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鵬
(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
意大利有著眾多音樂學院,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意大利的國立音樂學院有50余所,私立音樂學院有20余所。這些音樂學院大多有著悠久歷史,有的甚至是百年歷史名校。其中最為著名的有米蘭的威爾第音樂學院、羅馬的桑塔·西希利亞音樂學院、波洛尼亞的馬爾蒂尼音樂學院、佛羅倫薩的路易基音樂學院和熱那亞音樂學院、那不勒斯音樂學院、都靈音樂學院、威尼斯音樂學院等。與世界其他國家音樂教學模式不同的是,意大利沒有專門用于培養(yǎng)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學校,如果想從事中小學音樂教學,就必須通過國家規(guī)定的考試。自2004年教學制度改革之后,意大利逐漸開始音樂碩士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但一直沒有開設音樂博士學位。在意大利,攻讀音樂本科學位需要3年的時間,并且修滿180個學分;攻讀音樂碩士學位需要2年時間,并且修滿120個學分。與歐美其他國家保持著相同的教學理念,意大利一直秉持嚴進嚴出的教學原則,通常采用筆試加口試的考核方式。受文藝復興思潮影響,意大利聲樂教育傳承了傳統(tǒng)教學理念,演唱者必須保持意大利的傳統(tǒng)風格,并遵從意大利式的發(fā)聲規(guī)范。有些人認為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傳統(tǒng)僵化的教學模式,但也正因為聲樂教師都天然地繼承了這種教學模式,才使得意大利的聲樂教育較好地保持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特色。下面從四個方面對意大利聲樂教育進行介紹。
在意大利,從事聲樂教育的人員素質普遍較高,絕大多數(shù)接受了正規(guī)的音樂教育,并且很大一部分人有著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甚至有的教育者已經有了很高的聲望才開始從事聲樂教學。因此,這些教育者在培養(yǎng)學生上不僅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培養(yǎng)學生的標準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這些教育工作者都注重保持意大利音樂的傳統(tǒng)性,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方式,更多的是讓學生把控和掌握音質、嗓音的變化和運用,著力于拓寬音域、錘煉音色、統(tǒng)一音質,讓聲音聽起來更具有彈性,確保在演繹歌曲的時候能使氣息更加暢通,聲音更加連貫,發(fā)聲準確無誤。
由于意大利音樂學院的很多教師屬于“半路出家”,他們早期基本都是活躍在國際上各大歌劇舞臺的表演家,后期因為年齡退居幕后,成為了一名聲樂教育工作者。因此大多數(shù)的聲樂教育工作者年齡較大,這些人對音樂有著近乎偏執(zhí)的熱愛和執(zhí)著,對聲樂教學有著自己獨特的標準和要求,甚至有好多人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義務的教育和輔導,為的只是讓自己多年的舞臺表演經驗得到更好的傳承。這也是意大利音樂學院教學質量較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對于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來說,意大利的學科考試是非常嚴格的,如果學生當年沒有通過學科結業(yè)測試,學校并不會給予學生補考的機會,而是要求學生重修該門課程。意大利聲樂教學主要分口試和筆試兩個方面。在口試中,教師將用意大利語對學生的知識點進行發(fā)問,并由學生用意大利語按照自己的理解來作答,最終口試結果由老師組成的考試委員會給出。筆試主要有選擇和論述兩種題型,要求學生在兩小時之內完成作答。最后,學生還必須通過學校的論文答辯,學生在答辯時要就自己的論文進行深入的闡述,論述論文選題的目的和意義,并由論文評選委員會成員就論文進行發(fā)問,學生就提出的問題一一作答,論文評審委員會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給出最后的得分。
意大利聲樂教育的一個傳統(tǒng)科目就是畢業(yè)音樂會。對學生來說,畢業(yè)音樂會是重要的實踐考核。音樂會考評組由專家組成,參加的人員不僅僅是考生還有觀眾,并且為了使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學校每年都會就畢業(yè)音樂會進行宣傳和籌備。若想通過畢業(yè)音樂會考核,學生至少需要準備十余首曲目或是整部歌劇作品,如果學生的分數(shù)沒有達到通過的最低分數(shù),那么學生將無法按期畢業(yè)。
綜上所述,意大利聲樂教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各大音樂院校及聲樂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學習借鑒意大利聲樂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聲樂教學的實際情況,發(fā)展具有自身特色的聲樂教育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為我國聲樂領域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