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寒 (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404100)
提升早教類產品設計情境體驗的核心是研究幼兒對早教產品情境的認知體驗?!?0后”和“90 后”作為當前幼兒的家長大軍,他們與互聯網產品共同成長,其對早教產品的功能要求更具體,也更苛刻。如今,二胎家庭大量增加,早教類產品設計與體驗迫在眉睫。因此,學齡前兒童的生活體驗是早教類產品設計的基礎,設計符合幼兒情境認知需求的交互體驗系統(tǒng),既要引導幼兒認知,又要重視產品場景的情景交互。
早教類產品有其特有的現實世界系統(tǒng)和心理預想,體驗中幼兒被引導到特定的生活狀態(tài),形成幼兒、早教類用品和生活情景之間的交互關系,設計易于幼兒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體驗情境,滿足幼兒的視覺、聽覺、好奇心等被認知的感知系統(tǒng)是提升幼兒情境感知的意義所在。因此,基于情境體驗的設計方法,即設計師通過研究幼兒對早教類產品情境的感知,輔助產品的信息與情感,進而設計體驗系統(tǒng),設計出符合幼兒情境認知邏輯的合理的設計組織方法,提升早教類產品的感知情境與體驗。
幼兒認知早教類產品以及早教類產品的體驗稱之為情境認知。本文將幼兒對早教類產品情境的認知分為理性認知和感性認知。其中,家庭成員、玩具、影視節(jié)目、閱讀、互聯網移動終端以及休閑娛樂在不同程度上與幼兒這一使用群體的特征相關聯,相對多變,影響幼兒的體驗認知。
早教類產品的設計從本質上來說是處理幼兒相關的各種“關系”問題,既有兒童自身內部的各種需求間的關系,也包含了兒童與他人,與環(huán)境的同化與順化。這類產品的用戶體驗設計首先應該以“包容性設計”理念通過降低對使用者能力的要求,擴大產品的適用對象及適用環(huán)境,提高包容度,讓這類“關系”中最核心的親子關系,包括父母與幼兒、幼兒與祖父母、父母之間、父母與祖父母之間建立好的聯系,讓幼兒、父母以及祖父母都感覺到被關照和受到重視,提高其生活品質和個性需求。其次,早教類產品設計應該關注用戶多維度需求。認識到幼兒對于產品和環(huán)境的需求呈現出動態(tài)的交互關系,其安全、實用、舒適、身份、情感、精神等需求相互影響,并呈現出實踐、社會、文化層面的意義。第三,傳統(tǒng)與新媒體多元化的產品刺激間的平衡,都應該以幼兒為核心構建產品服務體系,將閱讀和游戲、玩具與學習用具、生活與心理發(fā)展之間的形態(tài)以更好的方式體驗傳達給幼兒,促進產品流通中用戶間的交流,讓服務系統(tǒng)為良好的親子關系和社交平臺構建一種正能量的思想和正確打開模式。
在早教類產品的設計中,反饋可以通過視覺呈現、心理表達、行為的方法呈現,比如色彩、面積、位置、動效、高興、討厭、喜歡、擁抱等。從使用者出發(fā),提升感知和體驗的能效,綜合考慮需求進行設計。同時,合適的情感感知與體驗更貼合幼兒對于產品寓教于樂場景的情境感知,提升產品效應。因此設計和開發(fā)早教類產品時,必須以幼兒為設計對象,以“用戶參與式”產品設計方法,細致地分析幼兒需求,設計出幼兒和產品、產品服務體系的互動系統(tǒng)。
構建符合幼兒情境體驗需求的交互設計方法,需要交互設計師深度體驗早教類產品,且對幼兒有深入的理解和細致的研究,靈活運用感知的情景交互設計方法,才能設計出令幼兒、家長、教師、社會等認可的早教類產品。
[1]羅仕鑒,朱上上,應放天,等.手機界面中基于情境的用戶體驗設計[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0,16(2):239—248.
[2]王振宇.兒童心理發(fā)展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趙超.老齡化設計——包容立場與批判態(tài)度 [J].裝飾,2012,233(9):17.
[4]王李瑩,于莉,鄧瑩華——基于學前兒童生活形態(tài)的早教類產品設計[J].包裝工程, 2017,1 :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