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璐
【關鍵詞】 地理教學;高效課堂;教學重點;問題情境;合作探究;地圖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2—0117—01
一、突出教學重點,優(yōu)化地理教學
一節(jié)課的好壞,質量的高低,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看是否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如在進行“天氣與氣候”一課教學前,教師可帶領學生到室外觀察天氣情況,引導學生說出當前天氣的特點,提問他們在不同的天氣情況下自己喜歡做什么事情。學生的思維會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得到釋放。接著,教師結合教材內容把學生的思緒帶回到課堂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會更加高漲。雖然地理被看作是一門文科課程,但是其中也包含很多抽象的知識內容,而多媒體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能突出重點、淡化難點,易于學生掌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積極引導進行動手實踐,可以優(yōu)化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參與探究的熱情。如在與地球有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依據(jù)課本內容進行地球儀的制作,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而且還可以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設置問題也是一種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在初中地理教學內容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矛盾之處,教師可借助這些矛盾之處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開動腦筋。例如,青藏高原地處高寒地帶,為什么陽光輻射會很強?新疆地區(qū)土地比較干旱,水果為什么大而甜呢?為什么世界上最熱的地區(qū)不是在赤道附近,而是在北緯20°到30°之間呢?通過種種設問,不僅會引發(fā)學生積極動腦思考,還能使他們養(yǎng)成善于發(fā)現(xiàn)和探索生活奧秘的良好習慣。
三、分組合作探究,帶動全員參與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存在著強烈的爭強好勝心理,希望可以表現(xiàn)自己,得到他人的贊許,以此滿足精神世界的發(fā)展需求。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心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引領學生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參與到知識的探究當中。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及與地理學習有關的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依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等進行分組,盡可能地保證小組內成員的平衡及小組間發(fā)展的公平,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競爭空間。其次,由學生通過選舉確定組長人選,讓組長作為領頭人帶領小組發(fā)展,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成長空間。然后,教師要挖掘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知識點,通過合理引導構建競爭式地理課堂,為學生的積極發(fā)展鋪平道路。此外,教師要摒棄應試教育的思維,把學生個人課堂表現(xiàn)、小組測評平均成績及小組探究的效率作為評價學生的指標,減輕地理知識學習帶給學生的壓力,為他們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地理知識的學習當中。
四、適當進行教學總結,夯實基礎,促進學生發(fā)展
初中生用于地理學習的時間有限,并且自身的學習方式也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探究,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其做到厚積薄發(fā),更好地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其一,每隔一段時間,教師要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可先讓學生說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由學生自行探討解決的辦法,然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其二,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發(fā)展空間,結合教材知識點布置相關檢測試題??上冉o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讓他們對問題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接著,提問他們思考的過程及檢測題中涉及的知識點,讓學生形成完整的地理思維,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正確的結果。
五、展示地圖細節(jié),體現(xiàn)地理學習本質
地理教學是離不開地圖的,充分發(fā)揮地圖的作用,是地理教學的關鍵。學習地理,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學會讀圖、析圖。用一般的方式展示地圖,會有一些局限性,但如果采用多媒體的話,不僅會增大地圖的信息量,教師還能夠根據(jù)需要將地圖放大、縮小,或者由虛變實,從簡到繁,從近到遠。這樣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示地圖內容,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理解,還能夠提高他們的讀圖興趣和能力,使其學會填圖和進行圖文轉換等。例如,在環(huán)境保護相關課題的學習中,如果教師只是將零散的環(huán)境保護知識告訴學生,學生記憶起來比較困難。而利用繪圖的方式,將環(huán)境保護的重點通過地圖展現(xiàn)出來,這樣不僅突破了文字教學的桎梏,而且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獲取知識。在用多媒體繪制地圖時,教師一定要注重細節(jié),把握教學中心和目的,體現(xiàn)地理學習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