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林
江蘇誠和律師事務所,江蘇 鎮(zhèn)江 212000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具有指導性的,我國立法和對行政法的補充都堅持著這些原則,這些原則相互間具有關聯(lián)性,統(tǒng)一貫穿于我國行政立法、司法體系。行政法基本原則賦予我國行政法改革前進的方向和動力,自納入憲法以來,在規(guī)范人們遵守行政法律法規(guī),依法行政上具有重要意義。人們在修訂和完善行政法的同時,也一直對行政法基本原則堅持研究。
我國行政法基本原則有: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高效便民原則、誠實守信原則、權責統(tǒng)一原則。
合法行政原則,顧名思義,即要合乎法律規(guī)定,其行為要在法律允許范圍之內。這一原則旨在規(guī)范行政機關的行為,我國提倡依法治國,實行依法行政,這就要求行政機關所采取的行動和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不能與憲法法律相抵觸。行政機關更要以身作則,堅持法律法規(guī),在法律約束下提高部門機關的意識和覺悟,不得做出有損國家和人們利益的事情。行政部門人員的每個人要高度警醒,抵制誘惑,不觸碰法律的紅線。行政機關人員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堅持依法執(zhí)政,行政機關人員真正履行自身的責任,遵守法律法規(guī),按行政法基本原則履行職責。
第一主要體現在行政主體是合法的,行政主體是依法設立的或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取得了響應的資格或資質。第二,行政過程中的活動是遵守法律的。行政活動必須是在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指導下進行,不遵循法律約束的行為是沒有意義的,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逾越于法律之外的行為是違背國家和人們意愿的,損害國民利益的,沒有法律的指導,或者與現有法律法規(guī)相違背是不可取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行政機關也是法律的捍衛(wèi)者。行政機關作為執(zhí)行機關,除了自身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外,還有確保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保障法律法規(guī)的實施。行政機關要堅持依法行政,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合理性原則即一個人的行為要合乎情理,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滿足情理要求。我們遵守神圣的法律,同時也講究道德情理。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人與人之間不是無情的,在不違背法律的情況下,可以酌情考慮,行政機關在進行行政決策時要盡可能考慮當事人的思想狀態(tài)及事件發(fā)生的前因后果,做出適當的裁定,情理并行。行政法合理性原則的落實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行政法合理性原則的實施過程中,行政機關要堅持公正性,在行政活動的處理過程中,行政機關人員要堅持原則,摒除外在的干擾因素,堅持在法律法規(guī)范圍內,就相關因素做綜合考慮,公正地做出決策,在行為決策中不摻雜個人主觀性,客觀的進行分析、執(zhí)行。第二,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實施過程中,行政機關要堅持公平性。行政機關人員在面對發(fā)生的事件,事件當事人都是平等的主體,行政機關人員要對當事人公平對待,不能有所歧視或差別對待,在行政事件的處理過程中,行政機關人員要堅持公平性,不能主觀臆斷的隨意判斷或有傾向性。第三,行政機關人員還要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障人權。尊重和保障人權,讓行政事件中的當事人充分體驗到被尊重,有助于事件的合理解決,也是合理性的充分體現。每個人都有社會權利,都渴望被尊重和保障,行政機關作為我國法律法規(guī)的執(zhí)行機關,更有義務堅守這一原則,在行政執(zhí)法過程中,充分了解當事人的訴求,在行政執(zhí)法過程中,充分考慮事情的性質、影響程度等,采取最為緩和和傷害最小的方式解決。這樣給予當事人最大程度的人權的保護,這便是合理性的體現。
程序正當原則是指在行政執(zhí)法過程中所采取的行政手段和經過的行政程序是公正的,恰當的,行政機關的執(zhí)法行為是公開公正的,透明的,可供監(jiān)督的。也就是說行政執(zhí)法的過程必須符合最低行政標準。這也是對行政機關人員的重要要求。
第一,行政機關人員在行政執(zhí)法過程中要堅持公正性,在行政活動的處理過程中不偏袒任何一方,也就是保持中立的態(tài)度。行政法基本原則要求行政機關人員要堅守底線,在行政執(zhí)法過程中,以法律法規(guī)為準繩,客觀冷靜分析案情,不帶有個人情緒和立場,從最客觀實際的角度做出分析和判斷。在整個事件中保持中立態(tài)度,這是執(zhí)法人員應就具備的基本條件。第二,案情的當事人均有案情的知情權、參與權。我國公民享有行政權力的參與權,案情的當事人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有權利獲知案情全部和參與案情的處理,當事人為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可以進行仲裁、申訴、訴訟等,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是當事人的權利,行政參與的過程,采取的合法行動是受法律保護的。第三,行政活動的裁決是公開透明的。我國法律規(guī)定,行政機關人員要依法行政,堅持公開公平原則,我國提倡民主聽證,這便是公開透明。我國堅持依法治國,行政執(zhí)法要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行政權力的執(zhí)行要進行公開公示,行政公開化,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和檢查,這樣才更好的保障行政權力的實施。
高效便民作為行政法基本原則之一,體現了我國行政執(zhí)法堅持為人民服務,真正是執(zhí)政為民。從這一原則,可以看出兩層含義,一是高效,二是便民。
第一,高效體現出行政機關的執(zhí)行力強,辦事效率高。這就要求行政機關始終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時刻為百姓著想。在百姓需要的時候,能及時站出來為人們服務。當出現案情時,行政機關接到群眾舉報或者發(fā)現案情,能夠急人所急,在較短的時間內趕到現場了解案情,并且在較短的時間內尋求恰當的解決方案為群眾解憂化難。第二,便民體現出行政機關是為百姓謀福利的。這就要求行政機關在進行行政執(zhí)法時,充分考慮群眾的需求,根據當地情況和案情發(fā)展狀況,盡可能的對當事人雙方進行調解,將當事人雙方間的矛盾盡可能減小。當雙方矛盾無法調和或者必須走行政程序時,按照行政法律法規(guī),引導雙方當事人進入行政程序。在行政執(zhí)法過程中,充分考慮群眾的處境,簡化辦事程序,特殊情況可以上門服務,真正能夠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真切切的為群眾解決疑難問題。這需要行政機關人員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能夠積極主動的為群眾提供服務。
目前,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結構性問題較為突出,一些行政機關人員不作為或亂作為現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部分行政機關人員為了個人的私利,利用手中的權利尋租,不顧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做了違法亂紀的事情,給我國的行政執(zhí)法機關帶來了極壞的影響,降低了行政機關在人民群眾中的地位,客觀上也導致了行政機關效率的低下。因此樹立高效便民意識對于行政機關人員來講是十分緊要的,這有利于提高我國行政機關隊伍的整體素質,也有利于我國行政法的遵守和落實。
誠實守信原則不僅是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也是行政法體系中的重要原則。誠實守信原則不僅是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也是對行政機關人員的要求。我國行政機關也要加強誠信制度建設。
當前社會誠信缺失現象已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人們開始面臨誠信危機。在這樣的情況下,更應該加強行政機關的誠信建設,行政機關人員應該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yǎng),做出誠信的表率,打造誠信型政府,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同時也有利于在社會上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風氣。
加強行政機關的誠信意識,一方面有利于保護國家機密,維護國家利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在群眾中樹立良好形象,獲得群眾的支持。行政機關堅持誠實守信原則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行政機關的行政決策要真實有效,具有權威性。行政機關的部門或個人發(fā)表的言論要對此負責,不得發(fā)表沒有依據或非法的言論。行政機關在行政執(zhí)法時,執(zhí)法行為必須可信,其行政行為要接受群眾監(jiān)督,行政機關發(fā)行或出臺的條例、規(guī)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得隨意更改或撤回,也不得擅自廢止。這些條例、行政規(guī)定從出臺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對人們的行為具有引導性,因此行政機關要嚴格恪守自己的職責,既維護了自身的權威,也保護了群眾的利益。
權責統(tǒng)一原則,體現為行政機關享受權利的同時也承擔責任,行政機關作為權利的執(zhí)行機關,必須堅持權責一致原則,權利越大,責任也越大。行政機關人員必須堅守自己的職責,保護國家和群眾的利益,濫用權利的行為必須接受法律的制裁。我國政府致力打造服務型政府,提高為人們服務的水平。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應相應政府號召提高自身認識,規(guī)范自身行為,提高自律能力,增強執(zhí)政能力,履行好政治、經濟、文化的職能,從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此外,權利的使用必須要接受社會監(jiān)督。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執(zhí)法時要敢于接受監(jiān)督。適時的監(jiān)督,有利于督促行政機關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也有利于及時發(fā)現行政機關中濫用權利,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一)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存在有利于我國形成更加統(tǒng)一、系統(tǒng)的行政法機制體制。法律的制定不免有多樣性,各地、各部門行政法規(guī)的制定,也是基于本地或本部門的實際情況而確立的規(guī)章制度體系。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存在,可以使多樣的法律規(guī)章制度在同一個體系下,對多樣的法律規(guī)章制度起一定的規(guī)范作用。
(二)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存在對實際行政執(zhí)法具有指導作用。行政法基本原則是行政法的根本原則,行政法在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指導下實施,對行政執(zhí)法具有指導性作用。在日常執(zhí)法中,行政機構工作人員本著行政法基本原則,遵循相關行政程序,規(guī)范、有序地推動行政活動的進行。
(三)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存在有利于我國行政法的理論研究的進行。行政法基本原則是行政法的精髓,貫穿于行政法的方方面面,對于當代及以后的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行政法基本原則也有一定的時代特色,反映著這一時代下的行政法的特點,這對于我國行政法的長遠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行政法基本原則時我國行政法立法的基本原則,具有指導性意義,推動著我國行政法律法規(guī)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法基本原則也有利于對我國行政機關形成約束,加強對行政機關的監(jiān)督,督促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執(zhí)政為民。
[1]張富利,余厚宏.關于我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理論探討[J].天中學刊,2017,32(04):42-47.
[2]關保英.行政法原則與行政法規(guī)則關系的實在法向度[J].甘肅社會科學,2016(02):190-195.
[3]馬超.行政法基本原則之研究困境與出路展望[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4(05):31-34.
[4]謝永霞.作為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效益原則——基于組織理論視野[J].湖北社會科學,2013(02):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