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
【摘要】模因在語言的發(fā)展過程起關鍵的作用。模因的復制、傳播為語言的發(fā)展提供了便捷和有效的途徑。本文以語言模因論為基礎,分析英語習語中創(chuàng)新性的運用,以期能為人們理解和學習英語習語提供一些啟示。
【關鍵詞】模因論 英語習語 創(chuàng)新性運用
一、引言
盡管英語習語形式結構固定,但是隨著語言不斷發(fā)展、變遷,習語的固定性也不是絕對的。Charteris Black在其著作《The Meme Machine》中研究了3億3千萬詞的語料庫,明確指出諺語變體的使用頻率其實比原本的諺語要高得多。雖然習語的結構和意義是不能任意改動,但是習語具有穩(wěn)定性,同時也具有變異性。
二、語言模因論
20世紀七十年代英國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在《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及meme。道金斯把mimeme(這個詞來源于希臘語,含義是模仿)縮減成meme,從而使meme讀音與 gene相似。近五十年來,meme大概有10多種譯法。何自然在其著作《語言中的模因》中用了與gene 相近的發(fā)音,將meme譯為“模因”,是“出自相同基因而導致相似”的意思,使人們認為meme是與gene相同,是模仿現象,并且作為文化基本單位,通過模仿而傳播。在模因論中,模因像可以復制的病毒,甚至可以變異。雖然有著固有的模式,但是形態(tài)已經千變萬化,
模因類型可分為基因型和表現型?;蛐湍R蛱攸c是“內容相同形式各異”。比如,一些網絡語言用數字或字母代替?!?494”表示“就是就是”,“886”表示“拜拜了”,“V5”表示“威武”。一些網絡語言用原始信息相近的發(fā)音來代替?!鞍咧瘛眮碜浴鞍嬷鳌?,“鹵煮”來自“樓主”,“稀飯”來自“喜歡”。表現型模因的特點是“形式相同內容各異”?!白蠲澜痪?、“最美騎手”、“最美保安”、“最美英語老師”和“最美媳婦”都是“最美X”被復制、傳播而來。雖說形式相同,但是內容卻千差萬別。比如:“體”有關的詞語也屬于表現型模因,像“甄嬛體”、“華妃體”、“宜修體”等?!癤體”最早來源于“甄嬛體”,后來出現各種“體”。
三、英語習語創(chuàng)新性運用
隨著語言的不斷發(fā)展以及語境和交際的需要,英語習語的形式也在發(fā)生變化,人們靈活使用習語,從而獲得新穎的表達效果。英語習語的模因方式都是以沿用習語語義的框架為前提?;谀R蚶碚摚曊Z創(chuàng)新主要形式主要是三種:
1.套用習語固定結構。套用習語固定結構是指在保持習語的整體結構,進行替換詞。替換詞前的語義概念同樣也是依據隱喻的方式映射到替換詞后的習語結構上,從而實現創(chuàng)新性運用。
比如:“Where there is smoke, there is fire.”, “Where there is hope, there is life.”、“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a miracle.”和豐田汽車廣告詞“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都是類推了“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人印象深刻。比如:“Like mother, like daughter”, “Like teacher, like pupil”和“Like a dog, like a god”運用了“Like father, like son.”的固定結構。甚至被模因成“Like son, like father”, “Like daughter, like mother”和“Like pupil, like teacher”。例如:廣告詞“Applying Dabao twice a day keeps dim and rough skins away”和“A pill a day keeps a stroke away”就是套用了“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的固定結構,從而達到詼諧幽默的效果。比如:本田廣告詞“East or west, Honda is the best”就是套用了“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
2. 擴充習語成分。擴充習語成分指在原有的習語基礎上添加詞語,使得原有習語在語義上偏向某個方面。比如,“Little Tom was born with a spoon in a mouth which was rather curly and large”是將“to be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進行了擴充,增加了修飾語。
3. 提取關鍵詞。提取關鍵詞是指提取習語的關鍵部分,從而形成習語的縮略形式,激活人們對完整習語結構和語義的聯想,具有與完整習語相同的含義。因為縮略形式各種各樣,所以運用起來十分靈活。比如:He thinks a party would be a good ice-breaker是由break the ice變化而來的,語義依舊,與所在句子渾然天成。
四、結論
語言模因論為習語發(fā)展、變遷提供了新的工具。掌握模因的基本類型及復制、傳播的方式也為語言學習者提供了幫助。語言學習者在語言運用過程中合理、恰當模仿、活用習語,從而使得駕馭語言的能力更強。
參考文獻:
[1]Blackmore Susan.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66.
[2]陳彩霞.英語習語變體的交際功能[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1(2).
[3]何自然.流行語的模因論解讀[J].山東外語教學,2014.
[4]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6):54-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