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歆鸕
(遼寧科技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遼寧 鞍山 114051)
C2C即 Customer to Customer,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消費者對消費者,也就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的意思。在C2C的交易平臺中,個人既可以是買家,也可以成為賣家,在所有的C2C網絡轉售平臺,不一定需要零售商人或者廠家的參與也能夠運作起來,而且這個網絡轉售的行為所擁有的市場巨大,和一般現實的跳蚤市場有很大的不同。關于網絡轉售平臺,在國外和國內都有類似的平臺,國外有eBay,臺灣省有雅虎拍賣,國內有閑魚等,以下將對這些例子進行簡要介紹。
根據調查研究表明,eBay是世界上最大的拍賣服務交易平臺,所擁有的會員達到兩億多人,2015年總營業(yè)額高達94億美元,占據了美國網上購物平臺總營業(yè)額20%以上。根據事實調查,eBay會員當中只有非常少的人是零售商或者工廠,其中大部分都是平時一般的消費者,一般的消費者占據了所有會員的90%以上。這些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成為eBay平臺的主要收入來源。
閑魚二手交易平臺在為改版之前是淘寶二手網頁交易,中國國內的二手交易平臺就像一塊非常大的蛋糕,但是這個蛋糕還沒成型,在不遠的未來,這一定非常美味。閑魚的發(fā)明,簡化了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進行交易的麻煩方式,賣家通過網絡支付軟件打款,通過快遞將物品送到買家手里。閑魚在爭奪其他競爭對手的市場,憑借淘寶的名氣和實力經驗,它會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制定一些規(guī)則,慢慢做大這個蛋糕,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轉轉二手交易平臺是它其中之一的競爭對手,但是看起來規(guī)模沒有淘寶閑魚的大,其他對手也因為資金實力經驗等因素很難做到像閑魚那樣遍布全國各地。
消費者產生轉售行為的原因是復雜而且有時是多元的,探究消費者轉售行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通過大量的調查和詢問才能得出相關結論的,下文對消費者產生轉售行為的原因作簡要的分析。
一般來說,人們在購買商品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該商品所存在的實用價值,考慮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后才會掏自己的腰包付款。人們在付了錢之后,往往心里會產生一種吃虧的不開心的感覺,內心會產生一種不太平衡的感覺。正是因為心里產生了不平衡的感覺,這種感覺只要一看到自己所購買到的商品都會出現在心頭,只要該商品沒有被自己利用到一定的程度,心里的那種不平衡會一直都在。能解決這個購買后心里不平衡這個問題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就是等待這個商品的使用價值讓消費者覺得已經抵得過自己支出的價錢的;而另一種就是通過轉售出該商品,作為一種收入來填補之前所付出的錢,以減少自己心里的不平衡。舉個例子說,某人買了一輛摩托車,使用了一些日子以后要去更遠的地方上班,摩托車便不能再經常代步使用,某人便產生了不開心的覺得購買該商品不值得的感覺,所以要轉售這個摩托車,轉售的目的就是減少自己購買車時產生的損失。這樣來說,消費者將不會再次購買這樣的商品,這就是由于心里覺得物無所值所引起的轉售行為。
有一些人在買東西的時候,他會覺得這些商品能夠有一個升值的空間,現在買下來,將來或許轉手出去的時候能夠獲得一些利益,于是消費者便產生了購買的想法。購買之后,消費再次出手商品,此商品可以是消費者使用過的,但是剩余價值換成錢能夠抵得過首次購買回來而消費者能夠獲得一部分利益或者不需要損失利益的。有這種想法的人往往能夠看到升值的可能從而獲得一部分利潤,他們覺得這是一種投資,而沒有這種想法的人他們會覺得這是自己要付出的成本或者代價,不會去首次購買。舉例,如某個收藏家看中了一幅出售的字畫,他覺得這幅字畫將來升值的空間很大,將來出手會賺到一筆利潤,所以購買了字畫之后,用于往后的轉售。這就是消費者對商品有預見性的認識而做出的轉售行為,可以說是一種具有投資眼光的方法,這個群體在轉售行為中占非常大的一部分。
目前中國的經濟發(fā)展雖然面臨著不少的困難和挑戰(zhàn),但是其形勢還是往好的方向發(fā)展的,我們的經濟出現了一些創(chuàng)新的內容——共享經濟。正是因為共享經濟的推動,二手交易平臺才如此高速發(fā)展。雖然中國的電商在世界上處于比較領先的地位,電商的規(guī)則也算是日趨完善,但是對于網絡二手市場來說,依然是一個較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為了規(guī)范消費者網絡轉售行為,政府應該出臺關于二手市場的政策,而二手轉售平臺方面則應該通過市場的真實情況制定相應的平臺規(guī)則,維護買賣雙方的權益,防止詐騙的行為。
如果一個賣家多次從二手交易平臺上出售二手商品,則我們應該將這一部分賣家視為商家,則這些在二手平臺上出售商品的賣家售出的物品應當符合一部法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不能夠對買家要求不支持、不退、不換,不支持七天的保障。又或者采用另外一個方法,禁止多次在二手交易平臺出售商品的賣家使用該平臺。這樣一來必將會讓買家的權益得到極大的保障,也讓消費者網絡轉售行為得到保障。
消費者要想在轉售平臺上出售商品,應當交待一下物品的來源,最好可以上傳相關購物的憑證。另外平臺應該對賣家所轉售的商品提供一個保障。賣家出售的商品和他所做的商品描述應當一致,不能夠把不退不換為理由出售假冒偽劣商品,而買家也應當接受二手平臺轉售物品的描述后才購買,不應該說退就退。只要買賣雙方的規(guī)則建立起來,轉售平臺對商品的交易做一些擔保,不斷完善平臺的規(guī)則,這樣就可以讓消費者的網絡轉售行為得到較好的保護,避免不法分子的利用。
加強電子商務法律的監(jiān)管,同時應當鼓勵各大平臺自行解決問題,在競爭中相互進步,彼此學習,一同完善。
消費者的網絡轉售行為是時代發(fā)展的產品,它不同于原本現實當中的跳蚤市場,它具有時代的適應性和發(fā)展快速的趨勢。研究消費者網絡轉售行為不僅有利于轉售電商的發(fā)展,還能夠促進一般商品的電商發(fā)展。
[1]黃俊.消費者間正網絡外部性下的轉售價格維持 [J].科技廣場,2016(3):150-155.
[2]鄭燕娟.維持轉售價格行為的法律適用研究 [D].福州:福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