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小毛
“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边@是唐代僧人齊己的詩句。齊己曾拿這首詩去請教詩人鄭谷。鄭谷也不客氣,毫無保留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說“數(shù)枝”不足以點明“早”,不如改為“一枝”。齊己虛心接受了意見,稱鄭谷為“一字之師”,有人便稱鄭谷為“鄭一字”。
柳永,北宋詞人,表字景莊,原名三變。這“三變”二字也有一番來歷。《論語》載:“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边@里的“三變”是指古代君子給人留下的三種美好印象。古人取名,有名有字也有號。嬰兒出生3個月,由其父命名。男子20歲行冠禮、女子15歲行笄禮時取字。長輩在為子女命名取字時,都寄托了自己對孩子的美好祝愿,“三變”蘊含之意應(yīng)與《論語》中的含義緊密相關(guān),同時與柳永的表字“景莊”相通。長輩也是煞費苦心,寄托了他們對柳永修身養(yǎng)性、向君子看齊的美好愿望。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初貶安徽滁州,自號“醉翁”。到了老年體弱多病,又改號“六一居士”。有人問他:“六個‘一’,究竟指什么呢?”歐陽修回答:“我家有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還有琴一張,棋一局,并常常置酒一壺?!笨腿苏f:“這只是五個‘一’呀!”歐陽修答:“以我一介老翁,再加上這五物,豈不是六個‘一’嗎?”
三國時期,曹丕剛登上皇位不久,視弟弟曹植為眼中釘、肉中刺,欲將他置于死地。有一次他借故把曹植叫來,命令:“你必須在走七步路的時間里作出一首詩。倘若作不出來,便對你處以極刑?!辈苤沧咄昶卟?,吟詩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用豆萁煮豆巧妙地譬喻兄弟骨肉相殘的慘痛局面,發(fā)出了“相煎何太急”的無奈抗議,讓后人永遠記住了七步成詩的“曹七步”。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并州祁(今山西祁縣)人,唐代溫彥博之裔孫,我國古代著名詞人。溫庭筠自幼好學(xué),除了善鼓琴吹笛外,還長于詩詞,在當(dāng)時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侗眽衄嵮浴氛f溫庭筠“才思艷麗,工于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所以時人稱他為“溫八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