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多年,養(yǎng)生保健是我最關(guān)心的問題。
一天,我看報紙,被一篇《讀書與長壽》的文章吸引。文中說:“書籍是世界最好的營養(yǎng)品,正如清代詩人蕭掄謂曰:‘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古今中外,大凡文人學(xué)士多長壽,孔子72歲,陸游85歲,冰心99歲,巴金101歲,蕭伯納94歲,哈代89歲……這無疑與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密不可分?!?/p>
這些日子,小孫子經(jīng)常背誦古詩,說要當(dāng)“古詩大王”。我拿過他的課本,和他一起讀。小孫子搖頭晃腦地背《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蔽艺f:“李白把汪倫送別時的友情,比喻成千尺深的潭水。桃花、潭水、歌聲,這些意象都融入詩人情感中,定格成了永恒的畫面?!毙O子聽得如癡如醉。
一個春夜,我倆出去遛彎兒。小孫子背誦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蔽议_始講述:“山間一片靜寂,桂花落地了,皎潔的月亮升起來,映襯著作者悠閑的心境,忽然傳來小鳥清脆的鳴叫,喚出春天的氣息,充滿著恬靜與溫馨的韻味。”孫子聽得入神了:“這么美呀!”我倆沉浸其間,在輕聲朗讀和講解中,小孫子或許已深深體會到詩里蘊含的真意。
在陪伴小孫子閱讀唐詩的過程中,我重溫一首首經(jīng)典名篇,仿佛又回到孩提時代,心態(tài)放松了,思維活躍了,快樂洋溢在臉上。往日的同事見到我,都羨慕地說:“你是越活越年輕呀!”
小孫子也如愿以償,終于成為班里的“古詩大王”。
養(yǎng)生不妨從讀唐詩開始。不經(jīng)意間,我悄然發(fā)現(xiàn)歲月的枝頭開出了一朵朵清新淡雅的花兒,散發(fā)著幸福和滿足的芬芳。
(摘編自安徽六安老年大學(xué)??读怖夏杲逃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