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曉陽
我上高中的時候,班里有個文靜內(nèi)斂的男生,喜歡獨自坐在靠窗的位置上讀書學習。
他非常努力,簡直是我這輩子遇到的最刻苦的人。每天早晨,他總是第一個到學校,然后窩在自己的位置上,幾乎一天都不再挪步。大課間的時候,同學們大多下樓溜達吃飯,他卻目不斜視地看著課本,啃著自己帶來的面包。有時我和朋友靠在屋外的欄桿上聊天,隔著锃亮的玻璃看著他埋頭苦讀的模樣,只覺發(fā)自內(nèi)心地佩服,既佩服他的毅力和堅持,也鄙夷自己的懶散和惰怠。
晚自習結束時,時針已經(jīng)跑過了10點。我拉伸一下僵硬的身體,然后飛快地收拾書包,轉身就往車區(qū)跑。對我而言,單調(diào)又苦悶的一天終于結束了;但對窗邊的他而言,這不過是一個新的開始——他要在全班同學離開之后,站直身子背上半個小時的英語作文,風雨不動。
他很努力,努力到讓知道他事跡的所有人都慚愧不已。那時他的桌前貼著一張泛黃的作業(yè)紙,上面寫著大大的“越努力越幸運”,大概這真的是他的人生信條,他忠實地踐行著,赤誠地追隨著,勤奮到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在沉默的輪回中充實著自己的每一天。
令人沮喪的是,他的成績并沒有因為他的努力節(jié)節(jié)高升,反而停留在一個尷尬的分數(shù)段里,怎么都掙扎不出來。每次考試之前,他總是緊張到雙手冒汗,甚至周身都微微發(fā)抖。有一次考試時我和他一個考場,坐在他的斜后方,眼睜睜地看著他在考數(shù)學時不住地扶額,使勁兒地擦去額角的汗。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覺得惋惜,只希望這次考試他能考得理想的成績,畢竟他付出了這么多,理應得到令人滿意的回報。
可是成績出來,他還是停留在曾經(jīng)的分數(shù)段里,總分在二本線上下徘徊,無論如何都提不上分數(shù)。剛出成績的那幾天,他總是消沉得很,窩在自己的位置上埋頭苦學,周身透露著一種說不出的落寞。可是很快地,他就又回到先前的模式中,像個不知疲倦的機器一般,轟隆隆地前進,機械地運轉。
高考結束,高中生涯也畫上了句號。那些天我們整天聚堆嗨玩,在桌游店里扎堆玩“三國殺”和“大富翁”。我沒有再見到他,他沒有參加任何的校園聚會和同學活動,大家都開玩笑說他大概還在家里沒日沒夜地上自習吧,我腦補著他扶著厚重的眼鏡沉沉看書的模樣,覺得或許還真有這個可能。
報志愿那天,我們又見到了他。他穿著日常的那件夾克,木訥地坐在座位上,怔怔地看著窗外。聽說他考得不太理想,比平時的成績還差了一些,大概只能上個三本。我看著他悵然的模樣,覺得分外遺憾和同情。
離別之后,他就像消失了一般,徹底走出了我們的生活。我不知道他最終去了哪里,讀什么專業(yè),過著怎樣的生活。但每當我回想起高中的點滴,總能想起窗邊那個埋頭苦學的身影,他的肩膀微微前傾,時不時地扶一下滑下鼻梁的眼鏡,像青春里的局外人一般,守著那張“越努力越幸運”的紙條,苦行僧似的過日子。
我突然開始覺得憤怒,沒來由的憤怒。他本可以不這樣的,他本可以在每一次的失利后痛哭一場,用扎心的委屈來換取自己的變通,他本應明白“正確地努力”才是“越努力越幸運”的前提,可是他沒有,他只是機械地重復著,重復著,比我們都要勤奮,也比我們都要麻木。
“如果你能稍稍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方法,或許結果就會很不一樣?!睌?shù)學老師總是在考試后殷切地給他建議,甚至試圖幫他重塑學習觀念和習慣,可是他還是那樣孤獨地采用著自己認為踏實又靠譜的學習方式,一次次地在“越努力越幸運”這個“毒雞湯”的指引下,吞噬著自己的失敗和痛苦。
原來我們中最努力的那個人,最終卻是敗給了自己的固執(zhí)。他沒有變得幸運,反而在木訥又低效的努力中鈍了心神,讓人看著就覺得不忍,替他不值。
仔細想來,我的生命中總不乏這樣的人,堅持,勤奮,有著強大的內(nèi)心和固執(zhí)的性子,埋頭苦干又一意孤行,斗志昂揚又一事無成,甚至連我自己有時都是這副模樣。前一陣子,我被通知去參加一個學術論壇,要拍攝一個微視頻參展。我興致勃勃地召集演員,親自導演,徹夜剪輯,卻換來了朋友的質(zhì)疑和批判。我不服氣,拿上設備重新拍攝,總覺得總有一天能夠拍出完美的作品,可是剪輯出來,光影總是問題重重,達不到預想的效果。在我第N次重新開始之前,朋友發(fā)消息給我,說:“為了這部片子,你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認真地籌劃排布,費心費力,令我感到欽佩。但是從片子本身而言,我擔心你認真和努力的同時,因為缺乏專業(yè)和經(jīng)驗的指導,一意孤行,使你的心血在結果上顯得非常廉價,這會很可惜?!?/p>
我又想到了那個同學,想到了他桌前貼著的“越努力越幸運”,也明白有些事不只是努力就可以。不要用固執(zhí)對抗正確的方式,不要成為努力卻不幸運的人。
突然想起高考結束那個盛夏,我和同桌在班級人散后留下來打掃衛(wèi)生,在后門的垃圾桶里看到了“越努力越幸運”的那張紙。那張泛黃的紙靜靜地躺在紙屑和垃圾中,帶著一個男孩孤獨的信仰,最終被我們倒進了垃圾車里,再也看不到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