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蘇華
在我的心目中,降先生有很多出類拔萃的學術(shù)成就和學銜:一是不屈的史魂,這以他撥開前賢元好問的歷史迷霧,還元好問以真面目的《元遺山論》為代表;二是山西地方史志的著述大家,這以他獨立撰述的《山西史綱》為代表;三是縱論古今、橫說中外的學術(shù)大家,這以他的《中國癥結(jié)》為代表;四是求真守實、極具辯機的雜文家,這以他的數(shù)百篇學術(shù)文章為代表;五是發(fā)現(xiàn)“美是生活的創(chuàng)造”的美學家,這以他的《美與藝術(shù)》為代表;六是以史經(jīng)世的編輯家,這以他的《編余論札》、參編的《中國現(xiàn)代社會科學家傳略》(1—6輯)、在三晉文化研究會期間協(xié)助李玉明會長主持出版《三晉石刻大全》和《近世山西學人文叢》為代表;七是扶掖才俊,提攜后學,不遺余力而有良知的導師;八是一個我們這個時代幾乎絕種的狂狷之士。
我與降先生相識三十年(記得曾在我所服務過的《火花》雜志上,刊發(fā)過他的兩篇評論文章),但密切接觸則是在他逝世前的三四年間。2014年初,“三晉百位歷史文化名人傳記叢書”啟動,降先生和我說了這套叢書的緣起及運作,又說他草擬了一份百位傳主名錄,其中有十數(shù)位清代人物,想讓我也挑著寫一部。我明白降先生對我的好意,但當即即以三條理由回拒了他。話一出口,我就很后悔自己的這種說話方式和腔調(diào)!本以為降先生會很生氣,但他似乎并不生氣,他只是哈哈笑著說:“我還真遇上一個不寫的了……”
這一年初冬的一天,降先生給我打電話,說有件事想跟你說,你來一下。到了降先生的辦公室,他說,我們今年和三晉社繼紅那里合作出版一套“近世山西學人文叢”,你手里何澄的東西多不多?我聽了之后,馬上說,這個選題好!這才是山西文化應該做的事。何澄的打油詩大部分還是《何澄》增補版那些,軍事和政論文章有兩本稀缺的自印自銷本剛發(fā)現(xiàn),錄到電腦里了,大概夠了。降先生說,那叫啥名?我想了想,說,就叫《何澄詩文存稿》吧。降先生用筆記下后,說:“趕快編好,寫個前言,盡快給了我?!蔽掖饝酥螅謫枺骸斑@一套叢書幾本,都有誰?”降先生說:“景梅九、郭象升、賈景德、馬鶴天、劉盥訓,這些人你都知道,快點回去編吧?!甭飞?,我心想,這是不是降先生為我沒有接受寫三晉歷史文化名人傳的一個補償呢?當時也只是想想而已,從此之后,我沒問過降先生,降先生也從來沒和我說過他是如何把我列入“近世山西學人文叢”選編者的。
2015年3月,我和降先生達成一個協(xié)議:決心用三個月的時間把《清代兩渡何家——一個文化世族的遞進史》寫完。每寫完一章,就送降先生幫著審校一章。于是,我?guī)缀跏且粋€星期到降先生辦公室一次。由于沒有大的錯誤,所以每次去了以后,都是一人一支香煙,在那飄逸出來的繚繞煙云中衡文論道,抵掌清談?,F(xiàn)在憶起,那真是一段以后再也不會有的我狂他逸的美好時光。
2018年1月,當我看到《何澄詩文存稿》樣書的時候,降先生已仙逝一月,但《何澄詩文存稿》的出版故事并沒有完。又過了兩個多月,勇耀女史給我郵箱發(fā)來《降大任先生紀念文集》中的所用照片和幾頁手稿。其中的一頁即是“近世山西學人文叢”待出著述人和書名的選題報告。這份寫于2014年2月20日的手札,我特意看了一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內(nèi)中共有景梅九、常贊春、劉大鵬等十二人,唯獨沒有何澄!但所出第一輯中的六種,卻偏偏有了《何澄詩文存稿》。我這才明白,降先生是偏愛于我,才把我的這個選注本插放進了“近世山西學人文叢”第一輯;至此,我也徹底明白過來,沒有降先生的厚愛,就沒有《何澄詩文存稿》!
晚清王韜曾有一語自述其人生志向:少為才子,壯為名士,晚年當為魁儒碩彥。王韜如此,降先生何嘗不是如此!有人說,有學問者可敬,有真性情者可愛。從我認識降先生起,尤其是親歷過他對我的厚愛,深感他是一位既有學問又有真性情的可敬又可愛的長者。此等學問家,民國時不少,現(xiàn)在幾乎沒有。我之所以敬佩降先生,既源于他身上散發(fā)出的一種狂逸之士的出世魅力,又由于他的學養(yǎng)根底足以應對我的請益辯難。我真是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