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雷
摘 要:我國高職院校的招生標準近幾年逐年降低,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導致高職院校的學生質量參差不齊,給高職院校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實際上高職院校中這些“問題學生”并不是無藥可救的。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應該調查清楚這些學生出現問題的根源,從而對他們加以正確引導,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出現問題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問題,使他們能夠對自己的人生有正確的理解。本文就高職院校問題學生的引導策略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問題;學生;根源;引導;策略;探討;研究
“問題學生”是指在日常行為中出現異常行為的學生,這些學生存在思想道德不規(guī)范,心理素質和文化學習等方面存在問題。因為學習過大或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故導致他們出現異常行為的現象需要學校高度重視。尤其是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要加強對這方面的重視,讓老師加強對這些問題學生的正確引導,從根源上解決他們的問題,讓他們能夠確立正確的三觀,發(fā)揮自我的價值,擁有美好的人生[1]。
1 高職院校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
1.1 家庭原因
現代社會很多家庭的家長工作比較忙,對家庭教育不上心,忽視了孩子的成長,使得孩子缺乏家庭的溫暖和來自父母的教育,使得孩子成長過程中缺乏關懷,會出現種種異常行為。還有些家庭的家長對孩子的管束過于緊迫,逼著孩子做很多孩子不喜歡的事情,忽視了孩子自身的個性和興趣愛好,使得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導致他們厭煩學習和來自家長老師的管束,會使得他們的心理和日常行為出現異常。還有一些家庭的結構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例如一些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因為缺乏父母一方的關愛出現心理問題,也會造成他們的行為出現異常[2]。
1.2 學生自身的原因
高職院校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還可能是因為學生自身的行為習慣不好,有些高職院校的學生沒有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行為習慣,就會造成他們不能適應學校的自主學習生活,不能自覺遵守各項紀律。而且這種學生大多數都缺少自覺性,不能在自主學習生活中堅持下去,一些小事就能輕易的將他們擊垮。而且這些學生大多數都不能正確的看待自己,會在心理上出現一些對自己能力的夸大或者是自卑心理。這些問題會導致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異常行為[3]。
1.3 院校原因
在學生的學校教育生活中,很多學校的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忽視了他們心理因素。有很多學校對學習能力的過于重視,會導致一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出現心理問題。而且學校對學習成績的過于在乎,往往會忽視了對其他方面的教育。這就導致學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過于低下,只會死學習。這種問題會導致他們在進入高職院校之后,找不到正確的自我定位,這是他們無法使適應高職院校的生活。而且高職院校大多都是自主學習,又有很多的課外活動,這就導致他們無法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在升入高職院校以后,高職院校的學習生活與他們想象的學習生活不一樣,高職院校的日常管理和他們以前的學校的日常管理十分相似,導致他們會出現嚴重的失望心理和逆反心理[4]。
1.4 社會原因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接觸社會的過程中,受到一些社會不好風氣的影響,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這些不良心理因素,會導致他們不重視學習,處于一種厭學的狀態(tài),甚至會因為這種心理而故意做出一些行為來損害自身和學校的利益。還有就是因為現在高職院校的社會地位太低,遠遠低于一些普通高校,導致在高職院校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而且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社會就業(yè)形勢的影響下,會對自己的前途產生迷茫心理,導致他們厭煩高職院校的學習生活,進而產生一系列的問題[5]。
2 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學生的問題
2.1 關心和愛護“問題學生”
很多“問題學生”的出現就是因為他們缺少關心和愛護,使得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放任自流。學校的老師要加強和他們家庭的溝通。對于那些因為缺少家庭的愛與關懷的學生,要讓他們的父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要讓他們的父母知道陪伴對于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加強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關懷和幫助。對于那些對學生管束過于強烈的父母,要讓他們知道學生的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讓他們知道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和興趣愛好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真正的發(fā)揮自我的價值,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和產生滿足感。還有那些因為家庭結構產生問題的學生,要讓他們的父母了解到這種家庭結構對于孩子的傷害,要讓他們加強對孩子的關懷,認識到即使家庭結構出現變化,父母對孩子的愛也不會減少,以免他們出現心理問題。
2.2 加強對“問題學生”的監(jiān)督
對于那些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要加強對他們的監(jiān)督。讓他們認識到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對于這類學生尤其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加強對他們的監(jiān)督,其實是日常行為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這一方面,一定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他們形成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的好習慣,使他們能夠自發(fā)的形成自主管理的行為,提高他們的主動性。
2.3 學校要加強對這一方面的重視
對于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出現異常行為時,學校的管理人員要加強對這一方面的重視。尤其是由于之前的學校的管理和高職院校的管理過于接近使得他們出現逆反心理的學生,要對他們加強引導,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他們能夠正確對待學校生活,及時的糾正他們不正確的思想理念。對于那些因為接觸社會不良風氣而產生問題的學生,要讓他們認識到這些社會不良風氣帶來的危害,給他們培養(yǎng)正確的三觀,確保他們不會因為一時的好奇心和攀比心理而誤入歧途。所以,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和老師一定要重視這件事情,引導這些出現問題的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三觀,讓他們能夠真正的認識到這個社會,從而走上正確的道路。
2.4 要注意對“問題學生”的引導方式
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年齡正是容易出現逆反心理的年齡,如何正確引導他們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如果引導方式不正確,不僅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還可能出現相反的效果。所以,對于這些“問題學生”的引導方法上,一定要根據學生自身的性格和他們產生問題的原因加以引導,使他們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問題,從而能夠從根源上解決他們的問題,幫助他們成長,是他們在高職院校的教育下能夠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實現自己的價值,對社會作出貢獻。
3 結語
高職院校的“問題學生”的產生,大多是因為他們在升入高職院校之后心里落差大,覺得高職院校的學習生活管理日常吳他們心目中的學校生活不符,或者是因為自己的家庭結構原因以及自身能力不足,經受不住社會的誘惑產生的。所以對待高職院校的“問題學生”一定要加強重視,從根源上消除他們出現問題的原因,結合他們自身的性格特點來對他們加以正確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高職院校的教育作用,讓他們發(fā)掘自身的個性和優(yōu)點,培養(yǎng)和樹立正確的三觀,真正的發(fā)揮和實現自身的價值,從而對社會產生貢獻。
參考文獻
[1]徐尚巧.淺談賞識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價值及應用——從高校工科類問題學生心理特點談起[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9):209-210.
[2]張娜.問題大學生幫扶機制構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5.
[3]劉芳琳.職業(yè)院校校園暴力成因及防治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4.
[4]陳芳芳.職校生自尊、社會支持與學習倦怠關系研究[D].揚州大學,2011.
[5]朱以財.觸動教育:高?!皢栴}學生”教育轉化新視角[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