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爽
東北林業(yè)大學文法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我國的人民陪審團制度自建立以來,為司法建設很大的貢獻,提高了審判的民主化,向著以人民為本的社會進一步發(fā)展。但是由于實踐中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本文以我國在施行人民陪審團制度中的問題為對象,進一步分析解決方法,加快司法民主的進程。
我國人民陪審團制度總體上體現(xiàn)出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綜合態(tài)勢,但又與其兩大法系的陪審制度有重大區(qū)別,總體上體現(xiàn)出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是陪審員資格的設定,主要有普適主義和限定主義的立法模式,我國采取限定主義的原則,在立法規(guī)定條件的基礎上,還要根據一定的程序進行陪審團成員的預定,被預定為陪審團成員的人,才能在最終經過遴選程序成為個案的陪審團成員。[1]
我國人民陪審團的各位成員均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都成為合議庭審判案件的參考意見,允許存在不一致意見的情形。
我國人民陪審團的意見可以涉及事實認定及法律適用上兩個方面,且陪審團對合議庭的審判權不存在拘束力,只是作為審判的參考意見。
我國陪審員的選拔上過于嚴格,不符合陪審員大眾化的要求,不能形成廣泛性的代表,距離真正的司法民主的普世價值還有一段距離。能成為陪審員的人民,應該是各行各業(yè)的代表,而不只是所謂的精英人士。
在審理案件的具體范圍上,我國只規(guī)定了一個大概的方向,不能具體地說明適用范圍的有效性。例如,2010年3月,河南省高院下發(fā)了《關于開展人民陪審團制度意見(試行)》,其中規(guī)定了可以組成人民陪審團參加審理的9類刑事案件和3類行政案件,但是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在具體實施中,可能會出現(xiàn)濫用或者不適用人民陪審團制度的情形。
我國陪審員的意見雖然較之其他國家擴大了意見的涉及范圍,但其意見只是作為合議庭審判案件的參考意見,具體的適用與否完全取決于合議庭,這樣的情形下有可能會出現(xiàn)人民陪審員的作用出現(xiàn)空洞化的問題,浪費司法資源,并且沒有貫徹司法民主的真正含義。
陪審團出席的費用以及各個成員的人身保障不夠明確,陪審員的個人信息的保密工作如果做不好的話,很容易出現(xiàn)打擊報復的情況。并且陪審員的各項權利,如知情權、閱卷權、提問權等也沒有具體明確的規(guī)定。在陪審員缺席或者不履行陪審職責時,具體的懲罰規(guī)定我們也沒有具體地確立。
想要進一步實現(xiàn)司法民主,我們就要增強陪審員代表的廣泛性。司法公信力作為司法工作者與社會公眾之間的一種信用關系[3],其良性互動不僅取決于法官依法作出的公正裁判能夠使人信服,還來源于溝通、理解和信息交換渠道的暢通[4]。因此,只有更多的民眾愿意關注和參與陪審,此制度才能更好的建設和發(fā)展。
雖然人民陪審團制度只適用于一審似乎已經成為某種慣例,但是不代表我國不可以根據具體實際情況作出有效的改變。但是即使作出改變也應當明確人民陪審員可以審理的具體案件范圍,以便在實踐中更有效率的采取人民陪審團制度。
在我國現(xiàn)行的人民陪審團制度下,陪審員的意見只是作為參考意見,雖然對案件審判還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不能有實質的結果影響,這種情況也是某些陪審員怠于履行職責的原因。因此,我們應該提高陪審員的決策效力,比如全體陪審員一致有否定質疑的意見時,設置一種合議庭要重新討論并且有正當理由回復的制度等。
首先要明確人民陪審員履行職責時應得的費用,做好物質基礎保障。其次,明確陪審員的具體權利義務。權利包括人身保障權以及具體訴訟權利等,義務包括出庭、提出意見等。最后要建議具體的評價制度,設立陪審員履行職責的標準,以此認定陪審員的義務履行是否到位,還要制定一些獎勵和懲罰措施。
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施行遇到的問題,要逐個分析,實事求是,采取最優(yōu)的解決方法,以促進制度的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司法民主的普世價值。
[ 參 考 文 獻 ]
[1]湯維建.人民陪審團制度試點的評價和完善建議[J].政治與法律,2011(03):0002-10.
[2]楊小利.人民陪審團制度改革:困境與出路——從比較法的角度[J].法律適用,2012(1).
[3]于慎鴻.影響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4).
[4]王波,項坤.河南省人民陪審團試點中的制度缺陷及其完善——以司法公信力為視角[J].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12):02,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