滿了一些。所以,它不會跟世人一樣厭煩烤焦人的炎日,憑借一種堅定的支撐,它的生命被提升到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
那種堅定的支撐,不是別的,是信仰。在這個世上,珍貴,又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