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要:“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從小就受到這樣的教導。而這樣的讀書與我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模式戚戚相關,小學語文學習的重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如何閱讀,怎樣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閱讀教學是人們獲取有效信息的最重要途徑之一,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一篇好的文章,沒有閱讀水平是體會不到文章的魅力所在,只有會讀,才能提取其中的精華,在讀中體會,理解,有所感悟。閱讀,它具備聽,讀,寫,說的綜合性,所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引言
學生是社會發(fā)展的主體,在小學教學中,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的不同,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應該這樣,對小學語文的閱讀,不僅僅是要會讀,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在閱讀中產生疑問,提高提出問題的能力,也可從中受到知識的熏陶,讀出作者寫文章的思想情感,提高閱讀水平。閱讀能力,對每個人來說,尤其是小學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必備的因素。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教學。
一、加強學生的詞語和句子的知識積累
閱讀課文只有理解文章的句子和詞語,才能掌握文章的大致內容,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和詞語的意思,讓學生學會積累。平時進行詞語訓練,比如給一組詞語或一段話進行情景劇表演、口頭表達或者造句子等等方式來提高詞語和句子的知識積累,從而有效的提高閱讀水平。
二、讓學生從課本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學校僅有的素材中,課本是最重要的素材,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就是讓學生先對課本內容產生興趣??鬃釉弧爸疄橹?,不知為不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父母是關鍵,進入小學時代,老師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關鍵。小學生的好奇心大,模仿能力強,所以老師有感情的閱讀會讓學生產生好奇,會進行模仿。
定期進行各類的比賽,比如成語接龍比賽,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提出閱讀的要求,鼓勵學生進行閱讀,能夠完整的讀完一句話或者一段話甚至是一篇課文,理解上下句之間的聯(lián)系,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們所熟知的課本內容,都是著名教授以及專業(yè)人士進行編寫再進行篩選,對提高閱讀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生動形象地給學生認真講解,仔細分析課文的句子,教給學生如何正確閱讀課文,如何分析課文內容,讓學生身臨其境。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要讓學生意識到:不是為了學習而閱讀,而是在學習閱讀中展開想象的思想。
三、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文章的能力
學生是學校的重要組成的人員。學習是學生的職責,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樣,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的能力,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水平是小學學習的必要前提。在小學時代,就要從根上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習慣,課前預習的習慣,主動思考的習慣,善于借助其他工具輔助學習的習慣等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積極主動的去閱讀文章,從中會收獲頗多。
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雖然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也關注學生自主學習,但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在課下或者自習的時候,學生是否真正的做到了自主學習?教師不可能傳授給學生所有的知識,有些是靠自己總結發(fā)現(xiàn)的。我們古人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堅持閱讀,在小學時期是關鍵,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能力,培養(yǎng)朗讀,默讀,背誦的能力,在朗讀時,要深入課文內容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在默讀時,一邊讀一邊思考作者為什么這樣寫,遇到閱讀障礙時主動找老師幫忙或者借助工具來解決,養(yǎng)成主動思考主動解決問題的習慣。在背誦時,要選擇比較精彩的段落積累下來并進行背誦,日積月累,儲存的知識面越來越廣,對寫作或者做題都有所幫助。
四、教授學生在閱讀方面的一些具體的方法
(一)快速瀏覽閱讀,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閱讀完規(guī)定的課文,讓學生知道,這行快速閱讀的方法可以讓自己高度集中的進行閱讀,從而達到目標。高度集中,主動篩選有用的信息,對沒用的信息進行略讀,一目十行,閱讀完后請學生講述自己所閱讀到的信息進行分享??焖贋g覽閱讀,不僅可以節(jié)省時間,更是可以鍛煉提高注意力。
(二)手筆腦同步進行,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要把所讀到的有用信息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劃下來,還要思考這些信息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展開想象,站在作者角度思考問題,回過頭來看到自己標劃的內容,也可以把認為精彩部分進行摘抄,會覺得自己收獲滿滿,進而會提高閱讀水平。
五、利用課余時間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通過學習課本內容,提高閱讀水平,在課余時間,教師也要要求學生們看一些課外書,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活動,比如舉行閱讀比賽,讓學生自己利用參考工具幫助自己順利完成一篇文章的閱讀,在日常生活中積累自己的閱讀量。教師也應該對同學的閱讀情況每周做個統(tǒng)計,并要求寫讀書筆記,對任務完成好的同學進行獎勵來激勵同學去主動的閱讀,只有在平時不斷的積累,豐富自己的素材積累,將來在寫作文的時候才不會出現(xiàn)無從下手,沒頭沒腦,句子錯誤等的現(xiàn)象。
六、學生要通過多讀自己感興趣的書擴大閱讀量進而提高閱讀思考的水平
一篇好的文章不僅需要文采要好,更需要的是要有情感的文字存在。要帶有感情的去閱讀文章,才能體會文章的精彩,如果盲目的閱讀,將會變得索然無味。不僅要學生主動的去閱讀,更要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帶有情感的去閱讀,這樣閱讀才會變得有意義。語文是門綜合性的課程,任何科目都離不開對題目的理解,只有閱讀得多,才能準確地掌握正確的意思,這就要求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關鍵是學生自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其次就是在閱讀中確立自己的一個目標,小學生的集中精力的時間是有限制的,這也制約著長時間的閱讀是無意義的。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先看分為幾段,了解大致內容,明確指出哪些是自己要讀的,分階段完成設定的目標,這樣就會感覺閱讀對自己來說并不是件困難的事情。
七、要培養(yǎng)自己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我們常說“習慣成自然”,任何事情成為了一種習慣就很難更改過來,所以要想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必須加強學生閱讀學習時的行為習慣,要求他們除了課本上必學的閱讀內容,還要把其余的讀完,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同年級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來對待,高年級的學生采取強制性的閱讀方式,低年級的采取非強制的,但提倡鼓勵向高年級學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擴大知識水平。
結語:
小學時代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課堂上,展現(xiàn)一個充滿激情又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小學生的激情是教師鼓勵給予的,要鼓勵學生多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借助教師來幫助自己解決疑難問題。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閱讀感興趣,才能提高語文閱讀水平和語言組織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田春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5,(06):160-161.
[2]王志軍,溫小勇,施鵬華.技術支持下思維可視化課堂的構建研究——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5,(06):116-121.
[3]韓例芬.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J].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3(01):74-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