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詩漫談(中)"/>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晚潮與落霞
        ——清詩漫談(中)

        2018-01-27 12:23:30湖南李元洛
        名作欣賞 2018年16期

        湖南 李元洛

        秋雨秋風之夜,在現(xiàn)代的臺燈下,我讀年代久遠的《史記》,《史記》中讀之再三的是《淮陰侯列傳》。燈光如夢,時光倒流,我恍兮惚兮似乎回到了兩千年前,仿佛看到楚漢相爭的獵獵旌旗、滾滾征塵,聽到刀劍的交鳴和壯士的叱咤,仿佛看到那梟雄的心計與英雄的肝膽,聽到太史公的歌哭笑傲、大義微言。撫昔追今,怎不令人百感蒼茫?

        楚漢相爭逐鹿中原的韓信,借用臺灣著名詩人洛夫在四川峨眉山蔣介石舊居對那位大人物的題句,也可以說是“歷史中好大的一滴淚”。他是秦時淮陰縣人(即今日江蘇省清江市西北之淮陰縣),年輕不得志之時,曾受無賴少年的胯下之辱,釣于淮陰城下,幸有一位漂母即浣衣婦心地慈悲,解決了他數(shù)十日的吃飯問題。投項羽,不受重用,改投劉邦,劉邦也有眼無珠,韓信只得出走,卻被慧眼識珠的蕭何追回,今日京劇中的傳統(tǒng)劇目《蕭何月下追韓信》本此。蕭何向劉邦力薦,韓信遂登壇拜將,率兵涉西河,擄魏王,下井陘,定齊地。初立為齊王,后于垓下敗項羽,復(fù)立為楚王,人將蕭何、韓信與張良并稱為“漢初三杰”??梢哉f,劉邦三分之二的天下,是韓信打下來的。然而,功高震主,流氓無賴出身的暴發(fā)戶劉邦是湖南話所云之“痞子頭”,他早就對韓信心存疑忌,稱帝后借故以黑社會手段將其綁架,實在找不到謀反證據(jù),便將他削為淮陰侯,后又借呂后與蕭何之手,用計將他斬于未央宮長東鐘室,夷三族。一代英雄,一代為漢朝的創(chuàng)建立下不世之功的英雄,最后慘死于不仁不義的漢代開國帝王之手。

        項羽曾經(jīng)派武涉游說韓信,愿與他以及劉邦“三分天下”,韓信不聽。后來謀士蒯通勸韓信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韓信卻念念不忘劉邦對他的“知遇之恩”,他不明白歷代統(tǒng)治者可以共患難而不可以共富貴以及伴君如伴虎之理。他心地過于善良,總是忘舊惡而不忘舊德。例如他曾找到當年侮辱過他的市井惡少,竟然委以軍職;找到當年救濟他的河邊漂母,更是報以千金。須知飛將軍李廣落魄時曾被霸陵尉所辱,其實那位小尉雖出言略有不遜,但他是嚴格執(zhí)法,意在人人平等,但李廣一旦召拜右北軍太守,軍權(quán)在握,“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兩相比照,真是令人感嘆!在古典詩歌中,歷代詠韓信的作品很多,像對項羽一樣,眾生對韓信大都寄以憐憫與同情,對劉邦則多懷憎惡而大施撻伐?!扒Ы鸫鹌福f古共嗟稱”,大詩人李白在《贈新平少年》中贊美韓信受惠不忘,又在《猛虎行》中肯定他的蓋世功勛:“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眲⒂礤a《韓信廟》則說:“將略兵機命世雄,蒼黃鐘室嘆良弓。遂令后代登壇者,每一尋思怕立功!”結(jié)句宕開一筆,其覃思遠意今日仍發(fā)人深省。宋代楊萬里《過淮陰縣題韓信廟》則是一首七律:“鴻溝只道萬夫雄,云夢何銷武士功。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還負室前鐘。古來犬斃愁無蓋,此后禽空悔作弓。兵火荒余非舊廟,三間破屋兩株松!”韓信在長樂鐘室被殺時,曾仰天長嘆:“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看來,楊萬里也是嘆息他悔不當初的。明代徐熥有《漂母祠》:“落落千金報,悠悠國士心。從今慚漂母,不敢過淮陰!”敵國破,謀臣亡,“國士”的命運遠遜“漂母”,詩人諷刺針砭之意于言外可想。同是明代,常倫的《和王公濟過韓侯嶺》則以五律出之:“漢代推靈武,將軍第一人。禍奇緣躡足,功大不容身。帶礪山河在,丹青祠廟新。長陵一抔土,寂寞亦三秦?!背斯Ω哒鹬髦猓髡吒鶕?jù)《史記》特別提到韓信致禍之由:韓信為了師出有名,對齊、楚有震懾力,派人向劉邦請封為“假齊王”,劉邦惱怒而罵,張良、陳平躡劉邦足,示意劉邦授封以羈縻韓信,狡詐陰毒的劉邦馬上腦筋急轉(zhuǎn)彎:“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但卻從此更加心懷忌恨,只待他日無毒不丈夫了。

        時至清代,詩人們?nèi)匀粵]有減少詠唱韓信的熱情,試看如下的兩首七律:

        淮水城南寄食徒,真王大將在斯須。

        豈知隆準如長頸,終見鷹揚死雉姁。

        落日井陘旗尚赤,春風鐘室草常朱。

        東西冢墓今安在?好為英雄奠一盂。

        (錢謙益:《題淮陰侯廟》)

        鼎足才堪角兩雄,當年應(yīng)悔滅重瞳。

        分羹父子恩猶薄,推食君臣誼豈終?

        獨有千金酬漂母,曾無一語感滕公。

        名成自古身當退,沒齒休論戰(zhàn)伐功!

        (沈紹姬:《淮陰侯》)

        錢謙益說韓信少時貧賤,為時不久即拜為大將,封為真王。但他不知高鼻子的劉邦與長脖子的勾踐一樣,都是屠戮功臣之輩,鷹揚奮厲的元戎竟死于名雉字娥姁的女人呂后之手。韓信當年在井陘大破趙成安君陳馀,拔趙旗而盡立漢之赤幟,相傳長樂鐘室故地草色盡紅,系韓信的鮮血浸染而成。淮陰城東有漂母之冢與信母之冢,如今兩冢安在?詩人欲奠無從。全詩多用對比,愛憎分明。當年韓信功居七大異姓王之首,短短五年即死于非命,前人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說,又有“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之辭,但沈紹姬之作,除了表達對韓信的憐惜之外,批判的鋒芒則直指罪魁禍首劉邦。當年項羽俘虜了劉邦的父母妻子,置劉邦之老父太公于高俎之上,聲言劉邦不降即烹之,誰知這一殺手锏居然不靈,因為他“有幸”碰到的是劉邦這樣一個沒有道德底線的超級無賴,劉邦以他們曾受命楚懷王并結(jié)為兄弟為由,說什么“吾翁即汝翁,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盡管他以前對韓信解衣推食,言聽計從,但連生父都可以置之死地的無恥之徒,能對沒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的人保持長久的情誼嗎?“分羹父子恩猶薄,推食君臣誼豈終”,真是直指人性卑劣的一針見血之言,毫不假借直指元兇的誅心之論,全詩的尾句也是對普遍的歷史現(xiàn)象的高度概括,是當時的暮鼓,也是后日的晨鐘。

        較之律詩與古風,絕句有言短意長含蘊不盡的長處??滴跄觊g的進士吳廷楨《淮陰釣臺》說:“惆悵王孫去不歸,功成無復(fù)理蓑衣。漢家只有桐江叟,長保秋風舊釣磯?!笔變删鋵戫n信,后兩句詠婉拒昔日同學后為帝王的光武帝劉秀之請、垂釣于富春江而不仕的嚴光(子陵),對韓信惋惜之情明寫,對漢王朝諷刺之意暗寫,全詩以屈死與善終之對比結(jié)撰成章,余味深永。又如清代嘉定人金慰祖的《漂母祠》:

        一飯艱難托釣絲,英雄舍用更誰知?

        可憐才奉千金報,已是弓藏鳥盡時!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當時除了淮陰城下河邊洗衣的漂母予以救濟,有誰知道窮困潦倒的韓信他日是叱咤則風云變色的大英雄?當年劉邦徙齊王信為楚王,韓信至楚即尋訪漂母報以千金,并找到令其出于胯下的少年,任命為巡城緝盜的武官楚中尉,可見其之不忘舊恩,也可見其胸懷仁厚,不同凡俗。然而,韓信奉千金之報,僅僅為了一飯之恩,但他為劉邦打下了偌大的江山,劉邦剛剛坐穩(wěn)龍廷便對他動了殺機,禍不旋踵。兩相對照,善惡分明達于極致,待到韓信醒悟過來,他已生未卜此生休而悔之無及矣。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既運籌于帷幄之中,復(fù)披堅執(zhí)銳于沙場之上,功高于天,下場至慘。劉邦是元兇大惡,韓信自己是否也有責任呢?韓信韓信,其名為“信”,對漂母講誠信,令人感動;對淮陰少年講仁信,令人感佩,但對劉邦如此超九段小人也竟然總是以信義相待,千載之下令人真是扼腕長嘆,韓信??!

        蕓蕓眾生常常免不了嘆老嗟卑,諸如“老之將至”“老氣橫秋”“垂垂老矣”之詞,比比皆是。然而,人的生命究竟是因何老去的呢?醫(yī)學家認為人的老化是由于細胞的變異與機能的衰退,而詩人的答案則和醫(yī)學家大異其趣,這也算是另一種“道不同不相與謀”吧?

        漢代《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有道是:“歲月忽已晚,思君令人老”,說的是刻骨銘心的相思之情容易催人老去。曹植《雜詩》其二有句是:“去去莫復(fù)道,沉憂令人老?!痹谄湫植茇У募煽檀驂褐拢斎簧顟n苦恨而覺長日如年。憂愁最容易催人衰老,這本是人世的常情,也得到后代眾多詩人的認同,唐代詩人蘇颋《山鷓鴣詞》就說:“愁多人易老,斷腸君不知”,而杜荀鶴《秋宿臨江驛》也說:“舉世盡從愁里老,誰人肯向死前閑”,至于陸游《病起》所吟之句“志士凄涼閑處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志士有志不申,投閑置散而老去,追根究底仍然是滿腹無法排遣的牢愁。當然,使人老去的最終還是歲月,孟浩然《歲暮歸南山》早就說過“歲月催人老,青山逼歲除”,李白《將進酒》更是慨乎言之:“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流光容易把人拋,先是唐代詩人岑參《韋員外家花樹歌》說:“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宋代梅堯臣接著表示贊同他的高見:“今年花似去年新,今年人比去年老?!保ā墩率瘴甯鼔糁小罚┮粋€人老大甚至老去的表征,最引人注目的是臉上的皺紋和頭上的白發(fā)。李商隱《大鹵平后移家到永樂縣居,書懷十韻寄劉、韋二前輩,二公嘗于此縣寄居》曾嘆息:“鬢入新年白,顏無舊日丹?!辈贿^,白發(fā)畢竟與時光飛逝和憂愁憂思大有關(guān)系,宋代陳師道《除夜對酒贈少章》一詩,就不僅說“顏衰酒借紅”,而且也言之鑿鑿:“發(fā)短愁催白?!?/p>

        前代詩人對人生易老的原因和衰老的征象,已經(jīng)說得夠多了,后來有出息的詩人不甘重復(fù),他們從自己與同時代人普遍的人生經(jīng)驗出發(fā),從人在旅途著眼寫人生之易老,別出機杼而另開新境。古人為功名為利祿為觀山臨水而在外奔波,少不了“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雞”,相當于手表、鬧鐘、叫醒鈴之類的現(xiàn)代報時器;元好問說“千里關(guān)河高骨馬,四更風雪短檠燈”,“馬”,則相當于現(xiàn)在的輪船、汽車、火車與飛機等代步工具。晚唐溫庭筠《商山早行》乃一首有名的行旅之詩,是他由長安去襄陽投奔故舊途經(jīng)今陜西商縣之商山所作:“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痹娙藳]有言老,但馬鈴之響與晨雞之鳴,當然會使人新添白發(fā)而絕非返老還童。清代詩人王九齡正是遠承了溫庭筠與元好問的一脈余緒,他的《題旅店》我一讀難忘,我認為不僅是好詩,而且乃好詩之中的上品:

        曉覺茅檐片月低,依稀鄉(xiāng)國夢中迷。

        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

        首句可能是從“雞聲茅店月”化來,次句也似乎有溫詩結(jié)句的影子,然而,在如此布景之后,卻逼出了后兩句前人道所未道的情景并兼的精彩議論,如同醍醐灌頂,讀者恍然驚覺,人在江湖,“雞聲”與“馬蹄聲”才是催人老去的殺手元兇。這種古今旅人的普遍情感和生存狀態(tài),在王九齡筆下得到了獨特的極具詩意的表現(xiàn)。王九齡,字子武,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康熙進士,著有《懶云書屋詩稿》,其《題旅店》乃短語長情的上乘之作。在他之后,蔣士銓的《李家寨曉發(fā)》、趙翼的《曉起》等篇,情景相似,但都不及他此作警策動人。

        順便一提的是,“半……半”句式在古典詩歌中的出鏡率很高,以清詩而論,除趙翼《曉起》的“茅店荒雞叫可憎,起來半醒半蒙騰。分明一段勞人畫,馬嚙殘芻鼠瞰燈”之外,尚有方肇夔的“記得離家是首春,與春相伴走風塵。而今杜宇聲聲喚,半餞春歸半勸人”(《客中送春》),張問陶的“旃檀香凈好移居,家具何曾滿一車?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書”(《庚戌九月三日移居松筠庵》),顧景星的“半紅半白杏花色,乍暖乍寒三月天。藥盌繩床嘗廢日,他鄉(xiāng)逆旅動經(jīng)年”(《曹子清饋藥》——曹子清為曹雪芹祖父江寧織造曹寅——筆者注)。筆者偶寫垂釣之閑情與雨后斜陽中之山色,亦有“半釣青天半釣云”與“半山碧玉半山金”之句,大約是潛意識中受到前人的影響吧!不過,今人無論是乘坐何種交通工具,大都與現(xiàn)代之“輪”分不開,而報時的雞聲也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如果王九齡重來,他也許要改舊句為“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車輪半日輪”了。

        人生天地之間,除了物質(zhì)生活,還有精神生活,除了物質(zhì)食糧,還有精神食糧。在前者確保無虞的前提之下,對于蕓蕓眾生,后者應(yīng)該說更為重要,尤其是對以讀書人自命的書生。書之于書生,至少應(yīng)該如繩墨之于工匠,刀劍之于武士,文房四寶之于書家與畫家。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有許多關(guān)于讀書的詩,我姑且稱之為“讀書詩”吧。在這些詩里,作者們不僅將詩比之為食品,而且也比作其他值得珍惜的事物,林林總總,異想天開,合而觀之可以說是另一種五彩繽紛的“博喻”——西方稱之為“莎士比亞式比喻”。唐代的司空圖說:“得劍乍如添健仆,亡書久似失良朋?!保ā锻藯罚┙袢盏膼蹠藢η罢邞?yīng)已無多體驗,對后者可能曾經(jīng)感同身受。司空圖視書如良友,明代的于謙與他遙相呼應(yīng):“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保ā队^書》)他們的心,有如時空雖然相隔渺遠卻可以同感共振的弦索。唐人皮日休說:“案頭見蠹魚,尤勝凡儔侶”(《讀書》),他以為飽食書紙的蠹魚,也勝過那些酒囊飯袋之輩。蘇東坡說:“學如富賈在博收,仰取俯拾無遺籌?!保ā洞鷷鹆合取罚┧麑⒆x書視為富商之于財富,要廣取博收日積月累。不過,在中國古代詩人中,寫讀書詩最多的還是陸游,他直接以“讀書”命題的作品,至少有五十首左右,僅僅是《讀書》《冬夜讀書》《秋夜讀書》《夜讀兵書》《五更讀書示子》等題目,都會使人千載之下如聞書香,聞一燈如豆之下的書聲與謦咳,令人肅然起敬而悠然神往。

        “似囚逢縱釋,如癢得爬梳”(《夜分復(fù)起讀書》),“持蠹欲測海,遽復(fù)迫老死”(《秋夜讀書示子》),如果說陸游和以上詩人關(guān)于讀書的比喻都堪稱“正統(tǒng)”,清代的鄭板橋與袁枚就不免有些出格與另類了。鄭板橋在山東范縣做縣令時所寫的《懷揚州舊居》前四句說:“樓上佳人架上書,燭光微冷月來初。偷開繡帳看云鬢,擘斷牙簽拂蠹魚?!彼坪跏前褧茸骷讶?,至少是在讀書時有非非之綺想。無獨有偶,在當時思想即頗為解放的袁枚,他的《偶然作》其三也寫道:“見書如見色,未近心已動。只恐橫陳多,后庭曠者眾?!边@位倡導(dǎo)性靈的詩人,對于異性與書籍都頗有登徒子之風。也許潛意識中受到他的“不良影響”,或是文心相通,我在《散書小記》中也曾經(jīng)說過:“已是向老之年的我,日夜面對其數(shù)過萬的后宮佳麗,常常是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若干年后,她們不知會如何風流云散,花落誰家?于是,我便興遣散之念,與其他日淪落風塵,紅顏薄命,不如今朝及早擇其善者而從之。”

        近日偶然讀到明末清初詩人王崇簡的《賣珠易書》,在以上種種之外,深覺另饒意趣。他寫的也是讀書之樂,卻別有一番寫法與滋味:

        聞有奇書落上方,歸謀諸婦解明珰。

        購來且向清宵坐,字字翻開明月光。

        王崇簡(1602—1678),字敬哉,直隸宛平(今北京)人。崇禎進士,選庶吉士。順治二年入都補官,十余年而升至禮部尚書,撰有《青箱堂詩集》。上述之詩,可能是寫于他十年窗下無人問的未舉之時。“上方”,原指仙佛所居的天界,亦以稱佛寺道觀。詩人聽說有一部非等閑之“奇書”流傳于佛寺,求之不得,輾轉(zhuǎn)反側(cè)。“諸”,“之于”的合音,蘇軾《后赤壁賦》有云“歸而謀諸婦”,王崇簡也只得求助于自己的妻子,這位夫人不愧為知情達理的賢內(nèi)助,欣然解下珠玉制成的耳飾以作書資。書癡詩人喜滋滋地抱回此書,白天捧閱意猶未足,晚上還連宵夜讀,他心中的奇書字字都閃耀著明月般的光芒。如此愛書求書讀書,作者真是一位貨真價實如假包換的讀書種子。當代詩人寫夜讀者不多,我印象最深的是余光中之《夜讀曹操》,開篇是“夜讀曹操,竟起了烈士的幻覺 震蕩腔膛的節(jié)奏忐忑 依然是暮年這片壯心∕依然是滿峽風浪∕前仆后繼,輪番搖撼這孤島”,結(jié)尾是“也不顧海闊,樓高∕竟留我一人夜讀曹操∕獨飲這非酒非茶,亦茶亦酒 獨飲混茫之漢魏∕獨飲這至醒之中之至醉”,真是古今相接,悠悠我心??!

        當前的社會越來越商業(yè)化、功利化與世俗化,錢潮動地,欲浪拍天,低俗阿世,腐惡橫行,眾生對“物”的追逐遠遠勝過對“美”的向往,真正愛書讀書者不是日見其多,而是日見其少。雖然“書香社會”遙遙無期,但誦讀包括上述之詩在內(nèi)的讀書詩,還是會有許多人心弦共振,心聲共鳴。然而,對于那些只熱衷于錢財權(quán)位聲色犬馬者,對于那些只知大飽口腹之欲的饕餮之徒,卻是夏蟲不可語冰,妙處難與他說了。

        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只要君昏臣暗,武嬉文恬,貪圖享樂,腐敗橫行,哪怕它開始時還有一番開國氣象,卻沒有一個不或早或晚走向衰敗與滅亡。中國古代的詩人,常常以詠史詩的形式為它們立此存照。

        六朝舊事隨流水。漢魏之后的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統(tǒng)稱“六朝”,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蘇南京)。六朝尤其是宋、齊、梁、陳四朝,其君王大都醉生夢死而導(dǎo)致先后亡國,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晚唐韋莊的《臺城》,就是對六朝的蓋棺論定:“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痹谒暗亩拍粒洹盁熁\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泊秦淮》),則將創(chuàng)作了亡國之音《玉樹后庭花》的陳后主陳叔寶押上詩的審判臺示眾。而在杜牧之前的劉禹錫,則早有《金陵五首》之三的《臺城》:“臺城六代競豪華,結(jié)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彼麑⒘髯隽巳娑攸c突出的批判,可見真正的詩人雖然往往沒有權(quán)柄,卻握有一支春秋史筆與詩筆。

        陳后主,既是六朝腐敗帝王的殿軍,也不愧為腐敗的競賽場上一舉奪冠的冠軍。楊堅奪取了北周政權(quán)改國號為“隋”而年號“開皇”,雄心勃勃準備南下牧馬統(tǒng)一中國。值此危如累卵之際,沉迷于奢侈腐化之中的陳后主還不知國將不國,死之將至,竟然還繼續(xù)肆意對百姓壓榨盤剝,大起樓堂館所之不足,還新建臨春、結(jié)綺、望仙三閣,與寵妃張麗華、孔貴妃以及一群幫閑大臣登臨游宴,尋歡作樂。當其時也,隋軍大將韓擒虎、賀若弼已準備渡江,陳朝人心盡失,百姓紛紛含沙射影暗地傳唱“桃葉復(fù)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薄@是晉人王獻之為迎接愛妾桃葉所寫的詩,后代的傳唱者乃言在此而意在彼。但陳后主及其幫閑們卻懵懵然陶陶然照常聽樂觀舞,昏昏然夢夢然依舊大言“王氣在此”,上上下下還忙于籌備盛大的元旦慶典。待至隋軍掩至,倉皇中陳后主卻效土行孫“土遁”之法,帶著張麗華躲進今日玄武湖側(cè)臺城內(nèi)景陽樓下之景陽井中,如同當世伊拉克之暴君薩達姆之遁于地窖。甕中捉鱉,結(jié)果,張麗華被殺,君王掩面救不得,因為他已經(jīng)立馬投降,他想救的只是自己的蟻命,如同后世馬嵬驛之唐明皇李隆基?!熬瓣柧焙髞硪酌半僦保娙岁愭谟小峨僦芬辉?,我以為在眾多同一題材的詩作中最為杰出:

        淚痕滴透綠苔香,回首宮中已夕陽。

        萬里河山天不管,只留一井屬君王!

        陳孚(1240—1303),字剛中,號笏齋,臺州臨海(今浙江省臨??h)人,其詩格調(diào)流麗雄渾,多有寄托,如《博浪沙》:“一擊車中膽氣豪,祖龍社稷已驚搖。如何十二金人外,猶有人間鐵未銷?”《胭脂井》一詩其妙在于構(gòu)思的巨細映襯,大小反形,“萬里河山”與“一井”構(gòu)成了強烈的對比與反差,嘲諷與批判之意含蓄其中,令人心悸魄動而一讀難忘。

        近讀清詩,與黃任(1683—1762)不期而遇。他字莘田,籍貫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縣),其《香草箋》中的作品頗有可觀之處,沈德潛、袁枚等詩家對其詩都很是欣賞。如:“桃花灼灼水潺潺,隔斷千山與萬山。生怕漁郎漏消息,不流一片到人間?!保ā额}畫》)如:“天子依然歸故鄉(xiāng),大風歌罷轉(zhuǎn)蒼茫。當時何不憐功狗,留取韓彭守四方?!保ā杜沓堑乐小罚憚e人寫過千百次的題材還能自出新意,如同置身于合圍的鐵壁之中還能突圍而出,那就必須有過人的膽略與武功。至于杭州的西湖,自白居易、蘇東坡的有關(guān)詩作成為西湖的注冊商標與詩標以來,歷代不知有多少詩人寫出過多少可圈可點的作品,足可以編一部卷帙浩繁精彩紛呈的《西湖詩詞選》。詩壇有如一個演武場,難以數(shù)計的高手在其上演出過了,如果沒有獨門的絕學武功,最好不要前來自取其辱。然而,有如元代陳孚的《胭脂井》,黃任的《西湖雜詩》之一的一招一式也不同凡響,讓我老年花似霧中看的眼睛驟然一亮:

        珍重游人入畫圖,亭臺繡錯似茵鋪。

        宋家萬里中原土,換得錢塘十畝湖!

        陳孚詩的起調(diào)是悲劇的,悲悲切切嗚嗚咽咽如江河直下,最后以“只留一井屬君王”收場;黃任詩的起調(diào)是喜劇的,歡歡樂樂飛飛揚揚如歌吹直上,最后突然反跌為“宋家萬里中原土,換得錢塘十畝湖”。宋王朝的昔盛今衰,南宋小朝廷享樂腐敗偏安一隅,宋高宗趙構(gòu)為保住自己的皇位而不欲恢復(fù)中原使父兄(徽宗、欽宗)南返,多重之義盡在“萬里”與“十畝”強烈對照的深層結(jié)構(gòu)之中。

        “萬里中原”與“錢塘十畝”,“萬里河山”與“只留一井”,黃任詩與陳孚詩在巨細相形的詩意方面可謂異曲同工。黃任詩雖不能說后來居上,但至少也可以說不落下風。他是否受到過陳孚詩作的啟示呢?我已不能起他于地下而問之了。

        在中國古典詩歌史上,歌詠工人的詩作寥若晨星,罕若曠代難逢的稀有鉆石。

        飛揚跋扈不知為誰而雄的李白,是頗為自我而傲岸的了,這位自稱海上釣鰲客的詩人,他要用彩虹做釣線,明月做釣鉤,天底下無義之男人做釣餌。但是,除了眾多的名篇俊句之外,有兩首卓異之詩我要特為拈出,其一是《宿五松山下荀媼家》:“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此詩贊美的是貧苦而熱情待客的農(nóng)婦,在中國詩歌史上時間最早也極為罕見。另一首是《秋浦歌十七首》之十四:“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上一首詩寫于他暮年之時的安徽之旅,此詩寫于唐代盛產(chǎn)銀與銅的安徽省貴池縣,是中國詩歌史上正面描寫與歌頌冶煉工人的第一首詩,即中國詩歌史歌唱工人的開山之作。一以贊農(nóng)婦,一以頌工人,誰說李白兩眼向天而不食人間煙火呢?誰說他只知表現(xiàn)自我或自我表現(xiàn)呢?現(xiàn)在一些熱衷詠嘆個人杯水風波下筆無關(guān)民生痛癢的所謂詩人,與他相比相去何止霄壤?

        在李白之后,歌詠工人和他們的生活之作,大約就應(yīng)該是宋代梅堯臣的《陶者》了:“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比绻f李白寫冶煉工人的勞動場景,情感熱烈,色彩鮮明,場面壯麗,頗有李白本人性格的標記,那么,梅堯臣之作則以勞動者與不勞而獲者做鮮明的對比,揭示出社會的弊端,用今日的語言即不公正不公平。不用說供富貴者享用的別墅豪庭了,今日普通住房之房價如同天價,眾多打工族工薪階層固然淪為“房奴”,那千千萬萬的建筑工農(nóng)民工更只能興建而興嘆。封建時代的詩人寫工人的勞動生活與生存狀態(tài),而且滿懷同情,由此揭露社會的不義不公,那真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值得我們時隔千年后向他們致以敬意。

        元明兩代的詩人,對工人及其勞動生活似乎處于集體失語的狀態(tài),任我如何搜索,因目力有限,始終未能大海撈針。及至巡視到清代,發(fā)現(xiàn)了清初詩人吳嘉紀,才有意外之喜。吳嘉紀(1618—1684),字賓賢,號野人,江蘇泰州安豐場人,明末諸生,明亡時年僅二十七歲,即絕意仕進,閉戶窮居,僻處家鄉(xiāng)淘安鹽場勞動,其所居自曰“陋軒”,詩集亦名《陋軒詩集》。其詩作除揭露清兵的暴行與清廷的虐政,更多的是反映世上瘡痍、民生疾苦。他屬于草根派詩人,獨立于當時的詩壇圈子之外,直到逝世前不久,因好友周亮工以及名詩人王士禛的揄揚,他才聲名稍著。周亮工甚至將他和顧炎武并論,認為“國朝詩推寧人、野人二家”。如他的《內(nèi)人生日》:“潦倒丘園二十秋,親炊葵藿慰余愁。絕無暇日臨青鏡,頻過兇年到白頭。海氣荒涼門有燕,溪光搖蕩屋如舟。不能沽酒持相祝,依舊歸來向爾謀?!彼^貧賤夫妻百事哀,妻子生日的景況如斯,在寫夫妻之情的眾多詩作中,此詩也算是情真意摯別開一格的了。更令我心動的,則是他的《絕句》:

        白頭灶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

        走出門前炎日里,偷閑一刻是乘涼。

        東淘,是兩淮的重要鹽場之一,也是吳嘉紀的家鄉(xiāng)。此處百姓多以燒灶煎鹽為生,稱為“灶戶”,詩人自己就正是這樣的角色,所以此詩并非第三者純粹旁觀的記寫,而是詩人直接的現(xiàn)身說法與自我抒情。他所寫在一,所指在萬,在“炎日”與“乘涼”的相反相成的情境中,我們可以看到“煎丁”也即下層弱勢群體惡劣悲苦的生存景況。在許多詩人忙于向新朝獻媚邀寵之際,在許多詩人依舊流連舞榭歌臺熱衷吟風弄月之時,這首詩的出現(xiàn),不啻是空谷的足音,震耳的異響,彌足珍貴的奇珍。

        當代的時下文壇,多的是鶯歌燕舞吹拍逢迎,多的是粉飾或歪曲歷史的正說與戲說,多的是權(quán)力尋租與商業(yè)炒作,多的是偽貴族自命不凡俯視蒼生,多的是小資們搔首弄姿無病呻吟的文字游戲,讀吳嘉紀的生平和他血淚交迸的詩作,我不禁憬然有悟。

        古城邯鄲,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西南,乃戰(zhàn)國時趙國之首都,黃河北岸之商業(yè)中心,博名爭利之地。除了誕生過“邯鄲學步”這一成語,唐代傳奇作家沈既濟還將這里當成了他一部名作的故事之發(fā)源地。

        沈既濟的《枕中記》是一部傳奇小說,寫的是落魄的盧生在邯鄲旅店遇見呂翁,將他當成傾訴對象,自陳貧困,大倒苦水,呂翁給他一個枕頭,其時店主正炊黃粱,而盧生卻伏枕入睡。夢中盧生娶崔氏女,后中進士,仕宦而至將相,子孫滿堂,享盡富貴榮華而不亦快哉,但好夢初回,空空如也,店主之黃粱尚未煮熟。這一傳奇,給我們留了“黃粱美夢”“一枕黃粱”“黃粱一夢”之類的成語。除了宋之話本中有《黃粱夢》,元代散曲名家馬致遠有同題劇作,明代大劇作家湯顯祖有《邯鄲記》,清代小說家蒲松齡有舊題新作之《續(xù)黃粱》,它還刺激了歷代許多詩人的詩興,留下諸多由此而生發(fā)的詩篇。

        清代以此為題材的詩作較前代更多,我選擇幾首角度不同意境有別的作品,舉辦一個小型的展覽會,讓我們觀賞雖然同是珍珠,卻有怎樣的不同質(zhì)地與光彩。

        第一個出場的是宋犖之《邯鄲道上》。宋犖之詩,前已引用其《烏江》。《邯鄲道上》是他的可與《烏江》比美之作:

        邯鄲道上起秋聲,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來名利客,滿身塵土拜盧生。

        詩的開篇,即點明是秋風蕭颯的邯鄲道上,景物則是野外古木林中一座荒涼的祠廟,那正是祭祀盧生之處,而特寫鏡頭則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求名嗜利之客,一身塵土,均先后在廟中跪拜?;臎雠c熱鬧,虛幻與紀實,構(gòu)成了強烈的對比,詩人的感喟也盡在不言之中。不過,作者身為大學士宋權(quán)之子,順治四年即以大臣之子侍衛(wèi)禁廷,后來由黃州通判而晉吏部尚書,加太子少師致仕,可謂榮貴集于一身。此詩該是他年輕時的作品吧?不知寄寓了他什么言外的感喟?試看今日之域中,諸多廟宇又重新香火鼎盛,許多人不是皈依一種宗教信仰而修身養(yǎng)性,而是向冥冥之中的菩薩索取,不外祈子求福發(fā)財升官之類,甚至還有一些貪官污吏也跪拜如儀,希望菩薩保佑他們“好人一生平安”,不要東窗事發(fā)。大肚能容的菩薩有知,不知是否能容此天下難容之事?

        第二個出場展示的是屈復(fù)之《黃粱盧生祠》。屈復(fù)這位詩人特立獨行,其詩作在精神層面和表現(xiàn)藝術(shù)方面,也往往與眾不同,標新而立異。前述他的“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就是如此,而其《黃粱盧生祠》也不同凡俗:

        夢作公侯醒作仙,人間愿欲那能全?

        從知秦漢真天子,不及盧生一晌眠!

        屈復(fù)之前的作者,大都是諷刺盧生好夢的虛幻,批評朝拜者的癡迷,屈復(fù)卻反其意而用之,竟然對盧生大加贊美。富貴而至將相,飛升而做神仙,是世俗人間頂級的夢想了,天下盡入囊中超過所有公侯只是沒有做成神仙的,就是秦始皇漢武帝這些帝王了,但他們都趕不上盧生一頓飯時間的美夢。如此如此,作者對功名利祿的徹底否定,尤其是對至高無上的帝王之威福的冷嘲與蔑視,都盡在其中,其思想之鋒芒,可稱堪與刀穎交寒光。

        詩貴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作品,絕不是重復(fù)自己或重復(fù)他人,而是在思想上給人以啟示或震撼,如春夜的好風喜雨,潤物無聲,似黑夜中的亮電驚雷,令人猛?。辉谒囆g(shù)上給人以驚奇和喜悅,使人一見難忘,好似美人的秋波臨去。清初詩人陳廷敬《邯鄲道上》說:“炊熟黃粱已是遲,海門歸路幾人知?卻憐朝市紛紛客,怕說盧生夢醒時?!鼻宕笃谠髟鴩涣砰L的李元度有《邯鄲廟題壁》一詩:“邯鄲道上呂仙祠,門外縱橫官轍馳。熱客到來應(yīng)猛省,世間好夢有醒時?!彼麄兊淖髌冯m是寫他人寫過多次的熱門題材,卻仍各有亮點。時間與李元度相近的周士健,也有《題邯鄲盧生廟》一詩,想法卻有些另類。周士健字仲健,浙江嘉興人,清宣宗道光二十九年(1849)舉人,歷官鳳鄰鹽法道,有《師竹居》集。他在清代詩名并不顯彰,但其《題邯鄲盧生廟》卻頗可一讀:

        舊時部曲漸闌珊,身至寒時夢亦寒。

        夜半酒酣須按劍,尚思飛夢斬樓蘭!

        作者曾從戎塞外,于鋒鏑之中屢建奇功,自鑄印章為“三十曾提十萬兵”。此題廟之作原為二首,第一首是:“三十曾提十萬兵,同袍隊里最年輕。而今更比先生早,未到封侯夢已醒!”二詩合參,既有對功名未就的幽默自嘲,也有立功塞外的豪情壯志的抒發(fā),更有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蒼涼悲壯,但卻均從盧生的傳奇故事生發(fā),萬變不離其“夢”而另開天地,有藝術(shù)最可寶貴的新鮮感,如此當然就令人耳目一新了。

        精品久久一品二品三品|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视频|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澡| 99热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又湿又黄九九九久久嫩草|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精品又硬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日本不卡视频网站|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一本色道久久亚洲综合| 久久国产女同一区二区| 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做无码| 狼狼色丁香久久女婷婷综合|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无码Av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吃奶| 激情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欧美激情在线不卡视频网站 |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av| 日本a在线看|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国产尤物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人妻av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九九99久久精品午夜剧场免费| 99久久久无码国产aaa精品| 岳好紧好湿夹太紧了好爽矜持 | 在线播放a欧美专区一区| 边啃奶头边躁狠狠躁| 丰满大爆乳波霸奶| 亚洲乱码av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中字永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色欲av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漫 | 少妇性l交大片|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