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祖榕
(內(nèi)蒙古博物院,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中留下了諸多藝術瑰寶,其中,我國的字畫藝術最具特色,而裝裱藝術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對于字畫藝術更是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字畫的裝裱也叫做裱畫,包括對紙和絹質(zhì)地的書法、繪畫的托裱、裝裱,同時還包括對古舊字畫的去污、揭補等。古字畫由于其對我國文化傳承的意義深遠,因此對其的保護也非常重要,要根據(jù)這些古字畫材料損壞的原因進行了解,然后制定相應的修復和保護方案,防止或減緩各種因素對書畫的損壞作用,同時對已經(jīng)遭到破壞或者糟朽的古字畫進行揭裱修復,盡可能讓其恢復原貌。
傳統(tǒng)裝裱藝術是我國特有的獨特藝術,其主要是用于對字畫進行裝裱,使用的材料包括宣紙、綾絹、漿糊、國畫顏料等,常見的工具有鬃刷、排筆、馬蹄刀、水油紙、醬油紙等,采用洗、揭、補、托、全、鑲、覆、裝等方式對字畫進行裝裱和修復,能夠讓原本已經(jīng)破損的字畫作品再現(xiàn)昔日的風采。在我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中,有很多古字畫由于原來的裝裱不合格,或者沒有進行妥善的保管和收藏,導致出現(xiàn)生空殼脫落、受潮發(fā)霉、糟朽斷裂、蟲蛀鼠咬以及裁剪、撕裂甚至是焚燒等破損情況。而傳統(tǒng)的裝裱藝術對古字畫來說是非常適合的,通過修補裝潢,能夠最大限度地恢復古字畫原作品的風采,且進行良好的保存。對于古字畫的修復和保護,必須以科學的方法嚴格進行,細化到每一個程序,通過對古字畫的修復裝裱,能夠讓那些珍貴的字畫得到有效保護,并長期保存,留傳千古。
對一副古舊字畫進行修復裝裱,需要像醫(yī)生對待病人一樣,要仔細地進行檢查,分析總結(jié)該作品的特點和造成破損的原因、使用的材料等等,然后對癥下藥,制定出相應的修復裝裱措施。這個過程比較復雜,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原作品的畫心從原件上揭掉;然后進行清理工作,清楚污漬,接著修復破損的地方,最后在進行全色接筆。對于情況不同的字畫,修復裝裱的方法也有所區(qū)別。
這類古字畫在修復裝裱前需要對原作品的顏色、墨跡較濃重的地方進行試驗,具體做法是:將浸濕的手指在作品中顏色重的地方按一會兒,然后以指尖上所沾的顏色深淺來確定膠礬水的涂刷次數(shù),淺一次,深的兩次,但要掌握濃度,一旦濃度過大就會影響滲透性,不利于與紙或絹的粘合。等完全干后,在進行一次手指試驗,如果還存在掉色的情況,則可在進行一次膠礬水涂刷,直到?jīng)]有掉色情況存在,然后用托裱一般繪畫的方法進行處理。
這類古舊字畫處理起來比較復雜,也比較困難,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原作品畫面朝上平鋪在畫案上,然后罩上特制的玻璃罩,該玻璃罩上留有倆個孔,可供修復人員伸手進去操作。先將帛畫用清水潤濕,然后將3%的雙氧水刷滿畫面,待10分鐘左右過后,使用氨水在畫面上涂抹,動作一定要輕柔,工具最好用棉簽,不能觸碰到畫絹。待墨線和鉛白都復原后,可以將玻璃罩去掉,將字畫用清水淋洗,直到墨線和鉛白完全清晰。等晾干后以輕礬水涂刷,再次晾干后進行裝裱。
這類字畫由于長期埋藏地下,材料特殊,所以在其出土后要盡量避免其與空氣接觸,需要立刻用塑料薄膜包封,然后送到相關部門進行修復。將原作品平鋪在準備好的高麗紙上,慢慢打開,趁濕把所有的摺皺和重疊的地方細心地解開,然后平鋪在干襯紙上。如果在當?shù)貨]有條件進行修復,那么需要要在折縫處多填脫脂棉防止摺口斷裂,然后以充滿氮氣的消毒塑料袋承裝,密封好后裝入墊滿棉花的木箱內(nèi)。在進行修復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作品顏色有氧化成灰的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霉菌的侵入或含鉛質(zhì)的顏料滲入,可使用雙氧水處理,進行復原。破損的地方要進行修補,但是古舊字畫相同的材料比較難找,可以采用新絹染色覆托,然后用化學溶劑進行處理。接著將托紙揭掉,重托染色紙,最后進行裝裱。
字畫修復工作非常復雜,并且其對我國的文化傳承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字畫修復工作人員必須要本著對文化遺產(chǎn)負責的態(tài)度去工作。在進行字畫修復前,必須要對原作品進行詳細的解讀和分析,然后制定相應的修復措施,尤其是在修復古字畫的過程中,絕對不能盲目進行,必須要對癥下藥,以免損壞文化瑰寶。雖然目前在字畫修復中能夠采用一些科技手段,但由于字畫修復的對象大多都是古字畫,而傳統(tǒng)裝裱藝術能夠充分讓這些古字畫得到修復,再現(xiàn)昔日風采,所以在字畫修復中傳統(tǒng)裝裱藝術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只要和新科技以及新材料進行完美的結(jié)合使用,就會讓字畫修復的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