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景玲
丁桂魚是一種原產(chǎn)于歐洲大陸古老的經(jīng)濟魚類。該魚為淡水底棲魚類,體金黃色,雜食性,喜在靜水底泥區(qū)生活,耐低溶氧,耐寒力強。生存水溫0.5~41℃,適宜生長水溫為22~28℃,PH值7~10。2016年6月10日,我們從四川省引進丁桂魚5000尾,經(jīng)過一年多的試養(yǎng),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了預期目標?,F(xiàn)將試養(yǎng)情況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池塘條件
試驗在北灣鎮(zhèn)金山村李明山漁場7號池塘進行,池塘總面積為2畝,平均水深1.6米,池底有少量淤泥,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質無污染,溶氧含量高,養(yǎng)殖期間ph值在7.9~8.8之間,水溫10~30℃,適合丁桂魚生長繁殖。
1.2 放養(yǎng)前的準備
1.2.1 清塘
魚苗投放前10天將池水排干,清除魚池內部分淤泥、雜物及野雜魚,使淤泥深在16厘米左右,然后用生石灰75千克/畝進行了清塘消毒。
1.2.2 施肥培育水質
為了讓丁桂魚苗下塘后能獲得量多質好的天然餌料,在放養(yǎng)前一周施用了一次腐熟糞肥,每畝池塘施用150~200千克,加水稀釋后全池潑灑。
1.3 苗種放養(yǎng)
1.3.1 清池消毒10天后,2016年6月10日我們將從四川引進的優(yōu)良丁桂魚苗種5000尾進行投放,引進的丁桂魚苗種規(guī)格1厘米左右。由于長途運輸,到塘口計數(shù)下塘,成活率為92.3%。苗種下塘前池塘蓄水深度保持在1.2米左右,魚苗放養(yǎng)前先放到預先準備好的泡沫箱子里,用3%的食鹽水浸洗消毒,投喂蛋黃沫,20分鐘后下塘。
1.3.2 成魚放種
成魚放養(yǎng)在2016年11月底進行,仍在7號池塘進行養(yǎng)殖,采取主養(yǎng)丁桂魚模式,共放丁桂魚種4411尾,總重量為749.87千克,平均畝放種量為2205尾,同時每畝搭配規(guī)格為500克的花鰱15尾,白鰱15尾,草魚50尾。
1.4 投飼及日常管理
1.4.1 魚種培育
魚苗下塘后前期投喂一些豆?jié){,后期經(jīng)馴食可投喂配合飼料,飼料的粒徑應略小于魚的口徑,開始時可用粉料和微粒料,以后改用小粒徑料。投飼量約占魚體重量的5%左右,餌料投放在池塘的淺水處,并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1周后投喂魚花開口料,投喂2周后改投破碎小細料,再投喂2個月后改投破碎中細料,投喂1個月后,再改用破碎大飼料(粒徑為1.5mm),投喂2個月后,再改投粒徑為2mm、2.5mm直到3mm破碎細料,投飼時按照“四定”投餌方法進行。由于丁桂魚種的生長、培育過程中,浮游動物作為其天然餌料作用很大,因此,除投喂人工飼料外,還要每半個月追肥一次。
1.4.2 成魚投飼
在魚種入池四天后開始馴化工作。投餌馴化是丁桂魚飼養(yǎng)成功的關鍵技術之一,由于這一時期,丁桂魚的食性可塑性較強,容易馴化攝食人工配合餌料,所以采用人工投餌馴化不僅可有效提高個體的生長率和群體產(chǎn)量,而且還將為以后的防病治病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每次馴化時間半小時以上,為使魚養(yǎng)成上浮搶食的習慣,每天的投喂量不應太高,約占魚體重的4%左右,一周后形成條件反射,剛一敲桶大多數(shù)魚即會上浮搶食,此時馴化結束,改投顆粒飼料,開始進入正常的飼養(yǎng)管理階段。
1.4.3 飼料投喂
丁桂魚下塘后第二天開始投喂,日投喂2次,持續(xù)兩周;三周后投喂3次,7-8月份水溫較高時每天投喂5次,投餌量以魚群的搶食情況和水溫高低來確定,由于丁桂魚的消化道較短,適合少食多餐的投喂方式。在投喂飼料的過程中,適時采取“四定”的原則,即定時、定質、定位、定量,從而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群體產(chǎn)量,另外投喂粒徑為3mm的顆粒飼料,投喂的飼料蛋白質含量為32.5%,有利于丁桂魚的消化和吸收。
1.4.4 日常管理
養(yǎng)殖期間堅持早晚巡塘,及時掌握水溫情況和魚類活動情況,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解決。根據(jù)水溫和魚的吃食情況調整投喂飼料數(shù)量和投喂的次數(shù),并且做好生長和活動情況的記錄。7-8月份水溫較高時,適時加入新水,增加流量,保持水溫防止水質老化,堅持正常投餌。在整個飼養(yǎng)的過程中,做到既不浪費飼料,又可以滿足魚類的正常生長的需要,使魚類快速健康的生長。
養(yǎng)殖過程中,采取綜合措施預防魚病:保持水質清新;飼料新鮮、適口、充足;定期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以調節(jié)水質。由于丁桂魚抗病力強和管理到位,在養(yǎng)殖過程中沒有發(fā)生魚病。丁桂魚屬冷水性魚類,隨著魚體的年限增加,自身的抵抗能力、免疫能力下降,因此預防丁桂魚的病害發(fā)生,除了調好池塘水質外,還要增加水的深度,嚴格控制投喂量。
2 收獲情況
經(jīng)過5個多月的苗種培育,我們于2016年11月底開始魚種起捕,共捕獲魚種4411尾,魚種平均規(guī)格為170克/尾,成活率為95.6%。又經(jīng)過將近一年的成魚飼養(yǎng),于2017年10月底開始起捕,丁桂魚出池平均400克/尾,共計1764.4千克,白鰱平均1千克/尾,共計30千克,花鰱平均1千克/尾,共計30千克,草魚平均2千克/尾,共計200千克,總產(chǎn)量2024.4千克,平均畝產(chǎn)1012.2千克,其中丁桂魚畝產(chǎn)達到882.2千克。
丁桂魚抗病力強,病害少,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易于養(yǎng)殖。采取主養(yǎng)丁桂魚,搭配花、白鰱、草魚,能夠充分利用水體空間。餌料用粗蛋白含量32%的人工配合飼料,能夠充分滿足丁桂魚生長需要。在水質調控和病害預防時,全池潑灑生石灰效果較好。從養(yǎng)殖試驗中發(fā)現(xiàn),丁桂魚種培育階段,池塘水肥,浮游動物豐富,有利于魚苗生長。水溫下降到13度左右,丁桂魚已開始不再攝食,生長逐漸停止。
(作者單位:730600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漁業(yè)站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