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云
Antelope Canyon從字面解釋是羚羊峽谷,地處美國亞利桑那州最北部的page鎮(zhèn)。據(jù)當?shù)厝苏f,這里過去是叉角羚羊棲息處,峽谷名字由此得來。羚羊谷景區(qū)分上下兩部分,相隔幾公里。去上羚羊谷要換乘景區(qū)車在沙地里行進20分鐘左右,去下羚羊谷停車場就在入口處。我于2017年6月底,用一天時間,看了上下羚羊谷,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兩谷比較,感覺下羚羊谷更好看,更豐富些,一些精美圖片多出自下谷。
參觀羚羊峽谷可通過網(wǎng)上預約,交通也比較方便。這種狹縫型峽谷,世界各地并不少見。但像羚羊谷這樣的并不多。其詭異的形狀是柔軟的砂巖經(jīng)過百萬年的各種侵蝕力所形成。主要是雨水的侵蝕,其次則是風蝕。羚羊峽谷底部的走廊,狹窄彎曲,有的地方僅容一人通過。谷壁堅硬光滑,有柔和彎曲的線條。自然光通過巖石縫隙射入洞內(nèi),時刻在變化。谷內(nèi)行走,有夢幻般感覺。據(jù)說一年四季,甚至每天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同。夏天偏桔紅,冬天偏藍紫色。參觀羚羊谷必須由授權的納瓦霍族導游帶領,從導游講解中了解些有關納瓦霍人的知識和他們的歷史。
今年十一月初,有朋友說,中國陜北的甘泉縣年初發(fā)現(xiàn)一處類似羚羊谷的峽谷,景色不遜于羚羊谷。已有攝友拍出好片。事不宜遲,立刻動身,去探究竟。次日起早,幾位朋友開車濟南出發(fā),傍晚趕到陜北靖邊縣。第二天,先看了地處靖邊的波浪谷,很像美國科羅拉多河馬蹄灣景區(qū),再赴甘泉住下,翌日看雨岔。
雨岔大峽谷,位于甘泉縣城西北五十幾公里的下寺灣鎮(zhèn)雨岔村。峽谷不是一處,有花豹溝、龍巴溝、牡丹溝、一線天、樺樹溝五條溝。據(jù)說,是地質工作者先發(fā)現(xiàn)的,被喻為"黃土高原上的自然地縫奇觀"。這里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羚羊大峽谷處于同一緯度,有著極其相似的地理地貌,因此,這里被人們稱為中國的“羚羊谷”也有依據(jù)。據(jù)專家說,在幾億年前,這里曾發(fā)生過強烈的地震,將黃土大山分裂成一道道裂縫。經(jīng)過數(shù)百年風雨的沖刷、蠶食,逐漸形成了現(xiàn)在這種模樣。洞內(nèi)流沙積水,洞壁凹凸錯落,線條流暢,巖壁多為紅色,因有滴水結苔,形成綠色。因光線變化,還有黑、灰、藍等各種顏色。
最近,去雨岔大峽谷的游客越來越多,并通過微博、微信等網(wǎng)絡媒體傳播開來,尤其一些文章題目上被冠以“中國的羚羊谷”之后,這里便成了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的地方。目前這里尚未完全開發(fā),景區(qū)處于初始狀態(tài),不少地方?jīng)]有安全措施,游客進出存在一定危險。
看完兩處峽谷,真是感覺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地球的兩端,相隔千萬公里,居然有著如此相似的地質地貌,有著如此美麗的自然景觀,讓人匪夷所思。
不過,若是中美“羚羊谷”大PK,你會站哪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