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因塞用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反治法之一。指用補益藥治阻塞假象的方法。例如患者胸脘痞悶,時脹時減,喜用手按摩,得熱就感到舒服,食欲不振,有時嘔吐。同時有舌質淡、脈虛大,就知道這種痞悶并非實證,而是脾胃虛弱引起的,可用六君子湯去甘草(黨參、白術、茯苓、半夏、陳皮)治療。
通因通用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反治法之一。指用通利藥治通利病癥的方法。例如,飲食積滯在內,胸脘痞悶。腹中脹痛,不思飲食,大便泄瀉,須攻逐積滯,可用枳實導滯丸(枳實、大黃、黃芩、黃連、神曲、白術、茯苓、澤瀉)治療。
上病下取 《素問·五常政大論》:“病在上,取之下。”①疾病的癥狀表現(xiàn)在上部,用針刺下部的穴位。例如:失眠可針刺足三里;頭暈目??纱套悴康奶珱_穴。②疾病的癥狀表現(xiàn)在上部,用藥物從下部治療。例如:病人頭暈目眩,耳鳴,自覺眼中如爆發(fā)火花,苔黃,脈洪數(shù),可用酒蒸大黃適量輕瀉。
下病上取 《素問·至真要大論》:“病在下,取之上?!雹偌膊〉陌Y狀表現(xiàn)在下部,用針刺上部的穴位。例如:脫肛的可針刺頭部百會穴。②疾病的癥狀表現(xiàn)在下部,用藥物從上部治療。例如:小便不利,由于肺燥不能行水,咽干,煩渴欲飲,呼吸短促,舌苔薄黃,脈數(shù),用清肺飲(桑白皮、麥冬、茯苓、黃芩、木通、車前)從上焦治療。
治求其屬《素問·至真要大論》:“求其屬也?!边@個“屬”指證候與之治法的聯(lián)系。辨別病人的一系列癥狀屬于一個臟的證候,從而確定治法。例如:病人怕冷,手足涼,腰脊痠痛,陽痿早泄,苔淡白,脈沉細。使用一般的溫熱藥沒有效果。經過分析,知道這是腎陽虛,應該用溫補腎陽的治法。用右歸飲(熟地黃、山藥、山茱萸、當歸、枸杞子、鹿角膠、杜仲、菟絲子、肉桂、附子)。補腎陽藥多溫燥,陰虛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