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旭
胡適在北京大學任教期間給自己定了一條死規(guī)矩:每個周日上午在家里接見學生,學生們有什么問題可以問、可以談。
有一周六的上午,胡適接到一個外校自稱王姓學生的電話。電話中,王姓學生顯得很興奮,一口氣說出了自己近來遇到了人生困頓問題,希望當面向胡適請教。胡適面含微笑聆聽完對方的話,答應他次日上午7點鐘在家里接見他。
翌日, 那位王姓學生“如約而至”,到了胡適住處,敲門。開門的是保姆,問他有什么事。學生把來意說了一遍。保姆說:“對不起這位學生,你來的不是時候。胡先生上午10點多外出了,臨走時對我說,他中午不回來吃飯了,去約見一位國外來賓……”聽完保姆的話,學生很失望地與保姆道別,轉(zhuǎn)身離去。剛下樓梯。只見胡適急匆匆上樓梯,與學生撞個滿懷。學生一看是胡適,很高興,忙說:“我就是昨天約見您的那個學生呀!”胡適聽后微笑著問:“我上午7點鐘在家等著你,為何上午沒有來呢?”學生聽后抱歉地說:“實在對不起,我誤聽了,我聽成了下午1點鐘。”胡適說:“我也懷疑你誤聽了,怕你誤聽后趕來撲空,也特地急忙趕回來了……”
胡適的“怕你誤聽”的做事認真態(tài)度是一個人行為規(guī)范的經(jīng)緯,測量著一個人為人處世哲學的精神。
(編輯/北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