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善華
不是所有的聲音都能留在人們的耳畔,不是所有的聲音都能讓人心靈震顫,不是所有的聲音都讓人為之動容,不是所有的聲音都能讓人在腦?;匦?。當我的耳畔回蕩著那些花開的聲音時,我被這些聲音而感動。這朵朵花開的聲音,同時也帶香一片林的芬芳……
都說大山里的樹,被從樹縫間擠進來的風吹得嘎嘎直響,這聲音如男人作響的骨骼,雄壯而有力。而這花開的聲音卻很小,不認真聽幾乎很難聽到,甚至早被忽略了,但這微乎其微的聲音里卻給人們帶來無限的生機、希望、美麗和香甜。
當乍暖還寒的春天走進大山,這時,你會看到凌寒獨自開的映山紅已讓自己在冬的束縛中掙脫出來,舉著心中那朵小小的花蕾,那不是花蕾,那是出色女性手中舉著的燈火啊。
走進這一坡一坡都是映山紅的山野,走進這即將燃起火熱的情懷,我被這些花朵所感染。那開花的聲音很小,如女人分娩時輕輕的低吟,她怕太高亢的喊聲驚擾了剛來到人世間的心愛寶貝。這時,這聲音又如一首輕音樂,讓你陶醉在花開的幸福之中。這聲音讓整個山野的花都一展芳容,所有花都以自己的方式,以不同的聲音,在綠色的韻律中飄動著一曲美麗而動聽的聲音。
當宋代的天空彌漫著:“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边@時,我眼前的山中仿佛開著一朵朵清瘦的黃花,在風中以她特有的凄美之聲,感召著大地,又以她特有的詩詞魅力,一直鼓蕩著后人的心靈,這就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她在文學氛圍濃郁的家庭熏染中,由于勤奮好學,還擅長詩、文、詞、書法、繪畫、音樂,真可謂才高學博,堪稱一代才女。而這朵比黃花還清瘦的女人,她的詞卻骨肉豐滿,情感充盈。當女人把自己比作花時所充滿的胭脂味讓人們厭膩的時候,這時的李清照卻把自己的憂愁和思戀比作“黃花”。這種“黃花”的凄婉之聲,勝過雍容牡丹的明艷、帶刺玫瑰的獨霸……這聲音至今仍讓無數(shù)人銷魂,迷戀。
用“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來形容曠世才女張愛玲是再恰當不過的了。因為人們把她比作“像一朵掉在塵埃里的花朵”。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張愛玲,那就是玫瑰灰?;覡a里的那一抹淡淡的嬌艷,瞬間灰飛煙滅。更何況她是這樣一位才貌出眾的女子,也同樣有著名人多寂寞的經(jīng)歷。盡管她是掉在塵埃里的花朵,可這花開的聲音卻彌漫在整個空氣中,讓你聞之感嘆,看之動情,思之落淚。她在《遲暮》中寫到:“燈光綠黯黯的,更顯出夜半的蒼涼。在暗室的一隅,發(fā)出一聲聲凄切凝重的磐聲……”這聲音似一只重錘,敲擊著暗室,可又很難走出啊。她是藕斷絲連中的藕,煉石補天中的石。當她在孤獨中走完自己的一生時,在生活中屬于一朵遺世獨立的花,而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卻繁花似錦。這些用她的孤獨與才華和從心血里抽出的絲編織出的文學作品,敲擊著人們的耳畔。這朵在灰燼里開出的花朵,讓人們從中感受美的存在的同時,更感受到了一代才女心靈深處的輝煌與蒼涼碰撞出的凄美之聲,仍繞耳不絕……
這時我又想起了呼蘭河畔的女作家蕭紅,她心靈之花開放時的聲音匯成了流淌呼蘭河人民生活的簡譜,鳴響在人們的心里。奔涌的呼蘭河也因這朵花開而盈滿了人間的真情,奏響了一個時代的長歌。當戴望舒到蕭紅的墓前去祭奠這位出色女作家時,他捧著一束火紅的山茶花。而蕭紅那熱烈跳動的詩魂,不就是一朵紅山茶花嗎?惟有紅山茶這樣花朵的意象才能契合蕭紅不甘寂寞、挑戰(zhàn)悲劇的不屈英姿和熱烈奔放的女性作家的情懷。也正是這種花開才激蕩著呼蘭河水滾滾向前,流淌著一個曾經(jīng)生長在這里的一個女孩美麗的夢。這花開的聲音伴著河水的濤聲,在人們的心中鳴響。
從瘦黃花的凄婉之聲中走來,從掉在塵埃里的花朵的孤獨與蒼涼中走來,從山茶花的熱烈中走來……心中還帶著淡淡的憂傷,耳邊飄來這一朵朵花開的聲音。聽著這聲音,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些柔弱的花朵,無論開在哪個朝代,無論開在哪個地方,都以陰柔之美、激動之懷、熱切之情、頑強之聲低回委婉地在時代的天空鳴響,在人們的心靈里共鳴!
淡淡丁香花
去年的一個初夏,因想念母親,腳步就漫無目的地朝著母親曾經(jīng)住過的樓房走去。
來到樓前,一縷淡淡的花香直撲過來,我心中疑惑,這是什么花的香味竟這么淡雅、溫馨?我懷著好奇心問母親曾經(jīng)的鄰居,鄰居說是丁香花的味道。丁香花?我怎么沒看見這花在哪兒?鄰居看我詫異,指著曾無數(shù)次在我眼前閃過、卻被我不屑一顧的樓前那排小樹說:“這些樹就是。多少年了,今年才開花,這花的味道可香了,特別是這花開以后,人們更不愿意在樓里呆著了,都喜歡來到這樹的跟前,一邊閑聊,一邊聞著這花香?!迸?,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丁香樹?。?/p>
其實母親搬到這已經(jīng)有五六年了,我每次匆匆地來看母親,這些樹就在眼前,可我從沒問過是什么樹,也沒想去問,也無暇去問。在我的感覺中,這些樹只是在春天時發(fā)芽,夏天蔥綠,秋天葉子又變黃而落,冬天忍受著冰雪的侵襲……可眼下,這哪是什么普通的樹?這分明是我一直都喜歡的丁香樹??!
這是一棵棵怎樣的樹,竟生長在我面前卻不被我所感知;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將淡淡的清香捧給它身邊的人們而默默無語;這是怎樣的一種執(zhí)著,被放在哪兒,就在哪兒腳踏實地地生根、開花,讓人們在淡淡的花香中去營造生活、憧憬未來!
望著這丁香樹,我走到近前,捧起這紫色的丁香花,放在我臉頰,感覺她的樸實無華,這是我眸中最絢麗的花朵。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花香已浸入心底,這是鋪在我心底最溫暖的那片情啊!這是我一生最珍貴的一份愛,但一直被我忽略。天旱時,我沒親手澆過一瓢水,來滋潤這干枯的樹干;嚴寒時,這樹獨立窗外,任風雪的侵襲,我沒有為其多披一件御寒的風衣;難耐時,我沒有更多陪在其身邊,我只在自己人生的風雨中艱難地跋涉,忘記了那孤獨的步履;凄苦中,沒除過一根草,沒有更好的良藥,來除去其身心的疼楚……
這花卻不求回報,不彰顯功德,在我坎坷的人生中,站在我身后,用一雙含淚的雙眼,注視著我,用目光扶著我傷痛的心,陪伴我走過那段艱難的路,還默默地為我送來淡淡花香。
這淡淡的丁香花不正像母親嗎?我站在樓前,向樓上望著,用心去推開樓門,因為在那間屋子里,已沒有了母親的身影。望著這樓,想起曾扶著母親一次次上下樓的情景,母親那不聽使喚的雙腿,致使堅強的母親只能半臥在床,這讓母親困惑了兩年。
我站在樓下,一些熟悉的人在同我打招呼,我從他們的眼神里能看出對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那束同情的目光。
樓下一排排小板凳上坐著的人們,有的閑聊,有的織毛衣,有的緊盯著玩耍的孩子,而這其中,曾經(jīng)就有母親的身影啊。
母親在世時,夏天除了吃飯、睡覺回到樓上,其他時間總是坐在樓下的小板凳上同鄰居說說話來消磨時間。當我們姐妹來看母親,母親就立即起身帶我們回家。母親看著她的孩子心里就高興,那慈祥的目光就落在孩子身上。
而今,失去雙親的我們,缺少一種關(guān)懷,這種關(guān)懷是我們再也尋不到的,也是不求回報的。
看到有的人媽長媽短地叫著,此時,我也好想叫一聲媽,可這稱呼已被封存在心里,無法再喊給誰聽。
我望著這淡淡的丁香花,眼睛模糊了,我只想貼近,讓花的余香,再度深入我的身心,驅(qū)除我心底的那份沉重;把枝葉捧在我的掌心,似捧著母親對我的那份愛;讓這枝條再度把我環(huán)繞,如母親那雙溫暖的手,把孩子再次擁在懷里;我緊緊地靠著這棵樹,仿佛貼在母親的胸口,避一避生活中的風云雨雪、電閃雷鳴;讓這樹的根再深些植入泥土,讓我漂泊的心,也會因為有這根的維系而尋根而歸。
我望著這淡淡的丁香花,仿佛看見遠處的山野里開遍了丁香花。一縷風吹來,風中夾著淡淡的花香在我眼前拂過,母親攜著滿山的花香正微笑著向我走來……
涅槃后的美
夏夜的傍晚,有的昆蟲早已躲在樹葉后面入眠了,而那些飛蛾卻舞動著翅膀,在尋找光明,只要有一絲的光,它們就毫不猶豫地向著光明飛去,有時可能被化成灰燼,但它們無怨無悔。
記得夏天的夜晚,我有時在路上散步,喜歡夏夜的一份寧靜,喜歡在晚風中去放松心情,這時,我看到在明亮的路燈罩周圍,有幾只蛾,圍著這發(fā)光的燈罩飛舞著?;蛟S此時,是它們可能盡情舞動的時候,或許這時它們感到這舞臺是屬于它們自己的,不像白天在陽光下大家共同飛舞,看誰的舞姿更漂亮。如果它和美麗的蝴蝶比,蝴蝶就是迷人的公主,它就是一個灰姑娘。盡管七星瓢蟲很小,但至少它紅色的盔甲上還印著黑色的斑點,還有蜻蜓穿著水晶裝,在河面點水……所以,它只能尋找屬于自己的一個舞臺,屬于自己的空間。就那醉舞的場景,就那不怕粉身碎骨的英勇,讓人在欣賞其美麗的舞姿時,心中不免又有一種凄涼。
喜歡熬夜的我,室內(nèi)的燈光在午夜猶顯明亮,這時我再看漆黑的窗外,有幾只飛蛾在玻璃上不停地飛著,它們的頭撞在玻璃上,發(fā)出“撲棱撲棱”的聲音,這聲音雖然很小,但如一把重錘捶在我的心上。我望著這些不棄追求光明的蛾,我被這種精神所深深地感動。我盡管還沒做完我的事,但我放下手中的活,伸手把燈關(guān)掉。這時,撞在窗戶上的聲音沒有了,它們帶著被撞的傷痛,不知又飛向何方。
還記得曾在一個夏夜里游玩,攏起一堆篝火。這篝火如黑夜里的火炬,點燃了夜的心靈,驅(qū)散了周圍的黑色。這時,我看見一只只飛蛾,它們看見了光明,而這光明是那么的直接。也許生命與時間沒有關(guān)系,只在于追求的瞬間。這光明,對于不喜歡黑暗的它們是多么的重要,它們的追求是那么的強烈。于是,它們勇敢地飛向篝火,也就在它們撲向光明這一刻,自身卻已化成灰燼,驚魂化作一縷輕煙,在夜空里升騰。
看著它們一個個被烈火焚燒的壯烈舉動,我的心仿佛也被這火烤焦,一種無法名狀的痛再上心頭。
這時我想:這么小的精靈,何不也躲在樹葉下去小憩?何不醉飲一滴甘露,似喝美酒般的陶醉?何不放棄對光明的追求,去聽花前月下的細語?為什么非要追求光明,非要撲火?誰能讀懂它的行為,誰能理解它的心境?這從冬眠中醒來的它,就為追求光明這撲火時一瞬的壯烈?
它還沒來得及留一句話語和這個綠色告別,就在這追求光明的求索中涅槃。
當我從這個悲壯而偉大的舉動的思緒中逃出,我感到自己也似一只飛蛾,為追求光明,此時已是身心傷痛,帶著被烤焦的翅膀,還有疲憊的心,依然在黑夜里不停地震動,為了追求人生的那份燦爛……
責任編輯 閻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