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記者 宗蕾)10月17—22日,為期一周的第19屆大陸書展在臺北舉辦。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副秘書長沈建林及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龐莉莉帶隊參加,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等30余家出版單位50多名出版人攜帶8000余冊精品圖書參展。
本屆書展正逢兩岸出版交流合作30周年,因此本屆書展的主題為“兩岸出版交流,三十載正青春”。臺灣圖書出版事業(yè)協會理事長林洋慈及臺灣近150余家出版企業(yè)負責人與大陸代表團成員洽談貿易,交流合作。書展期間在臺北實踐大學主會場舉行了“第五屆兩岸全民閱讀論壇”,在臺東大學舉行了“兩岸青春文學作家交流座談會”,代表們參觀了中山大學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屏東三地門文化園區(qū)。
在“第五屆兩岸全民閱讀論壇”的第一場對談中,青春文學作家施定柔、Peter Su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出版人初安民對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的發(fā)展現狀與未來發(fā)表見解,蔡詩萍主持。初安民認為,網絡文學只有提高內容品質才能走得更遠并實現由網絡到紙質的升華,漫無節(jié)制的長篇無法長久。臧永清認為,網絡出版作為一種傳播業(yè)態(tài)而存在,并不一定都追求紙質出版,但傳統出版并不會因網絡發(fā)展而消弭,相反,近兩年在國家大力提倡閱讀的大環(huán)境下,閱讀氛圍很好,紙本書回暖,讀經典成為趨勢,相信傳統出版會發(fā)展得更堅實。臧永清表示,人民文學出版社目前已經開始關注并把一些網絡文學的精品進行出版并得到了很好的市場關注度。施定柔表示,自己習慣于網絡出版而不刻意追求傳統出版,但自己上小學的女兒卻喜歡沉浸在紙版書的閱讀中,因為紙版的閱讀帶給人更私密和不被打擾的時空。Peter Su表示,自己由于專業(yè)關系,所發(fā)表的網絡作品會配上精美的圖片,所以更利于閱讀,這也是自己一如既往的風格。在第二場“網絡文學的IP轉化”對談中,青年作家石頭與水、御我、明星煌與出版人柳明曄、陳芝宇、洪肇君上臺各抒己見,臺北實踐大學的500余名師生們與參展代表認真聆聽,一次思想與文化碰撞在兩岸出版交流30年的金秋十月留下了美好記憶。作家施定柔等又與參展代表赴臺東大學與青年才俊們進行了“兩岸青春文學作家交流座談會”。
書展代表參觀了臺東大學圖書館、中正大學書店、高雄市立圖書館。智能化借還書裝置,溫馨的閱讀環(huán)境、精選的圖書,良好的校區(qū)環(huán)境,讓代表們感嘆學子們有這么好的時代和生活水平,贊嘆臺灣出版同人的專業(yè)精神。
本次參展圖書全部捐贈給實踐大學、臺東大學等幾所大學圖書館,受贈方代表在發(fā)言中表示了謝意,也表達了學子們來大陸學習交流的愿望。鄔書林表示,大陸書展的意義不僅是出版文化的交流,也是兩岸同胞以心相交、增進理解、增強文化認同的過程,希望年青學子努力學習,共創(chuàng)未來。此次書展由中國出版協會與臺灣圖書出版事業(yè)協會主辦,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華品文創(chuàng)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