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福田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作為中國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發(fā)祥地,元上都融合著農(nóng)業(yè)、游牧、商業(yè)等多種文明,沉淀著元王朝統(tǒng)治區(qū)域及其周邊各地區(qū)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寶庫中的瑰麗珍寶,也是中華民族多元、包容、開放文化的重要例證。
對元上都文化進行挖掘、整理、研究,不但有利于推動我國古代特別是元代歷史文化研究,也會為當代我國和國際文化建設(shè)提供有益的材料和借鑒。
然而,元上都早已毀于戰(zhàn)火,已經(jīng)成了“一座擁抱著巨大文明的歷史廢墟”,舊址上遺存的實物數(shù)量較少,加上生產(chǎn)生活方式、文字及其載體等諸多因素影響,留存下來的相關(guān)文字材料不多,而城市建筑、城市管理、政治活動、典禮儀式和人們?nèi)粘I畹确矫娴牟牧细菢O為匱乏,又沒有專門的方志等資料可供參考,元上都及相關(guān)研究在材料和實證方面均存在很多困難。
面對這種情形,楊富有教授把研究的視角轉(zhuǎn)向了元代上都詩歌,可謂別具只眼。
“天子時巡上京,則宰執(zhí)大臣,下至百司庶府,各以其職分官扈從”,這是元代的“國朝舊典”。官員扈從,有機會參與元上都政治、經(jīng)濟、軍事、典禮等一系列活動,是元上都諸項活動的親歷者、見證者,而這些官員所作的詩,有不少留了下來。
這些詩歌,有幾個特點:一是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認識意義。這些詩大多以元上都及當時各方面生活為題材,形象地表現(xiàn)著扈從見聞、巡幸儀規(guī)、城市風貌、宮廷和平民生活,同時還涉及到相關(guān)區(qū)域的山川景色、風土人情和皇帝與文人的心態(tài)。所謂“扈圣從鄒枚,紀行富詩史。”二是具有較強的真實性。這些詩大多寫個人見聞或親身經(jīng)歷,無論內(nèi)容還是情感均較為可信、真實。三是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元代上都詩歌的詩人群體構(gòu)成是多元的。有的是少數(shù)民族知識分子,有的是內(nèi)地漢族的宿儒耆舊或政壇新貴,也有的來自于遙遠的西域等等。他們的情感、生活和創(chuàng)作本身就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過程和范例,真切、充分地反映著元代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質(zhì),提供著元代各民族文化交往、融合的實證資料,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上述幾個特點,既說明了對這些詩歌進行系統(tǒng)整理研究的必要性,也說明了這些詩歌的重要價值所在。
楊富有教授做了兩方面的工作,成就卓卓。
一是將散見于元人別集和其他典籍資料中的扈從詩進行系統(tǒng)的輯錄整理,得作家63人,作品近1500首,匯為一編,以附庸蔚為大國。其間溯源尋流,廣收博采,辯證然否,甄別取舍,用力甚勤,為功至巨。由于蒐集廣泛,去取有方,使此編材料既完備,又精審,研究者一編在握,既無遺珠之憾,亦無魚目之虞。至于體例之確定,規(guī)模之建立,作者之循序定位,作品之爬梳排比,一切經(jīng)營位置,均一絲不茍,有當是編。
二是對是編所收作品進行考釋注解。這是一項須具大學力真功夫的工作。從來作注者,皆須明原作、知制度、諳故實、解源流,知進止,通訓詁,總之,對于所注文本涉及到的等等一切,均需了然于心于手,否則難得好處。楊富有教授學養(yǎng)富贍,腹笥豐厚,且學有專攻,于注解一事,本自游刃有余。雖然,其于此用功仍至為深巨,未敢稍忽焉。統(tǒng)觀全體,我們發(fā)現(xiàn),此書注釋內(nèi)容豐博,非如一般單簡草草者。舉凡詩作涉及到的元代大都、上都之間輦路、驛路、山川、驛站,宮廷諸事與城市生活,中國古代包括元代的職官、輿服等典章制度,相關(guān)宗教及其建筑,民族、歷史文化、語言等諸多方面均加注解,可謂竭誠盡智矣。
為彰顯楊富有教授注難解疑之功,試條列其所注釋之要點者八,以見其為學用力之忠勤。
其一曰上都及其周邊山川、河流、湖泊等地理信息和捺缽、驛站及相關(guān)制度。詩人往來大都、上都間,詩作多描摹山川風物,故凡作品涉及到的山川、河流、湖泊諸項,如金蓮川、灤河、察汗淖爾的名稱、位置等等,均予出注;大都、上都之間驛站、捺缽眾多,制度體系繁富,故凡桓州、南坡店、李陵臺,象輦、屬車,罕畢、圓牌、鋪馬等等的位置、沿革、功能、內(nèi)容等,亦均予出注。
其二曰元上都的城市規(guī)劃及其建筑。詩人多關(guān)注上都的城市規(guī)制、城市建設(shè)與管理水平,故凡兩都的宮城、皇城、外城、城門以及東西關(guān)廂、“西內(nèi)”、附屬防洪設(shè)施鐵幡竿渠、皇家園林、宗教建筑等,均予出注;詩人所描寫的城市建筑,尤其是宮殿建筑均已無存,故凡大安閣、水晶殿、鴻禧殿、睿思殿、穆清殿、失剌斡耳朵等的位置、特點、功能等,均予出注。
其三曰帝王活動和元王朝的典章制度。與元代最高統(tǒng)治者相關(guān)的活動是扈從上都的詩人創(chuàng)作中常常提到的,對準確理解詩歌也很重要,故凡秋狝、望祭、神御殿和宴饗賞賜、四怯薛、經(jīng)筵進講、分省(分院、分臺)、導送、迎駕以及歷史上延續(xù)下來的畫省、金馬門、柏府、鳳池、東曹郎、應奉等,均予出注。
其四曰宮廷與城市生活。元上都的宮廷與城市生活豐富多彩,獨具特色,故凡詐馬宴、十六天魔舞、白翎雀歌和皇帝封賞、狩獵等活動,放走、角抵、賽馬、火倪思等文體娛樂活動,端午、七夕等節(jié)慶活動,均予出注。
其五曰重要歷史事件。扈從詩中往往涉及歷史和現(xiàn)實中的重要事件,故凡南坡之變、佛郎國進天馬等,均予出注。
其六曰宗教內(nèi)容。元上都有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其時的詩人繼承了中國文人游覽道觀寺院并與佛道教徒唱和的傳統(tǒng),詩人中亦多具宗教背景如劉秉忠、馬臻者,故凡宗教場所如佛教的華嚴寺、乾元寺、帝師寺、開元寺,道教的長春宮、崇真萬壽宮、壽寧宮,宗教類別如薩滿、佛、道、伊斯蘭教,相關(guān)詞匯如彌陀、空王、雜密、纏頭、阿彌等等,均予出注。
其七曰元代涉外詞匯。元代空前強盛、地域廣闊,元上都是當時世界政治中心之一,節(jié)旄交錯,商賈往來,元代上都詩反映了這些情況,是了解元代與世界往來的第一手資料,故凡高昌、高麗、雞林、三韓、交趾、十字寺、佛郎國等名稱,均予出注。
其八曰其他詞匯。扈從詩中多有涉及歷史遺跡、歷史人物、天文歷法、名物者,故凡歷史遺跡如金界壕(界墻)、鐵幡竿,天文歷法如房駟、參商、三臺、宮壺,歷史人物如奚超、云叟公、耶律梅軒,文化典故或相關(guān)名物如阿香、吐茵、河魚、羔酒、曲生、角黍、公莫舞、畢弋,漢語古今異義詞或當時的音譯詞如文章、物理、哈那、曳落河等等,均予出注。
楊富有教授這項工作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這是第一次將數(shù)量眾多的元上都詩歌輯錄起來,為人們?nèi)娴亓私?、認識、研究元上都及其文化提供素材,具有了不起的開創(chuàng)意義;這是第一次將這些作品從歷史、地理、文化、民族、宗教、語言等角度予以注釋,涉獵面之廣、使用文獻之豐富,在元上都文獻研究中實為罕見,具有長遠深至的普及意義;無論是輯錄作品,還是注釋內(nèi)容,都提供著眾多新鮮信息、線索和觀點,如關(guān)于景教、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蘋果等外來果蔬的種植,詩人間交往關(guān)系的判斷等等,為后人研究元上都,提供了十分豐富的資料。
據(jù)我了解,楊富有教授對一些詞匯的注釋解說,可謂歷盡辛苦。即如“魚兒泊”“黑水”內(nèi)涵之別,就花費了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大量有關(guān)詞匯出處和范例引證,不僅要從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找出來,還需要作出判斷,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這不僅需要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更需要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需要冷板凳、真工夫。我也深知,楊富有教授于此,是甘之若飴的。
楊富有教授書成,囑我作序,我深知他對元代歷史文化的熱愛之情,也知道他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富于開創(chuàng)性、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而作為他最新努力的見證和令人欣喜的成果,《元代上都詩歌選注》必將對今后有關(guān)元上都的學術(shù)研究、文化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等諸多方面,產(chǎn)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序?qū)懲炅?,但思緒仍然涌動。元上都,這昔日世界歷史上最大帝國元王朝的首都,其遺址如今靜靜地坐落在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nèi)。那里,千里原平,彌望風清,若逢花開時節(jié),一川金蓮,澎湃翻卷,香深天宇,彌漫襟袖,開啟神志,蕩滌胸懷,其感覺不但心曠神怡而已。前年,我去那里,寫過一首《桂枝香》:“芳香郁烈。正滿目清新,花開時節(jié)。眼底長原海若,日晶云潔。乘風來去平岡遠,任馳驅(qū)、蹄音休歇。牧歌三復,遙岑數(shù)抹,我心澄澈。訪舊壘、豪情激越。對百代名城,盛世車轍。況有金蓮萬盞,一川爭發(fā)。中華興起千秋業(yè),好男兒、壯懷如鐵。射雕身手,凌空氣象,古今都絕?!睂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施展身手,創(chuàng)造輝煌。楊富有教授和他的《元代上都詩歌選注》正其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