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內蒙古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王 開
今年以來,我社認真貫徹落實中宣部、自治區(qū)黨委和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的各項決策部署,舉全社之力謀劃部署,扎實開展各項工作,為自治區(qū)的建設和發(fā)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圍繞“實”字做文章,推動新聞輿論工作質量提升。一是精品創(chuàng)作能力實現提升。大力實施“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圍繞重大主題,采取融深度報道模式,“策、采、編、發(fā)、評”緊密銜接,多角度闡釋主題,多平臺傳播內容,多渠道放大影響,形成了強大宣傳輿論聲勢。二是整體策劃水平實現提升。成立了內蒙古日報社新聞策劃領導小組,完善各媒體日常策劃機制,建立1+4策劃模式,即編委會+蒙文黨報融合編委會、漢文黨報融合編委會、媒體融合部、都市類媒體策劃會,各媒體每半月策劃1次,形成全社新聞輿論策劃的完整體系。三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傳播效果實現提升。加強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團隊建設,采取統(tǒng)分結合方式,建立日常新媒體制作團隊、音視頻團隊、創(chuàng)作團隊。構建了以人民日報社、內蒙古黨報聯盟、蒙文報網聯盟、自治區(qū)網信辦、內蒙古廣電網絡公司、12個駐盟市記者站為主的網上、網下多平臺推送體系。探索建立全融媒體考核、評價、獎勵三大體系,激發(fā)內部創(chuàng)新活力。四是管理水平實現提升。修訂完善了考勤管理制度、采訪規(guī)范制度、編輯嚴格把關制度、稿件三審制度、重大主題宣傳策劃制度、采編人員績效考評制度。五是新聞指揮調度能力實現提升。依托融媒體“中央廚房”,初步建立融合編委會、媒體融合協(xié)調會、編前會、采前會四個層級的策劃指揮調度體系。
圍繞“深”字下功夫,推動媒體深度融合轉型。一是建平臺,啟動了“中央廚房”項目三期、大青山工作室二期、音視圖新聞中心項目推進建設,成立了內蒙古蒙文報網聯盟融媒體工作室,進一步優(yōu)化了呼陸客客戶端和蒙文移動采編平臺。二是推試點,推廣大青山工作室、經濟涮鍋工作室運行機制,漢文報媒體深度融合第二批試點工作全面鋪開。整合正北方網和《北方新報》,全面實施“移動優(yōu)先、網絡隨行、紙媒精讀、多點營收”新戰(zhàn)略融合試點。三是樹品牌,打造了《北國風光》《學習論理》《論道》和“大青山”“呼陸客”“經濟涮鍋”等全媒體品牌。四是融突破,成功舉辦了第十五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jié)蒙古族時裝與帽飾大賽,實現媒體價值鏈和產業(yè)鏈的突破,逐步探索信息發(fā)布功能到信息服務功能的轉型。五是籌備“云”,經過廣泛調研、深入論證,在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完成了“草原云”項目建議書和《內蒙古自治區(qū)三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方案》。
圍繞“強”字使長勁,推動人才隊伍強素質。一是聚焦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社黨委中心組學習為重要載體、以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領學,先后舉辦了2期處級干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培訓班,全社黨員干部“四個意識”進一步增強。二是深入開展“走轉改”主題實踐活動,圍繞主題宣傳活動組成融媒體采訪組,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采訪,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多維度、多場景、有情感地講述了一批好故事。三是加快培養(yǎng)能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體“特種兵”,通過邀請專家、學者講座和派出業(yè)務骨干赴人民日報社學習等方式,開展了5期新媒體產品制作重點專題培訓,采編人員專業(yè)水平得到提升。
持續(xù)深入開展“新聞輿論工作質量提升年”活動。針對社內各媒體、各部門“做沒做”和“好不好”的工作實效,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和正面激勵清單管理,把工作任務進一步分解落實到人,讓人人都擔起擔子,人人都在補短板、強弱項、抓重點。
深耕細作主題報道。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主動宣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草原各族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故事,持續(xù)組織實施好三大攻堅戰(zhàn)、“三個扎實”、“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等重大主題宣傳,加強策劃機制建設,采用新聞報道+評論+理論+專副刊+融媒體產品等形式,做出深度新聞品牌,進一步提升新聞作品質量,引導和激勵采編人員講好故事、出好作品。
打造過硬隊伍。一是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建立長效機制,持續(xù)深化走轉改,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不斷創(chuàng)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二是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推動創(chuàng)意、策劃、制作等業(yè)務能力提高,真正練就“幾把刷子”。三是改進創(chuàng)新話語體系,準確把握讀者的閱讀習慣,用生動的形式、多樣的手段拉近和讀者的距離,努力使宣傳報道既叫好又叫座。
做好草原云、媒體融合云和深度融合轉型三大工程。一是加快建設自治區(qū)草原云工程,全面建立“自治區(qū)級平臺-盟市平臺-旗縣服務設施-場館服務”體系,構建“1個總平臺+14個子平臺+103套旗縣服務終端+ 463套場館服務終端”,支持蒙、漢、新蒙文3種語言版本,力爭2020年底實現五級有效覆蓋并進行平臺宣傳推廣。二是加快建設自治區(qū)、盟市、旗縣三級為一體的媒體云平臺工程。三是學習借鑒上海主流媒體融合轉型經驗,按照“加快將主力軍向主陣地挺進”的要求,堅持先網后報、移動優(yōu)先,進一步明確5條業(yè)務線定位,將全部采訪力量整裝融入新媒體,服務報紙、三微一端,實現報網從“并行”到“并軌”一體化轉型,真正實現“融為一體、合而為一”。四是加強與中央新聞媒體的合作、互動,擴大推廣渠道,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