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輝
新媒體是相對于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而言,利用數字技術、互聯(lián)網絡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等新技術向受眾提供信息服務的媒體。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信息傳播快速便捷,人人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隨時了解全球資訊,并對接收的信息進行進一步加工和傳播。但也正是由于共享性、即時性、交互性、開放性等特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正確應對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的影響,如何主動占領新媒體這塊新陣地,如何使其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抓手,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要求,也是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公路系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xiàn)狀分析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缺乏領導重視、緊迫感不強等問題。部分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對新興網絡的平等、開放、自由等特性以及對職工工作生活的影響認識不足,對主動開辟和占領網絡陣地的緊迫感不強。在網絡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的媒介方式與絕大多數追求成長、豐富體驗的職工,尤其是青年職工的需求相互脫節(jié),其所能達到的教育效果遠遠不夠。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若不重視新媒體帶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變革,很難保證能夠獲得對職工思想引導的主動權。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存在思想認識偏差、網絡知識欠缺等問題。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的部分工作者對信息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和積極作用認識不足,一提到網絡,習慣于從反面論證網絡的弊端及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倘若不利用新媒體與職工交流,職工在網絡上的思想動態(tài)和各種意見未能及時得到重視和反饋,極易使思想政治工作產生盲點,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是互聯(lián)網的開放性和多元化影響著職工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部分職工對自身主人翁地位的認識不充分,認為單位的發(fā)展主要在于領導,與普通職工關系不大,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混日子,不求進取、不講效率;部分職工的大局意識比較淡薄,局限于自己的部門、工作職責等小團體中,不計長遠的大局得失,表現(xiàn)為工作不細、處事不公、管理不明;部分職工缺乏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在工作中不愿接受挑戰(zhàn),存在畏難情緒,甚至對單位的一些改革制度有消極抵觸情緒。
二、新媒體環(huán)境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
一是拓展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時間的同步性、人員的集中性等時常受到限制,但憑借網絡和短信平臺,通過網上直播、同步交流、信息檢索、現(xiàn)實虛擬、短信發(fā)送等新的傳播方式,卻可以使職工隨時隨地了解接收到的信息,思想教育擺脫時間、空間的限制。借助新媒體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職工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傳統(tǒng)說教為自由瀏覽,在網絡上,各層次的職工可以在放松的心情下,自由地選擇多層次的文章、圖文并茂的資料進行瀏覽,在主動地探索、尋找新的視覺內容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觀點,由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相互交流,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
二是搭建了與職工面對面交流的新橋梁。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網絡、微博、微信不僅可以實現(xiàn)在限定時間內向職工發(fā)送信息的功能,還能實現(xiàn)一對一、個性化地互動交流。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教育者與職工的職務、性格等方面的差異,有時候即使是面對面地交流溝通也會存在一定的隔閡,部分職工害怕“穿鞋子、扣帽子、抓辮子”,不愿意說出自己的心里話,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但在新媒體中,由于網絡所具有的匿名性,職工可以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由于網絡的時效性,人與人即使是相隔千里,也能猶如面對面促膝長談;由于網絡信息、短信具有形象化、趣味性等特點,圖形、聲音、動畫都被放入其中,形象、直觀而生動,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三、新媒體新常態(tài)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
一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養(yǎng)。在新媒體技術風靡的當下,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以“必用”的信念、“敢用”的勇氣、“善用”的智慧來應對新媒體的挑戰(zhàn)。應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新媒體素養(yǎng)的提升,引導思政工作者熟練運用和掌握新媒體工具,及時關注職工感興趣的社交平臺,打造共同的話語體系,努力找到本職工作與新媒體技術的接口,通過一系列生動活潑的新媒體活動吸引職工的注意力,打造平等、開放的教育模式,讓新媒體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務,讓新媒體成為把握職工思想動態(tài)、實現(xiàn)有效思想引導的新平臺。
二是建設“紅色文化”網絡主陣地。思政工作者必須增強陣地意識,建立具有鮮明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網絡系統(tǒng),開辟思想政治工作新陣地。及時將黨的宗旨、性質,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等內容錄入網絡,讓職工自行閱覽了解,以足夠的主流正能量信息占領網絡空間,并且以主流正能量信息的強大攻勢對職工進行正統(tǒng)嚴肅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潛移默化之中引導職工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社會主義信念、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信心的“四信”教育。
三是開展遠程思想政治教育學習。遠程教育是建立在新興的網絡基礎上的一種新的教育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運用遠程教育,充分利用網絡教育職工、引導職工??梢栽谔┲莨穮f(xié)同工作平臺上設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專欄,以豐富生動、圖文并茂的文章及多媒體課件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內容可以遵循新媒體的語言規(guī)律和運作規(guī)律,踐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三貼近”原則,在內容策劃和話語體系上主動轉變和創(chuàng)新,做到重大問題面前不失語、不回避,在主題活動中重參與、重互動。同時,可以從學習課時、瀏覽記錄、課程考試等方面進行細化考核,確保教育學習取得實效。
四是構筑交流溝通的新興渠道。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使人們的思想溝通更加便利、更加多元。1、微信在溝通交流上有著獨特的魅力,一方面它以文字為信息載體,另一方面又具有語音的即時交流。利用這個特點,以建立微信群來適當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七一”、“十一”等,發(fā)送黨員教育信息、愛國教育信息;在春節(jié)前夕,發(fā)送廉政警示教育信息;在“安全生產月”,發(fā)送安全信息;在各項活動過程中,發(fā)送主題活動信息等。2、微博作為一種新媒體,信息傳播便捷、資訊更多樣化。思政工作者可以開通自己的微博,適時將自身的一些感受和體驗發(fā)布在微博空間里,職工與其互相關注,職工能及時看見思政工作者的心靈感悟和政治見解,并給出相應評論。思政工作者還可以在微博上開展關于“中國夢、公路夢”的大討論,并將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文章轉載到微博空間,供職工瀏覽,讓職工在自由互動中提升思想道德品質。3、論壇就是電子公告板,最大的價值就是網民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梢栽谔┲莨穮f(xié)同工作平臺上設立思政形勢論壇,允許匿名登錄,定期、不定期地在網上與職工進行交流,密切關注職工的思想動態(tài),對于職工表達的積極正面的言論,應當給予大力鼓勵,對于消極、負面的言論,應當采用疏導的方式進行糾正,堅決避免言辭過硬,引發(fā)職工排斥和逆反心理。4、設立網上意見箱,搭建一條職工意見上情下達的“綠色通道”。包括領導在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普通網友的身份與群眾平等交流,在內網系統(tǒng)上設置網上意見箱、問卷調查表等,職工從大到單位發(fā)展、改革措施、管理模式,小到辦公環(huán)境、餐飲質量等方面均可以提出意見和建議,思政工作者及時查看、分析、處理、解決問題,積極開展正面引導和全方位溝通,切實解決職工的思想難題和實際問題。
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諸多方面發(fā)生變化。我們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新特點和人們生活的新變化,在堅持傳統(tǒng)有效手段的基礎之上,不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空間,利用新的平臺、新的載體,積極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手段,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說服力、影響力、感染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