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君
(200042 華東政法大學 上海)
網絡信息時代的出現推動世界產生了革命性的發(fā)展,其中的影響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的,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產勞動還有觀念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也出現了巨大的改變。同時一個事物的出現往往是有著其雙面性的影響的。網絡以及網絡衍生物對于現有的事物產生一定程度上的沖擊,其中在對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的問題上顯得尤為突出,其涉及學術界對于虛擬財產的界定和法律保護方面的問題,對于現階段我國法律在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問題上有著極為迫切的要求。
網絡虛擬財產是由于網絡的發(fā)展而產生的,因此也造成了學術界對于其的界定出現了不同的觀點,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從廣義的角度來講,對于出現在特定的網絡虛擬空間里面的并且還帶有專屬性的財產,便是所謂的虛擬財產;另一種則是從狹義的角度進行理解的,所謂的網絡虛擬財產只是涵蓋了在實際生活中擁有現實意義的交換價值的虛擬財產,比如游戲裝備、游戲貨幣等。
1.法律方面
對于網絡的出現以及信息時代的到來,世界普遍認為這是一場歷史性的革命,所謂革命的意義在于創(chuàng)新以及呈現出爆發(fā)式的發(fā)展速度,但是在網絡快速的發(fā)展的過程中,現階段我國在網絡虛擬財產方面的法律建設并未符合當下的環(huán)境,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tài),我國立法機構未能建立起較為系統(tǒng)的法律法規(guī)。正是由于這些原因,在現階段出現的關于網絡方面的案件時,會出現極難進行有效處理的程序,從而造成了該類事件在司法實踐中難以進行有效及時的處理。
2.關于網絡虛擬財產在法律上的問題
學術界對于網絡虛擬財產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同樣的,其在法律方面也存在著不同的見解,通??梢苑譃閭鶛嗾f、物權說、知識產權說以及新型財產說。所謂的債權說,是指網絡虛擬財產權利是網絡用戶在使用網絡時,網絡服務商所向其提供特定的服務方面的一種權利。所謂的物權說,指的是網絡虛擬財產擁有四個物權方面的屬性,即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正是由于這種屬性,網絡虛擬財產為客體的權利,該屬于物權。所謂的知識產權說,是指網絡虛擬財產應該歸于知識類型的成果,能夠展開拷貝以及制造,擁有一定程度上的新穎性,可以歸為知識產權的保護范疇。所謂的新型財產說,指的是從網絡虛擬財產所擁有的屬性來講,虛擬物品在形態(tài)上不屬于實際情況的物,同時也不能夠歸為知識產權的范圍,還有就是對于網絡游戲里的物不擁有債權方面的特征,因此可以將其界定為一種新型的財產或權利形式。
3.對于網絡虛擬財產評估上的難度
對于現階段來講,怎樣對網絡虛擬財產的價值進行合理的評估,在我國理論以及實務方面有一定的困難。因此通常多數法院在涉及網絡虛擬財產的案件時一般展示出回避的姿態(tài)。
4.關于網絡虛擬財產取證存在技術限制
現階段對于網絡方面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技術限制,在現實情況中,網絡游戲里面的游戲賬號被竊取事件或者虛擬財產被侵占等案件發(fā)生頻率較高,在涉及此類事項的案件中,因為網絡信息在屬性上具有極高的隱蔽性,所以非常便于被侵犯者進行有目的性地篡改,同時由于網絡的虛擬屬性不會在物理方面留下痕跡,所以在對于此類事件的調查中,在取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技術限制。
1.建立完善關于網絡虛擬財產保護的立法
目前我國在關于網絡虛擬財產保護方面的法律相對來講較為空白,因此應當進行立法解釋,還有司法解釋,兩者以相互補充的形式來填補這一方面的空缺。在對網絡虛擬財產進行法律方面的解釋,在立法時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定位。同時網絡虛擬財產保護在司法實踐方面的困難,應用司法解釋當有效的進行解決。信息時代的發(fā)展使涉及網絡方面的立法將會隨著網絡的不斷發(fā)展而逐漸變得極為重要。從大的形勢進行探究,我國在關于網絡虛擬財產方面,依然需要在環(huán)境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專門立法,實現有效的網絡虛擬財產管理以及維護,切實保護網絡財產擁有者的合法利益。
2.關于糾紛解決機制的建立與完善
根據網絡虛擬財產的屬性來講,關鍵在于建立起成本相對較低,同時高效的糾紛處理機制。①關于小額訴訟程序,小額訴訟程序的有利條件,首先體現在對于所涉案件的受理區(qū)域上的清晰,還有訴訟程序較為簡單、快捷,除此之外,就是側重于糾紛的協(xié)商,同時還具有訴訟成本低和高效的優(yōu)勢。此類程序的建立對糾紛處理時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從而便于網絡虛擬財產得到有效的保護。②關于在線調解以及仲裁。在線調解程序由程序的啟動到糾紛處理協(xié)議的完成,一切都在線處理。從根本上來講,這同以往的調解方式存在一定的一致性。能夠實現在線調解的基礎在于可以得到網絡通信技術支持,創(chuàng)建處理糾紛的虛擬調解平臺,利用網絡通信手段聯(lián)絡糾紛各方進行及時有效的調解。倘若糾紛各方未能實現調解,只通過民事訴訟是很難做到快速解決的,然而網絡財產本身所具有的屬性決定了涉及網絡虛擬財產的糾紛,需要有效的糾紛解決機制,做訴訟程序之前的填補。除此之外,也能夠借鑒網絡拍賣等交易制訂出一種網上的仲裁制度,糾紛的各方倘若未能達成調解協(xié)議,能夠采取網上仲裁進行處理。然而網上仲裁程序不屬于民事訴訟的前置程序,而是糾紛雙方意愿的體現。
3.構建健康的交易環(huán)境
現階段隨著網絡的發(fā)展,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交易也逐漸的增加,因此隨之而來的便是交易糾紛案件的增加,現如今網絡虛擬財產的交易一般都是經過網絡交易,由網站的全部交易的個體或者其他中介機構完成。如此的交易程序對于網絡虛擬財產交易存在著極為嚴重的風險,因為缺乏可靠統(tǒng)一的在線支付平臺,從而造成了在線交易的風險變大。有關部門可以針對此種情況構建一個可靠的網絡虛擬財產的網絡交易平臺,并且對該平臺進行門檻的設置以及監(jiān)督管理上的法律制度建立。這樣操作便于對市場進行有效的規(guī)范,促使網絡虛擬財產交易健康有效的進行。
4.有效合理的評估機制
網絡虛擬財產的價值的體現將會因不同網絡體驗者數量上的多少進而產生差距,然而現階段并未有合情合理的統(tǒng)一標準,這帶來了司法實踐方面的困難。可以通過國家或者社會相關組織構建與沒有利益關系的第三方評估機構,通過技術手段,依據虛擬財產的特有屬性以及與現實緊密聯(lián)系評估其價值,從而給司法實踐中價值的界定給予參照對象。關于社會評估機構的建立有獨立第三方、游戲體驗者、網絡運營商,三者在利益上不存在任何的糾纏,具備較高的專業(yè)技術的支撐,還有足夠的資金和存儲空間,核心操作在所限定的時間范圍內,存檔用戶的體驗進度和狀況的信息,提供給體驗者、運營商或者司法機關查看。
5.關于糾紛取證的程序建立
由于網絡的特定屬性,網絡證據是經由計算機進行保存的數據,從形態(tài)上來講,它不能歸為物證,同時也與書證有一定差距,可以視為存在于這兩者之間的一種相對獨立的證據形式,相較于傳統(tǒng)的證據,其擁有著自身的獨特性,應該構建取證的基本規(guī)則和程序。初期,游戲運營商通常將不可能主動交出有損自身利益的證據,同時還將出現拒絕受害者進行證據搜集的情況,因為專業(yè)技術方面的問題需要專業(yè)人員協(xié)助法務人員進行取證工作:之后,對取證進行規(guī)則和程序規(guī)劃。最后,應當構建起一個相對獨立第三方機構,當爭議的各方或一方在取證過程中不配合,一定環(huán)境下雙方未能僅僅依靠自己進行證據的收集,該種情況下能夠通過現行司法制度里面的“無利害關系第三人”,在網絡上構建一個與糾紛各方沒有利害關系的虛擬第三方,針對相關的網絡運營商,還有游戲體驗者期望儲存的數據進行保存,從而可以成為司法機構的證據。
隨著網絡的發(fā)展衍生出網絡虛擬財產這一新興事物,然而在進行虛擬財產保護的方面還未能建立有效的保護機制的。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有效保護需要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然而在這段時間內需要國家在法律上填補相關的空白,同時也需要社會機構構建起相對獨立的第三方,從而協(xié)助網絡虛擬財產交易的糾紛各方,都處于相對公平的平臺上,從而促進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
參考文獻:
[1]林旭霞.網絡虛擬財產研究[M].法律版社,2017.
[2]鄧佑文,李長江.論虛擬財產的物權保護[J].社會科學家,2016
[3]余紅升.論網絡虛擬財產的民事法律保護[D].廈門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