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運西 彭詠梅
除了買玩具,明智的家長還會充分利用各種生活用品。廚房里的物件,包括蔬菜、水果等,都是孩子們的興趣點,都能很好地促進功能發(fā)育和互動交流。比如,蘋果是圓形的,紅色的,口感香甜,摸起來滑滑的……這些信息都是對孩子的感官刺激。接觸大自然則是另一種手段。比如讓孩子在草坪上翻滾,教他們認識花花草草,帶著他們描述一個物品等。
家長應該根據(jù)孩子的年齡、性別選擇適合他們的玩具。一般來說,兒童玩具是為特定年齡組的兒童設計和制造的,其特點與兒童的年齡和智力階段有關。既然是兒童玩具,就必須能吸引兒童的注意力。這就要求它們具有鮮艷的顏色、豐富的聲音、易于操作的特性。
在這里提示家長們,在孩子比較小、視力還沒有發(fā)育健全的時候,多給孩子一些色彩鮮艷的玩具,能促進視覺的發(fā)展;當孩子的動作發(fā)育還不協(xié)調(diào)時,可以為他們準備一些可以抓握投放的玩具,幫助鍛煉精細動作。男孩更喜歡有空間想象、動感十足的玩具,女孩則喜歡感情色彩濃厚的玩具。玩具還可以作為性格調(diào)整的媒介。對于內(nèi)向的孩子,可以多一些色彩豐富、有韻律的玩具;好動的孩子,帶有輕音樂的玩具則是不錯的選擇。
家長還可以有一些自設的“玩具”,比如身體的某個部位,手指、耳朵等,都可以利用,配合起來跟孩子完成某個游戲,目的也是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另外,圖書也是玩具,圖文、故事、顏色、形狀,都在書中有所體現(xiàn),在“玩”的過程中還能培養(yǎng)孩子愛好圖書的習慣。
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規(guī)律。選擇玩具也應該遵循同樣的規(guī)律。玩具只是工具,不在于多與全,關鍵在于有用與合適。
美國關于學齡前兒童教育計劃的研究結果顯示,給孩子過多的玩具或不適當?shù)耐婢?,會損害他們的認知能力。這是因為孩子在如此多的玩具面前會顯得無所適從,無法集中精力玩一件玩具。
此外,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凱茜·茜爾娃在進行相關研究后也指出,那些玩具較少的孩子,由于父母與他們一起閱讀、唱歌和游戲的時間會相對更多,所以他們要比那些家境優(yōu)越、玩具成山的同齡小朋友智力水平相對更高一些。
玩具并不是多多益善,要少而精,這樣可以調(diào)動孩子的想象力,讓一種玩具“玩”出更多新花樣。
如果一下子給孩子太多的玩具,他也很可能一個還沒好好玩,就跳到另一個,也就是‘三分鐘熱度’,沉不下心來。
家長選擇玩具除了考慮年齡、性別,最重要的是玩具的安全性。首先要注意是否有毒有害,從玩具用材到著色,都應該環(huán)保、健康。玩具的填充物應警惕含有甲醛等有害化學物質(zhì),問題玩具嚴重的甚至能誘發(fā)兒童皮膚病或其他傳染病。
部分彩色玩具雖然好看,但可能用到噴漆,容易造成中毒。有的玩具因為經(jīng)常裸露在外面,很容易染上細菌,特別是有些毛絨玩具,根本就沒有外包裝,買回家后一定要要清洗消毒,以保證孩子的安全。此外,千萬不能讓孩子有受傷的可能性,尖銳、鋒利的玩具請一定遠離。
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推薦了一些玩具:
孩子從l歲半到2歲,剛剛學會走路,建議準備拖拉玩具,可以倒著走、正著走,幫助他學步。對那些胸部發(fā)育不好、肋骨外翻的孩子,可以多些球類玩具。七巧板里有各種顏色和形狀,幫助認知和精細動作。
撥浪鼓有顏色、有聲音,還可以鍛煉手的握力和控制力。積木除了顏色和形狀,還能幫助計數(shù)。糖丸也能鍛煉精細動作,還有筆和球等,也是不錯的選擇。撥浪鼓適合6個月以內(nèi)的嬰兒,積木是9月以上小兒不錯選擇。
學齡前的孩子,可以讓他適當?shù)貐⑴c一些家務,多接觸真實的蔬果,動手去做一些裝飾品,多參與運動,玩足球、籃球等。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想象力的開掘非常重要,設置游戲場景、照料家人、給娃娃講故事等方式,是他們樂于接受也是很有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