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摘要: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面臨安全意識普遍缺乏、安全教育內容落伍、安全教育形式單一、安全教育隊伍薄弱等問題,力求通過安全教育常態(tài)化、安全教育科學化、安全教育課程化、安全教育專家化等安全教育“四化”工作,提升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地方應用型院校;安全教育;問題與對策
大學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根據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和諧穩(wěn)定、學生成長成才的目的和要求,以一定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知識,對大學生的品德、思想意識、認知行為、身心健康等施以相應影響,使其掌握并具備一定的知識、信息、經驗、技能,明確自己的責任與義務的一種有計劃的規(guī)范性教育活動[1]40-43。地方應用型院校作為一種獨立的教育類型,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更加注重對大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與其他類型院校相比,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進入社會實踐和工作環(huán)境較早,面臨的不安全不穩(wěn)定因素增多,安全事故概率加大,大學生安全教育更應得到重視和加強。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保障,關系社會和諧穩(wěn)定,意義重大。
一、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意義
(一)轉型發(fā)展的客觀需要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地方院校在向應用型院校轉型發(fā)展過程中,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日趨復雜,轉型期不可避免存在負面因素影響,大學生社會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態(tài)勢。地方應用型院校在堅持開放辦學的同時,與地方經濟社會的聯(lián)系增多、互動增強、影響增大,大學生由于自身經驗和閱歷的局限性,不可能獨善其身,一定程度上也對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提出了更多挑戰(zhàn)。另外,隨著地方應用型院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多,社會化改革不斷深入,各類矛盾沖突復雜化,不斷引發(fā)各種校園安全事件。因此,加強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對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優(yōu)化高校育人環(huán)境、穩(wěn)定高校轉型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思政教育的現實需要
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大學生安全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質量和效果直接影響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實效。同時,當前部分地方應用型院校已經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高校教育的各個層面,不斷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理論實踐運用于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中。從現實角度看,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安全教育的先導和基礎,只有將安全教育工作重心前移,抓好事前思想防范,才是明智之舉。因此,將安全教育納入地方應用型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發(fā)揮其作用,是完善地方應用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內容的需要,也唯有這樣,才能使當前地方應用型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實效性和科學性[2]。
二、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問題
(一)安全意識普遍缺乏
地方應用型院校的實踐教學、實習實訓和日常生活等許多方面,呈現出校內校外多方位互動的特點,但青年學生往往不會主動獲取安全知識和技能,更多是被動接受安全教育,普遍抱有僥幸心理,總認為安全問題離自己很遠、與自己無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全意識淡漠。從學校層面來看,相當一部分地方應用型院校把學生管理的重心放在專業(yè)教育上,注重學生專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對安全教育重視不夠,往往沒有設置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安全教育的隨意性大,未能形成常態(tài)化機制。一些地方應用型院校只是在新生入學時、上級檢查時、事故發(fā)生時,才去抓一抓安全教育,普適性安全教育幾乎是空白;安全教育在地方應用型院校整體工作中沒有獲得應有位置,沒有真正形成安全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
(二)安全教育內容落伍
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現實情況是,輔導員、任課教師、學生工作管理人員注重灌輸安全理論知識和安全教育意義,而地方應用型院校學生廣泛關注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理論知識與安全實踐的聯(lián)系和轉換說得很少,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安全教育實踐、安全技能訓練,紙上談兵,理論和實際脫節(jié),安全教育內容落伍。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大多側重于生命安全、財產安全、食品安全、出行安全等最基礎的安全教育內容,但對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意識形態(tài)安全等內容關注有限,安全教育內容不全面;同時對不同年級學生群體的安全教育內容也未做針對性區(qū)分,安全橫向教育與安全縱向教育均不能有效滿足青年學生需求,安全教育內容失去了吸引力,達不到預期效果。
(三)安全教育形式單一
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形式較為單一,主要包括安全講座、主題班會、案例教育等形式,注重一味灌輸,說教味道濃厚,學生參與性、互動性不強,缺乏實效性、持久性。從整體情況看,地方應用型院校安全教育往往帶有功利色彩,重管理、輕教育現象較為普遍,日常安全教育搞形式、走過場;一旦發(fā)生了安全突發(fā)事件,往往又急于求成,立即開展應急式安全教育,“功利性”傾向教育明顯。平時較多強調校園外在的安全防范管理舉措,對內在的提高學生安全教育效果方面還是一項空白,安全教育缺少整體規(guī)劃,沒有教學大綱,更沒有形成科學化、制度化的課程體系[3]56-58。安全教育宣傳形式也較為單一,校園櫥窗、安全手冊、校園板報等線下方式較為普遍,線上新興媒介平臺利用不足,線上線下宣傳形式未能形成有效統(tǒng)一。
(四)安全教育隊伍薄弱
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隊伍主要以輔導員、保衛(wèi)干部為主,僅僅靠輔導員強調一下安全教育、保衛(wèi)干部舉幾個安全教育案例,顯然不符合新時期高校安全教育的現實需要。一些學校保衛(wèi)干部和輔導員人員配置比例偏低,而又受制于人事指標的限制不能夠隨學生人數的增加而增加,導致超負荷運轉;一些學校由于缺乏安全教育的資金投入,很少對安全教育教師隊伍進行業(yè)務培訓,更加缺乏相關人員的實踐鍛煉,使得大學生安全教育質量得不到保障[4]84-86。輔導員、保衛(wèi)干部、學工人員往往還要承擔大量繁瑣的日常工作,他們大多數又沒有安全教育的專業(yè)背景,其能力素質與專業(yè)知識水平有限,一支相對穩(wěn)定、專兼結合、素質較高的安全教育教師隊伍始終未能建立,很難將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實處。endprint
三、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對策
(一)安全教育常態(tài)化
地方應用型院校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大學生安全意識的提升也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必須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常態(tài)化工作機制,真正把安全教育內植于心、外化于行。學??沙闪踩逃ぷ黝I導組,定期召開安全教育工作領導組會議,梳理學校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研判安全教育形勢,明確階段性目標、任務及舉措。學校與各二級學院、部門可簽訂《安全教育工作目標責任書》,提高思想認識,重視教育責任,做到統(tǒng)一領導,分工負責,一級抓一級。同時,要“點、面”結合,齊抓共管,建立安全排查由保衛(wèi)部門主導(面),安全教育、日常管理等由學院、部門為主的二元工作機制(點)。要建立學校督查,牽頭單位檢查,各二級學院及部門自查的三級安全教育督查體系,構建安全教育大格局,使安全意識入腦入心。
(二)安全教育科學化
地方應用型院校安全教育內容要貼近學生實際、符合高等教育現狀,可根據不同年級、不同階段學生特點,科學設置安全教育內容,精準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大一新生應主要以警示性安全教育為主,堅持警示教育為先,定期開展“防火、防盜、防詐騙”等防范宣傳教育,加強各項應急演練,提高應急反應能力,以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二三年級大學生應主要以提升性安全教育為主,注重大學生安全技能培訓,提高交友安全、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等方面的自我保護能力;畢業(yè)班學生面臨就業(yè)、考研、情感等方面壓力,安全教育應主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就業(yè)安全教育等內容為主。同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環(huán)境的變化,影響地方應用型院校安全與穩(wěn)定的因素越來越復雜化、多樣化,傳統(tǒng)的安全教育內容,如人身安全教育、財產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理應受到持續(xù)重視;而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教育、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等新的安全教育內容更應得到高度關注。
(三)安全教育課程化
地方應用型院校安全教育進課堂是大學生素質提升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要創(chuàng)新安全教育形式,合理制定安全教育教學計劃,健全完善安全教育課程體系。要充分利用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課內和課外“兩個課堂”載體作用,重點放在低年級,一方面是依托新生入學教育中的安全課程,精心選擇防電信詐騙、防范網絡信貸陷阱、防治傳染病等內容,實現安全教育“關口”前移;另一方面是開設網絡安全自學微課,采用“互聯(lián)網+大學生安全教育”在線課程的方式,內容涉及多個專題,學生可通過手機、電腦掃描二維碼或用賬號登錄微信進行在線學習并接受考核。同時,可結合第二課堂開展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板報評比、安全漫畫大賽、法制宣傳一條街等特色教育活動,讓青年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接受安全教育。
(四)安全教育專家化
地方應用型院校要加強安全教育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和培訓工作,鼓勵開展實踐教學和教育研究,提升安全實踐技能和安全知識水平;同時可聘請校內外安全教育專家加入到教學隊伍中,專兼結合、動態(tài)組合,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安全教育工作。要上下聯(lián)動,“平、?!苯Y合,建立專家化宣傳團隊,扎實做好分管學生工作書記、輔導員、學生安全委員三支隊伍的安全知識宣傳工作。要注重發(fā)揮學生自身主體地位,可成立學生安全宣講團,由學生擔任宣講員,使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觸角深入到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宿舍、每一個學生,依托大學生自身教育載體,有效實現良好的學生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防范的工作效果。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的帶頭作用,這支隊伍覆蓋面廣、責任心強、影響力大,是安全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建立一支團結、協(xié)作、嚴密的學生干部安全工作隊伍,將極大促進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總之,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的社會工程,是事關青年學生生命安危的大事,是發(fā)展之基、民生之本。新時期,做好地方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要緊緊圍繞“打造平安和諧校園”的目標,立足學校實際,積極探索安全教育工作新舉措,全面構建安全、文明、和諧、穩(wěn)定的校園環(huán)境,為地方應用型院校改革發(fā)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歐陽劍波.略論高校安全教育模式的重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2]辛永赟.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10,33(4).
[3]陳代芬.淺談大學生的安全教育[J].綿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3).
[4]蘇延立.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2).
(作者單位:黃山學院,安徽 黃山 2450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