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躍云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醫(yī)院,江蘇 淮安 223001)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產科分娩的產婦例數(shù)不斷提高,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逐漸嚴格。除了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以外,還需要實施科學、系統(tǒng)的母嬰健康知識,指導產婦及家屬正確掌握新生兒護理技能,有助于保證母嬰雙方的身體健康。本次研究中,筆者對本院產科收治的100例產婦給予不同的護理模式,探究常規(guī)護理和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臨床上的應用效果和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產科收治的100例產婦為研究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所有產婦均為單胎,產婦及產婦家屬知曉并且簽訂知情書,本次研究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認同。
對照組年齡24~35歲,平均年齡(28.3±3.5)歲,初產婦38例,經產婦12例;觀察組年齡23~34歲,平均年齡(28.4±3.4)歲,初產婦37例,經產婦13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主要是由護理人員將新生兒抱到專門的沐浴房進行集中式護理,并在治療室接受疫苗接種,每天安排專人進行健康知識教育,集中式講解新生兒出生后相關注意事項等。
觀察組采取母嬰床旁護理模式,主要方法為:采取“一對一”的護理模式將新生兒的沐浴、臍帶護理、疫苗接種、臀部護理、母嬰健康教育等均在病房內進行。由護理人員一邊操作一邊向產婦進行講解,讓產婦及其家屬參與[1]。
健康教育宣傳內容包括:母乳喂養(yǎng)的技巧以及重要性,新生兒常見的并發(fā)癥及相應護理措施,新生兒清潔護理等方面。母嬰住院期間,每天由專人在床旁進行護理工作,時間控制在30 min左右。實施健康教育前,與產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產婦了解產后護理和新生兒護理的知識,提高產婦的配合護理工作的重要性。
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知識調查表和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了解兩組產婦的健康知識知曉率、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率和護理滿意度情況。健康知識、新生兒護理技能調查表、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均為100分制,以>80分為掌握。
采用SPSS 22.0版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護理后,觀察組健康知識知曉率為94.00%(47/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00%(36/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6.1899,P=0.0090);觀察組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率為92.00%(46例),高于對照組的70.00%(35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7.8622,P=0.005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00%(48例),高于對照組的74.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9.4902,P=0.0020)。
母嬰床旁護理是產科新型的護理模式之一,通過程序化、個性化、連續(xù)性護理操作,以追求更好的健康教育和護理服務,不僅重視護理技能,更需要體現(xiàn)人文關懷的工作理念[2]。母嬰床旁護理將人文化、個性化作為護理基礎,采取多種護理方法,將產后母嬰衛(wèi)生保健知識、新生兒護理技能知識全面系統(tǒng)的傳授于產婦及產婦家屬,幫助產婦產后樹立正確的母乳喂養(yǎng)及產后生活觀念,避免舊觀念、產后“坐月子”的思想危害到產婦的身體健康,保證護理質量和效果[3]。
母嬰床旁護理,將所有的護理物品、操作流程全面清晰的展現(xiàn)在產婦和產婦家屬的眼前。護理人員通過邊操作邊講解的過程,讓產婦更為直觀的了解新生兒護理技能,提高產婦的學習興趣,掌握相關護理技能。其次,通過“一對一”模式的健康宣教,建立一個良好的護患關系,強化護患之間的關系和溝通,更能夠滿足各個層次的產婦的護理要求,保證新生兒能夠得到更好的護理。同時,母嬰床旁護理以產婦和新生兒為中心,有利于產婦和產婦家屬認可并接受護理模式,對提高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具有重要作用[4]。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應用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后,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母嬰健康知識掌握率、新生兒護理技能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母嬰床旁護理在產科中的應用價值確切有效,有助于提高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掌握母嬰健康知識和新生兒護理技能,值得廣泛推薦應用。
參考文獻
[1]余文華.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35):157-158.
[2]余延芳.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價值分析[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1):133-134.
[3]楊 娟.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35):187-188.
[4]賴志燕.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醫(yī)療裝備,2016,29(7):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