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盡力”而非“完美”之作

        2018-01-30 05:56:59張鑫潔二月河
        出版科學 2018年1期
        關鍵詞:曾國藩

        張鑫潔+二月河

        [摘 要] 丁晏《曹集詮評》最早版本為金陵書局同治十一年刻本。關于金陵本《曹集詮評》的成書,目前學界談論最多的是曾國藩對此書的支持,而對具體的刊刻過程及刊刻過程歷經的波折,關注較少。正因如此,也忽略了高均儒、莫友芝等人的努力和付出。以全局的視角梳理《曹集詮評》的成書過程,既可以深入了解曾國藩在此書刊刻過程中所起的關鍵性作用,又能從一波三折的刻書過程體會此書刊刻不易。

        [關鍵詞] 丁晏 《曹集詮評》 曾國藩

        [中圖分類號] G2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8) 01-0125-04

        [Abstract] The first version of Comments on the Poetry of Cao Zhi by Ding Yan was the Jin-ling-Publishing-House (block-printed) edition in 1872. Among the studies of this book, more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support of Zeng Guofan on its publication. However, the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its publication was still rare. Owning to the neglect of hardship of the publication, 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Gao Junru to this edition was ignored as well.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the publication of Comments on the Poetry of Cao Zhi from an overall perspective, through which we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role of Zeng Guofan on this books publication and recognize the difficulty of its publication.

        [Key words] Ding Yan Comments on the Poetry of Cao Zhi Zeng Guofan

        丁晏(1794—1875),字儉卿,號柘唐,晚號石亭居士,江蘇山陽人(今江蘇淮安),道光元年(1821)舉人,先后主講文津書院、麗正書院。精于考據(jù),長于校讎,好鄭氏之學而不存門戶之見:“于《詩箋》《禮注》研討尤深,……漢儒正其詁,詁正而義以顯;宋儒析其理,理明而詁以精;二者不可偏廢?!盵1]著有《尚書馀論》二卷、《禹貢集釋》三卷、《詩考補注》二卷、《三禮釋注》八卷、《孝經述注》一卷等,已刊者均收錄于《頤志齋叢書》中。

        丁晏《曹集詮評》以明萬歷休陽程氏刻本為底本,兼采明末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陳思王集》,以“《魏志》傳注、《文選》注、《初學記》、《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影宋本,未經陳禹謨竄改者)、《白帖》《太平御覽》、《樂府解題》、馮氏《詩紀》諸書”[2]為校本,體例嚴謹:“凡集中詩古文辭,程張兩收者,題下皆不注;程無而張有者,則注程缺;張無而程有者,則注張缺;新增詩文為程張所失收者,另編為逸文,附全集后。其正誤之例,凡程張字句與群書異而義得通者,皆仍而不革,但注群書異文;其顯然譌舛者,必涉及上下文,乃據(jù)以補入,注曰依某書補;其單辭斷句,雖審知其脫佚之處,以無證驗,概不補入,另于本篇后亞一格錄之,注曰某書引某篇,以示區(qū)別。又以程張誤脫字句,既據(jù)群書補正,其誤脫必當標明,故凡程張均誤者,則注程張作某;程張均脫者,則注以上若干字,若干句程張脫,或程誤而張與群書同者,但注程作某,或程無此篇,及張與程違而不審出何書者,但注張作某,補脫亦然,其義例可謂矜慎詳密矣?!盵3]同治四年(1865)九月,《曹集詮評》一書基本定稿,刊刻之事隨即提上日程。而最早允諾刊刻此書的是高均儒。這一點,莫友芝同治四年十一月初十日記中有詳細論述。

        入城訪丁儉卿,索其所著已刻者十九種,其已定本未刻者尚二十余種,以所?!恫茏咏废嗍?,用明十卷本以諸總集、類書及張溥本為之校讎,間附箋釋,于陳思忠漢隱衷,發(fā)明透徹,可謂功臣,是七十后所新成者。……高伯平許為之刻于浙中[4]。

        高均儒(1812—1869),字伯平,號鄭齋,又號可亭,秀水廩生。著有《尚書通義》《禮經通論》。咸豐年間,受騁于江南河道總督楊以增處以校書為職,故得以與丁晏相識:“丁晏考三家詩,皆引以自助,遇有疑義,往復諍辨?!盵5]

        丁晏雖年長高均儒近二十歲,但二人因同好鄭氏之學,且都長于小學???,加之擁有共同的交游群體(楊以增、吳棠[6]、吳昆田、魯一同[7]等),加之高均儒不遺余力地支持刊刻丁晏著述,如,同治元年(1862)丁晏《周易述傳》刊成,此書由高均儒署檢,后題《柘唐先生示讀所著〈周易述傳〉用昌黎送諸葛覺隨州讀書韻書后》以“辭立澂游心,眚瘳豁電目。習稽伊古言,痛窒于今欲”,大贊丁氏著作之精妙,二人交情之篤概可想見。

        同治三年(1864)杭州克復,應丁丙(1832—1899,字嘉魚,別字松生,晚自稱松存)之請,高均儒于同治四年十月重返杭州,臨行之前向丁晏承諾刊刻《曹集詮評》。高均儒返杭后任職于東湖講舍,與浙江巡撫馬新貽來往密切:“杭州收復,丁松生書來,再返杭州,主東城講舍講席。故撫軍馬端敏公及今撫軍譚文卿公俱重之?!?[8]亦為馬新貽校書:“在杭州,又為馬穀山中丞及丁松生校書,皆精善”[9]。但刊刻《曹集詮評》一事,卻一直未有動靜。曾國藩打破了這一僵局。endprint

        同治七年(1868)十一月十三日,北上直隸任職的曾國藩路經淮安府時與丁晏相見,允諾刊刻此書。次日,曾國藩便致書曾紀澤,要求金陵書局安排刻書之事。

        《曹集銓評》四本系山陽丁儉卿所撰,余許以發(fā)金陵書局代為刊刻。子建為詩家不祧之祖,亦不可無專集,爾可送縵云先生處發(fā)刻,并言明□□□□補校對[10]。

        這一點,丁壽恒《柘唐府君年譜》、劉壽曾《曹集銓評·跋》、張文虎《書曹集銓評后》均有相同論述,茲不贅述。曾國藩支持刊刻《曹集詮評》的初衷,不僅僅是因為家書中提及的對曹植詩歌的重視。更重要的是,曾國藩與丁晏是有私交的。曾國藩在京期間已與丁晏相識:“湘鄉(xiāng)爵相,府君前在都相識?!盵11]道光二十七年,丁晏之子丁壽昌考中進士,曾國藩任閱卷大臣,曾國藩與丁壽昌之間有師生之誼。咸豐元年(1851),曾國藩因丁壽昌之故特寄聯(lián)語“教子蘇明允,著書王仲任”相贈。最重要的是,丁晏雖無官職卻有報國之志,積極組織團練抵御捻軍,曾國藩對此大為欣賞。可以說,曾國藩刊刻《曹集詮評》的決心是毋庸置疑的,但此時的金陵書局在曾國藩離任后卻有了兩大新變動。

        第一,曾國藩親自指派的發(fā)刻負責人周學濬已于同治八年(1869)年初回湖州,不再擔任書局總辦一職,張文虎同治八年正月初九日記可證:“是日曾劼剛、孫琴西為縵老餞行于下江考棚。”[12]

        第二,同年,李鴻章照會金陵、蘇州、杭州、湖北四大書局合刻二十四史,金陵書局除負責《史記》、兩《漢書》《三國志》外,還要負責《晉》《宋》《齊》《梁》《陳》《隋》《北魏》《北齊》《北周》諸書及南、北二史的校勘。工作量的加大,又加之周學濬的離任,都對書局事務的管理和調度產生了影響。

        曾國藩了解到情況后,特致書新任兩江總督馬新貽,親自指派洪汝奎擔任書局提調,以解決刻書紆緩之事。

        惟金陵一局,并未籌定有著之公款,亦未派定提調之專員,是以局務尚形散漫,應請閣下籌一閑款,源源撥濟。其薪水用款,與蘇浙合局,互相核對,以期不甚懸殊。至經理此事,內行而耐煩者,目下似以洪琴西為最。此后視為一件官事,責成提調,則書可速成,而款不虛糜[13]。

        曾國藩的指示很快得到貫徹執(zhí)行,六月底洪汝奎已走馬上任:“洪琴西來拜。時以涂閬仙將卸江寧事,節(jié)相命提調書局也?!盵14]洪汝奎上任之后,馬新貽與其相商刊刻《曹集詮評》一書,卻遭到了拒絕:

        山陽丁君儉卿所編《曹集銓評》,昔歲馬端愍公嘗以屬洪琴西觀察,觀察以為私家著述,弗應[15]。

        馬新貽向洪汝奎建議刊刻《曹集銓評》時,高均儒剛去世不久(高均儒于同治八年四月去世)。有理由相信,高均儒對老友所托,一直寄掛于心,馬新貽亦有成全之志。洪汝奎一開始的“拒絕”很快“轉變”——同年九月,曾國藩致劉壽曾的書信中,透露兩大重要信息:首先,此書的??ぷ饕呀浾归_;其次,此事由劉壽曾專門負責,而曾國藩對劉壽曾的校勘方式及??踢M展均十分滿意。

        《曹集銓評》一書,既以程、張二本互校,核補數(shù)篇,復參考諸書,補入佚文十余條、脫文四百余字,具見才宏心細,條理精詳。今又覓《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初學記》諸書核校,并隨時與儉卿封翁往返商榷,又與叔俛、芙卿諸君子晰疑辨難,折衷至當。俾此書體例完善,搜討精博,不特儉翁耆年借以自娛,亦藝林中一快事也[16]。

        劉壽曾(1838—1882),字恭甫,號芝云。江蘇儀征人。因父劉毓崧之故被曾國藩招入書局,同治六年(1867)十二月正式入職。劉壽曾與丁晏亦有淵源。劉壽曾的祖父劉文淇與丁晏二人是同年,丁晏對劉壽曾評價甚高,有“大雅掄才,小同通德”[17]之贊嘆。劉壽曾在丁晏原書的基礎上對文字做了校對和補入,一則未改變成書的體例,二所用的校本與丁晏所用校本無甚差別,仍以程氏刻本和張溥百三家集本為重點,兼采《藝文類聚》《北堂書鈔》等書,不同的是,丁晏之子丁壽祺將丁氏手批程本四冊寄送至劉壽曾處,供以參校:

        家君《曹集銓評》承大才考訂,體例精詳,足征家學。其行未注釋,均如來示辦理,以歸畫一,需檢原稿,家君系據(jù)休陽程氏刊本,參以《張集》,擇善而從。今將手批程刻四冊托叔俛兄寄上,至《張集》,現(xiàn)無藏本,尊處既有單行題詞,即望照錄增入[18]。

        可以說,除希望“照錄”張溥本《陳思王集》外,丁晏對劉壽曾的??谭绞讲]有其他要求。

        也正是如此才使得此書的刊刻留有遺憾:“四庫著錄雖據(jù)宋嘉定舊刻,提要猶惜唐以前舊本之佚,謂不得已而思其次。聞上元朱氏述之校注是集,所據(jù)宋刻不止一本。顧閣本、朱本先生均未得見。其據(jù)程張兩本,意若深有歉者?!盵19]“閣本”指《四庫全書》十卷版《曹子建集》,此系南宋嘉定時刊本:“此本目錄后有‘嘉定六年癸酉字,猶從宋寧守時本翻雕。蓋即《通考》所載也?!盵20]“朱本”指朱緒曾校注的《曹集考異》一書。之所以說《曹集詮評》的刊刻是“盡力”而非“完美”之作,正是因為有關校本缺失的缺憾其實是可以彌補的?,F(xiàn)以朱緒曾《曹集考異》為例說明。

        朱緒曾(1805—1860),字述之,號燮亭。又號北上,上元人。自道光二十年(1840)始,朱緒曾即有志于??薄恫茏咏罚特S三年(1853)基本完成《曹集考異》之定稿。最早提出刊刻此書的,正是聘請高均儒校書的楊以增:“癸丑冬于役袁江,維時聊城楊至堂侍郎屬高君伯平既??恫讨欣杉?,將從事于斯編?!盵21]客居袁江期間,朱緒曾還有幸得見丁晏所編《陳思王年譜》,并錄《譜序》入書:“先是山陽丁儉卿(晏)先生著《陳思王年譜》,癸丑冬,先君客袁江時見之,采其序入集?!盵22]

        后朱緒曾因書稿仍有待商榷之處婉辭楊以增刻書之請,隨后返回浙江。次年,寄抄副本于楊以增。隨著楊以增、朱緒曾的先后離世,此書的刊刻就此擱淺,朱緒曾所寄副本被楊以增之子楊協(xié)琴帶至北京。因此,作為知情人的“高均儒”,既是知道丁晏《曹集詮評》的存在,亦是知道朱緒曾《曹集考異》的存在。正是因為兩次的“在場”,才為尋找校本提供可能,而這種可能的發(fā)生,還與莫友芝有關。endprint

        同治六年八月,莫友芝與闊別兩年之久的高均儒在杭州相見:“問東城講舍高北坪山長(均儒),甚近,訪之,自淮安乙丑九月,別逾二年矣?!盵23]此次會面,為莫友芝尋訪《曹集考異》提供契機。同治六年九月,赴浙江訪書的莫友芝從陳驥德(字千里,號德大,又號良齋,別號菊磵。著有《吉云居書畫錄》。清藏書家)處借得《曹集考異》一書。莫友芝借得此書后,特托俞樾招聘寫手抄錄。

        假得陳良齋(驥得)所藏《曹子建集》詳本,謂其師金陵朱述之(緒曾)所校,采唐以上書引子建文句補正明刊十卷本。述之已作古人,亂后元本亦散失,僅此副本,當為之更錄副以存,備有力者梓之。丁儉卿亦頗校曹,新有成書,不知其曾見朱校否。儉卿舊撰有《子建年譜》,述之曾引及之[24]。

        莫友芝認為《曹集考異》僅傳有陳驥德所藏副本,是不準確的。前已述及,朱緒曾于咸豐四年(1854)寄送給楊以增的抄本,被其子楊協(xié)琴收藏并未丟失。真正丟失的是朱緒曾的原稿(原稿被徐柳泉借走,后毀于戰(zhàn)火)。同治六年十一月,莫友芝致書高均儒,從書信莫友芝特意告知,高均儒已借得《曹集考異》來看,此書的借抄應是莫友芝在高均儒的授意下有意為之。

        朱述之?!恫茏咏?,已向陳君假得,附[胥]抄,粗觀之,引據(jù)良博,特條校過,殊不易。丁儉卿書適至,言渠亦詳校此集,已脫稿,當謀附雕,不知曾見此本,抑別校也[25]。

        丁晏有沒有見過《曹集考異》一書,因資料有限,尚未能定論。但劉壽曾見過莫友芝校訂版《曹集考異》,應是無疑的,原因在于:首先,莫友芝是于同治七年四月完成《曹子考異》的??惫ぷ鳎骸斑B日?!恫茏咏穼懕荆袢帐籍?,得更□□□核之?!盵26]

        同治八年,劉壽曾負責??薄恫芗徳u》時,莫友芝時在金陵,劉壽曾是有條件借到此書的。

        其次,同治十二年(1873),朱緒曾之子朱桂模將從楊協(xié)琴處抄得的《曹集考異》一書帶回金陵,時在金陵書局的劉壽曾提及:“楊侍郎謀刻是書時,以稿本付秀水高平伯(均儒)先生校定,獨山莫子偲(友芝)曾因高先生傳錄副本,蓋向其嗣仲武請焉?!盵27]這說明,劉壽曾確是見過莫友芝校訂版《曹集考異》。因此,如果說,尋找朱緒曾原稿是件難事,那么,尋找莫友芝校訂版《曹集考異》則并非一件難事。劉壽曾承認,若采以《曹集考異》為校本,對《曹集詮評》的刊刻是有好處的:

        前見書鈔“野無旨酒,進茲行潦”下有“鹿生公”三字,不可解。姑綴附于《逸篇》內。今見是本,酈生贊采《太平寰宇記》“野無巵酒,惟茲行潦”句,乃恍然于鹿生公為酈生頌之訛[28]。

        同治十一年(1872),《曹集詮評》刊刻完成[29]。說其“盡力”,是因為此書刊刻過程確是“一波三折”,沒有曾國藩,丁晏《曹集詮評》的刊刻就不會如此順利:“及曾文正公自直隸再任江南,劉君恭甫乃始終成之?!盵30]論其“不完美”的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

        首先,因為四局合刻二十四史的關系,無論是人員分派,還是搜集校本的力度以及書局管理者的個人態(tài)度,可以看出,書局在??恫芗徳u》上并未投入過多的人力與物力。也就是說,金陵書局在同意刊刻此書后,不是不想“做好”,而是不想“做精”(擴大??钡姆秶恰氨M力為之”而非“追求完美”。

        其次,與劉壽曾有關。劉壽曾被聘書局后,除分擔了《南北史》的??惫ぷ魍猓瑸橥瓿勺娓?、父親遺愿,又致力于《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的編纂:“初,文淇治《左氏春秋長編》,晚年編成疏,甫得一卷,而文淇沒。毓崧思卒其業(yè),未果。壽曾乃發(fā)憤以繼志述事為任,嚴立課程,至襄公四年而卒,年四十五?!盵31]《曹集詮評》的??瘍H有劉壽曾一人負責,公事、私事的繁重,個人精力的有限,均成為是書刊刻“不完美”的原因所在。盡管如此,能夠以官書局的名義刊刻個人文集,對當時的文人來說,都是一種體面的事:“潘先生《論語集箋》即是官局代刻,豈非吾黨中增一大體面?”[32]

        注 釋

        [1][31] 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13277,13276

        [2] 丁晏.曹集詮評·自序[Z].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1

        [3][19]劉壽曾.曹集詮評·跋[Z].上海:商務印書館,丁晏.曹集詮評,1931:1,1

        [4][23][24][26] 莫友芝.莫友芝日記[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67,221,225,246

        [5] 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53

        [6]咸豐六年,楊以增去世。咸豐十年,高均儒返嘉興,后應丁丙之請,參與《崇義錄》的編纂:“時延秀水高伯平丈均儒及戴介帆先生惇禧、戴桐卿丈惇翰采訪庚申殉難官、紳士、庶、婦女姓名,事實仿自《靖錄》例,為《崇義錄》?!保ā断瓤妓缮曜V》)未幾,杭州再次被圍,高均儒被迫重返淮安,受騁于吳棠處,仍以校書為業(yè):“勤惠亂后刊刻書籍,迎君于兵火中,為主????!保▍抢ヌ铩陡呔叫袪睢罚┫特S元年,吳棠初任清河縣知縣時,已與丁晏結交:“余初宰清河,即與先生交契。迨奉命督漕河,駐節(jié)淮上,延主麗正書院講席,……余刻《望三益齋叢書》,皆經先生手訂。每得古書,乞為序引。談藝論文,深資就正。”(吳棠《曹集詮評·序》)丁晏亦有:“晏與今淮徐道前清河縣尹吳棠交深骨肉,捍御同心?!保ā对鴩纯鶃砗濉分£虂砗?,第193頁)。

        [7]據(jù)吳昆田《高君伯平行狀》記載,道光二十五年,高均儒結識吳昆田、魯一同:“道光二十五年之秋,余與魯通甫過存譚桐舫,桐舫曰秀水高伯平適來,古之狷者也,不可不一識之。于是介而見于四公祠之寓齋,為十日留?!醿扇苏?,或相攜,或獨往,每至清江浦,必就之門?!?道光十六年,丁晏因與吳昆田、高均儒因共同赴會試相識:“偕潘四農、魯通甫(諱一同,乙未舉人)兩先生及門吳稼軒(名昆田,南清河人。甲午舉人,官刊部員外郎)同入都應會試?!保ā惰咸聘曜V》)。

        [8] 閔爾昌.碑傳集補[M].臺北:明文書局,1986(影印本):卷38

        [9] 方宗誠.柏堂師友言行記[M]//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22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影印版):107

        [10] 曾國藩.家書二[M] //曾國藩全集第21冊,長沙:岳麓書社,2012:501

        [11] 丁壽恒,等.柘唐府君年譜[M]//北京圖書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48冊,1999:75

        [12] [14]張文虎.張文虎日記[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168,186

        [13] 曾國藩.書信九[M]//曾國藩全集第30冊.長沙:岳麓書社,2012:581

        [15][30] 張文虎.舒藝室雜著甲編[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63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35,335

        [16] 曾國藩.書信十[M]//曾國藩全集第31冊.長沙:岳麓書社,2012:53

        [17] 繆荃孫.續(xù)碑傳集[M].臺北:明文書局,1985(影印本):卷75

        [18][32] 陳烈.小莽蒼蒼齋藏清代學者書札[M].北京:人民文學版社,2014:782,808

        [20]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影印本):3829

        [21] 朱緒曾.曹集考異·序[Z]//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30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34

        [22][27] [28] 朱桂模.曹集考異·跋[Z]//朱緒曾.曹集考異.臺北:力行書局,1970(影印本)

        [25] 張劍.莫友芝年譜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8:451

        [29]局本《曹集詮評》的刻書特點詳參:喬芳.曹植集及《曹集詮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08:26

        (收稿日期:2017-09-24)endprint

        猜你喜歡
        曾國藩
        跟曾國藩學修身
        做人與處世(2022年6期)2022-05-26 10:26:35
        推薦書目《曾國藩傳》
        都市人(2022年3期)2022-04-27 00:44:57
        曾國藩的“愚笨”
        曾國藩的“愚笨”
        曾國藩 左宗棠 互掐互粉,相愛相殺
        藝術品鑒(2020年10期)2020-11-27 01:53:34
        曾國藩吃牢飯
        領導文萃(2019年9期)2019-05-22 09:33:08
        曾國藩讀書
        曾國藩背書
        多病且可高壽一曾國藩的養(yǎng)生之道
        曾國藩的讀書之道
        欧美在线资源| 青青草小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av色婷婷网站 |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成人大屁股内射喷水| 无码手机线免费观看| 欧洲-级毛片内射|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网站| 如何看色黄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中文字幕亚洲综合| 国产麻豆极品高清另类| 无色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久|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二区| 蜜桃av在线免费网站| 在厨房被c到高潮a毛片奶水|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 | 美女扒开大腿让男人桶|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十八禁|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我想看久久久一级黄片|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长腿丝袜av天堂| √最新版天堂资源在线| 音影先锋色天堂av电影妓女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av网站| 午夜婷婷国产麻豆精品| 91国产自拍精品视频| 娇小女人被黑人插免费视频| 日本一卡二卡3卡四卡免费观影2022 |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四虎| 新久久久高清黄色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亚洲天堂精品一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