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立鋼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師范大學,勉勵廣大教師做“四有”好老師。“四有”之一就是要“有仁愛之心”。所謂“仁愛”,百度百科上說是“寬仁慈愛,愛護、同情的感情”。數(shù)學老師素來給人的感覺是“臉繃得緊緊的”“很嚴肅”“不是對就是錯”,好像不太愛談“感情”。那么,數(shù)學老師如何具有仁愛之心呢?
剛上班時的我不太會“哄”學生,總瞧見學生緊緊圍著語文老師“嘰嘰喳喳”,我卻在一旁備受“冷落”。但是,那屆學生畢業(yè)幾年后發(fā)生的一件事,卻讓我成就感倍增。
一天,我在街上突然被一個跛腳的人攔?。骸澳浅@蠋焼幔俊薄笆前?,您是……”我馬上停下來?!拔沂切 的爸爸啊?!毙 的爸爸滿懷感激地說,“小L 現(xiàn)在上高中,成績很好,常老師那時不嫌棄貧弱,對誰都一視同仁,給小L 很多鼓勵,我們非常感激您啊!”小L 父母靠擺小攤度日,父親的腳還有殘疾,家里條件非常不好。但是,我做事公平公正,在處理小L 和其他學生鬧矛盾的事兒時,不論學生的家庭背景我都一視同仁,并且還額外照顧小L。沒想到這竟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仁愛的種子,并且影響久遠。公平公正是數(shù)學老師仁愛之心的基礎。當你的教學筑在這樣的基礎之上,你的學生就能感受到溫情慈愛,如沐春風。
網(wǎng)上“小蘿莉背乘法口訣”的視頻一直讓我不能釋懷,視頻中小女孩純真的心靈在冰冷的數(shù)學面前變得壓抑和扭曲。吳正憲老師說,我心目中的好老師一定是一個讀懂兒童、理解兒童的老師,他會站在兒童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他會按照兒童的發(fā)展規(guī)律辦事。因此,數(shù)學老師的仁愛之心,要表現(xiàn)在對兒童、對靈魂、對人性的關注上。
比如,在教學“從8:30 到9:20 一共多少分鐘”時,學生A 說可以撥鐘表看看,卻招來學生B 的嘲笑:你笨啊,考試時哪有鐘表讓你撥?此時,我意識到學生A 還需要積累一定的操作經(jīng)驗,才能通過聯(lián)想學會“分段計算時間”。于是,我馬上糾正了學生B 的發(fā)言:小A 說的有道理,當我們遇到像這樣抽象的問題時,完全可以親自動手撥一撥鐘表!不過,如果我們身邊沒有鐘表,有沒有辦法“撥”鐘表圖呢?學生C 說:“可以在紙上畫一個鐘表。”我及時肯定了學生C 的想法,引導學生借助畫出的鐘表來模擬鐘表的運行過程,完善了學生撥鐘表的經(jīng)驗,又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站在兒童立場上思考,你就能抓住仁愛之心的重點。
有一些數(shù)學課堂上,總會有一兩個“特殊”的學生坐在教室的最后,他們要么一臉茫然,要么如坐針氈。不用問,這是數(shù)學學習上掉隊的學困生。崔永元老師曾經(jīng)說過:我請求各位師長手下留情,您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一個舉動或許會斷了學生的一門心思……作為數(shù)學老師,我們有責任讓每一個孩子都在數(shù)學上得到發(fā)展,完成基本學業(yè),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作為人師,我們要讓學生對生活充滿信心,不能讓這些孩子在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時候就斷了對數(shù)學的“念想”,斷了生活的希望。面向全體學生,不讓每一個孩子掉隊,這是仁愛之心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