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龍
(陜西地礦綜合地質大隊有限公司,陜西 渭南 714000)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資源消耗大國,尤其是在我國的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對能源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金屬礦產的作用是用來促進工業(yè)的發(fā)展,為我國的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于國家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
要的意義。金屬礦產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其數量相對而言是非常少的,因為金屬礦場形成的條件相對而言十分的嚴格,對地質條件有著嚴格的要求,雖然我國很多的礦產有著較多的金屬礦產,但是其中很多的金屬礦達不到開采的標準,需要經過漫長時間的積累去完成。基于上述的情況,從國家經濟持續(xù)發(fā)展和能源的可持續(xù)開采的角度分析,應當對金屬礦產的地質形成條件進行詳細的分析,但是在金屬礦中,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能被忽視,那就是找礦標志。下面我們對金屬礦產地質形成條件和找礦標志進行分析探討。
淮北市三鋪巖體成礦區(qū)及其外圍鐵、銅、金多金屬礦(整體)普查。三鋪巖體成礦區(qū)位于宿州市西二鋪、張樓和淮北市濉溪縣前常、四鋪、三鋪等地,面積169km2,分屬淮北市和宿州市管轄。三鋪巖體成礦區(qū)外圍地區(qū),位于淮北市濉溪縣徐樓、吳窯和杜集區(qū)后馬場、黃橋等地。
(1)沉積效力。地層的控礦作用:本區(qū)矽卡巖型銅、鐵、金礦的賦礦層位為中上寒武統—下奧陶統。下奧陶統肖縣組為含鎂適量的鈣鎂碳酸鹽巖類地層,易于交代,對形成鐵礦有利,是矽卡巖型單一鐵礦的主要賦礦層位。奧陶系鐵礦貢獻率為56.61%,銅礦貢獻率7.33%。中上寒武統徐莊組—風山組為富鎂碳酸鹽巖類地層,成礦物質豐富,對形成鐵、銅、金礦等成礦有利,是矽卡巖型鐵銅礦和銅金礦的主要賦礦層位。寒武系鐵礦貢獻率為43.39%,銅礦貢獻率為92.67%,金礦貢獻率為100%。此外,楊橋北礦點在石炭系層位發(fā)現了較好銅鉬礦層,說明不宜忽視其它層位控礦。盡管區(qū)域主要礦種為鐵銅金礦,但是,也有部分鉆孔發(fā)現了較好的鉛鋅和鉬礦化,也要重視其它礦種找礦工作。
(2)巖漿巖效力。對于含有大量的金屬資源的礦類資源來說,有一部分的礦類資源對人類存在一定的危害,也有一部分對人們的健康并不會產生影響,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通過對于產生金屬礦物的條件進行分析,得到以下結果。對于具備安全性較高的金屬礦物質來說,在這類礦產資源的周邊通常會發(fā)生過活性的火山爆發(fā),在火山爆發(fā)之后,火山爆發(fā)所噴發(fā)出的巖漿會流向礦產資源,巖漿將這類礦產資源進行包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之后,礦產資源的內部會發(fā)生性質的改變,出現一些金屬物質。此外,對于礦物質的形狀要求,礦物質的內部形狀應該是凹面的,使得在巖漿流向礦物質之后,能夠將礦物質全面的進行覆蓋,經過時間的沉淀,最終出現金屬礦。這兩類礦物質的內部元素組成與巖漿的元素幾乎保持一致。銅礦的金屬元素為六種,其他的金屬礦物質的元素為四種。在金屬礦的成礦的過程中,銅礦的成型時間最長,某些質量較高,含金屬元素較多的銅礦的成型時間要達到幾百年。
(3)漿液濃度效力。根據相關的數據分析得到,在地球上熱量最高的就是巖漿,只有在巖漿的作用下,礦產資源才能夠通過衍生形成最終的金屬礦產。礦產資源只有在巖漿散發(fā)出來的熱量的引導的情況下,使礦產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分解,在經過巖漿作用的情況下,通過與巖漿內部的金屬離子進行作用的情況下,在經過漫長的時間的情況下,最終形成金屬礦物質。形成金屬礦的必要條件是能夠與空氣進行隔絕,只有經過相應的隔絕之后,才能夠形成必要的金屬礦。
在進行作用的過程中,礦產資源的金屬化必須要經過巖漿,巖漿的濃度會影響著礦產資源的形成金屬礦的演變效果,巖漿的濃度越高的話,形成的礦產資源的效果就更好。因此,金屬含量較高的礦資源,其經濟價值通常也會不菲。
(1)礦體的原生露頭和氧化露頭。經過多年來的找礦標志的工作經驗,相關專業(yè)人員已經總結出怎么樣通過礦體的原生露頭和氧化露頭進行最基本的找礦,礦區(qū)附近有很多的礦體有原生露頭,有些原生露頭經過風化的作用會形成氧化露頭,這些露頭在很大的程度上表明這個地方有金屬礦,是一個富有代表性的直觀標志,可以通過搜尋原生露頭和氧化露頭來搜尋金屬礦。
(2)巖漿巖標志。對于礦產標志的查找,可靠性最高的就是巖漿巖標志,通常情況下,巖漿巖裸露在地表或者影藏在低下,但是有巖漿巖的地區(qū)都是有金屬礦產的,只是金屬礦產的規(guī)模大小和含量不是確定的,故在找礦標志當中,找到巖漿巖標志是最可靠的。在進行金屬礦產的尋找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巖漿巖位置的確定來進行礦產資源的尋找。一般情況下,巖漿巖會存在于地下,有些巖漿巖也會裸露在地表。按照正常的情況,存在巖漿巖的地區(qū)一般會存在金屬礦產。但是對于其隱藏的金屬礦產的資源量和礦的規(guī)模不能確定,因此,在進行金屬礦的找礦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于巖漿巖的尋找來確定巖漿存在的位置。通過巖漿巖找礦也是在進行金屬礦產的尋找的過程中,可靠性最好的標志
(3)近礦圍巖蝕變。在熔巖附帶金屬元素成礦的過程當中,圍巖會因為熱液作用而出現蝕變的情況,蝕變的情況在很大的程度上表明著成礦的位置和礦床的類型。圍巖是很容易觀察的,最簡單的是觀察的顏色。有的圍巖裸露在外邊,經過氧化作用含有硫酸鐵的作用慢慢的變成紅色,黑色。在含有熔巖的附帶的金屬的成礦的形成的過程中,圍巖會由于熱液的作用,出現被蝕變的情況。如果在金屬礦中,出現蝕變的情況,這表明在這一位置出現金屬礦產的可能性較大,蝕變的位置可能是金屬礦的成礦位置或者礦床所在地。在進行勘測的過程中,最容易觀察的就是圍巖,通過對于圍巖的顏色的觀察,判斷礦產資源的形式。有些圍巖裸露在外,通過空氣的氧化的作用,將礦物質氧化成紅色或者黑色,等一系列氧化之后的物質。
本文對金屬礦形成的條件進行了分析,并對金屬礦形成的必要條件進行了深入分析,根據金屬礦存在的特點進行了金屬礦存在標志的探索,希望提高金屬礦的探索的效率。
[1]章崇真.內生金屬礦成礦規(guī)律及穩(wěn)伏礦床預測方法[J].南方國土資源,2008.
[2]楊拓,徐建平.淺議多種找礦手段與成礦新理論的綜合應用[J].南方國土資源 ,2009,6(10):256-263.
[3]徐學飛,牛力功,劉鵬龍.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要點.《科技傳播》2012,9(20):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