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崢
經濟常識課在學生的眼中通常被認為是一門理論課,而非實驗性的課程。但經過教育專家不斷探索和實踐,經濟實驗課的授課方式開始走入高中生的課堂。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發(fā)現經濟常識利用實驗教學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學生對經濟常識的理解和掌握。丹麥物理學家、化學家奧斯特曾說過:“我不喜歡那種沒有實驗的枯燥的講課,因為歸根到底所有的科學進展都是從實驗開始的?!庇捎趯嶒炚n的操作性強,活動性強,學生參與度高,沒有傳統理論課的干癟枯燥,所以這種授課方式深受學生的喜愛。接下來筆者就以中職的經濟常識為例,來探討一下這種授課方式的利弊。
一、經濟常識課實驗教學方法的定義及教學過程
高中階段經濟常識課程的實驗教學,是由教師為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一個經濟學的案例,組織學生參與進來,通過學生自身的參與,引導學生對經濟案例的思考和探究,從而理解案例中所要傳達的經濟學原理,以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教師是經濟學案例的設計者和實驗課程的領導者,而學生則扮演著經濟案例中參與者的角色,通過對案例中角色的扮演體驗,體會案例中不同角色在面對經濟問題的不同反應,不同決策,從而理解案例所要傳達的經濟基礎知識和內容,引發(fā)深思,加深理解和記憶。
實驗教學的前期,教師先針對要講解的經濟學原理進行實驗設計,在實驗課上讓每一位同學參與進來,體驗不同的角色面對經濟問題的態(tài)度和決策。然后讓學生自主思考,分析討論,從實驗中得到知識,加深理解。我們以職中政治課程內容“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為例,分析這種實驗教學的授課進程。針對市場競爭,老師設計讓學生分別扮演企業(yè)、消費者(市場)、政府,讓學生從企業(yè)的角度、從消費者的角度、從政府的角度,分別說明自己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提高經濟效益,通過親身的參與,小組討論,最后得出在充分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yè)會采用什么手段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政府應該怎樣組織引導,消費者得到了什么好處。這種教學方式相比傳統的理論課講授,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生對教學內容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也更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我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經濟常識課的實驗教學方法帶來的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方法講究的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按照老師的教學設計思路走,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實驗類的教學方法則不同,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通過自身對經濟常識案例中角色的扮演,通過自己的觀察與實驗,體會參與經濟活動的方式方法,更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學生根據自身的理解去思考問題,對教學內容會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常常會使課堂更具有生機和活力。這正如十六世紀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說的那樣: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得來。
(一)教學直觀性更強
經濟常識課程的教學內容本身就很抽象,普通的理論授課很難使學生真正理解經濟原理。對比之下,實驗教學方式就更加直觀,通過學生自身的參與,對經濟社會各個角色的扮演,對經濟原理理解得更加深刻。
舉例來說,要讓學生理解在經濟危機情況下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性,我們可以設計一個經濟實驗課,讓學生分別來扮演社會中的商品供應者、消費者和銀行等角色,卻專門不設置政府這一角色。通過實驗學生就會發(fā)現,在爆發(fā)經濟危機后,沒有政府干預的市場,只會變得更加糟糕和混亂,低收入者將很難生存下去,社會動亂不堪。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認識到,在經濟危機的狀況下,政府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政府起到了哪些方面的作用,政府的宏觀調控是多么重要。
(二)教學啟發(fā)性更強
經濟常識課的實驗教學方式使每一個學生參與進來,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每一堂實驗課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知識。在實驗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在不斷地互動中引導學生思考,也會生發(fā)出很多教學內容中不曾有的新問題,師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會極大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這種教學方法明顯比傳統的講授課更具有學習效率,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學生參與度更高
經濟常識課實驗教學方式最大的特點,就是根據經濟原理設計的實驗案例,每位學生都參與進來,每人扮演一個角色。還以上面所說的經濟危機下的政府的宏觀調控為例:引入政府的角色,讓學生自主思考面對經濟危機,政府應該怎么做,采取什么政策來幫助低收入者,采取什么政策調控市場經濟;學生代入自己的角色思考,會得到很多答案,例如政府出資幫助低收入者、調控銀行的利率、增加社會的就業(yè)機會,或者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資等。學生在不斷的思考和討論中會得到很多很棒的結論,而這些原本就是教師將要講授的理論知識,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得到的知識更易理解,而且記憶也更加深刻。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更加高漲,思維更加擴散,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來。
三、實驗課教學的難點
經濟常識課的實驗教學方式是新型的授課方式,因此出現困難是不可避免的。難點之一就是實驗課前的教學設計問題,特別是經濟案例的科學設計,針對經濟原理設計實驗,要考慮很多的因素。第一要考慮到每位學生,因為實驗課要讓每位學生參與進來,教師要充分考慮每位學生的特點,讓他們在課堂上都有展現自己的機會;其次是妥善處理實驗課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在實驗課上思維擴散,但由于學生的經濟常識有限,得到的結論具有發(fā)散性,如果課堂中學生得到的結論是錯誤的,教師如何正確地引導,這種情況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比較大的挑戰(zhàn),因此需要教師的思維更加靈活,準備更加充分,能夠及時將學生從錯誤的思維中引導到正確的道路,得到正確的結論,這也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有著更大的要求。
四、結語
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培根認為:從實驗中獲得知識,知識就是力量。要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經濟常識課的知識,就要勇于使用新的教學方法——實驗教學。經濟類的實驗教學方式對教師的專業(yè)要求很高,課堂的靈活度也很強,但如果用心去設計實驗方案,課上靈活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很大的幫助,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有很大的提高。經濟常識類實驗教學的廣泛應用,會使學生在經濟常識的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學習更有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