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羽
安徽建筑大學,安徽 合肥 230009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等的飛躍,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不斷拓展,各種信息充斥著網絡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沖擊浪潮,大學生面臨著各種思想、信息的沖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巨大挑戰(zhàn)。針對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在認真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年輕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從目前來看,我國在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上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具體表現為:
網絡科技的發(fā)展在給當代大學校園帶來學習革命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當代大學生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目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普遍較高,各種良好的道德行為正在養(yǎng)成,并借助新媒體在社會上形成良性延伸。
在我們黨的領導下,我國民主政治不斷發(fā)展,當代大學生的民主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在學校生活中,從傳統(tǒng)的被教育者,主動向自我組織管理者的角色轉變,更加積極的參與到班級和學校的組織與管理中去。
特別是在校的九五后出生的這一代大學生們的主體意識不斷覺醒,希望以獨立的人格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認同和理解。同時他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也表現出對祖國的前途命運關心,認識到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發(fā)展是緊密相聯的。可以說他們表現出了與年齡不相符的,更成熟的憂國憂民的深刻思想認識。
網絡世界的發(fā)展,全球一體化的融合,使得當代大學生更能清醒的認識這個世界和社會,以更理性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在整個社會務實風氣和校園環(huán)境的影響下,大學生中夸夸其談、好高鶩遠的少了,注重實干、積極進取、追求實效的多了。不切實際的理想、激情被理智、踏實的自我行為所取代。
隨著我國深度融入國際社會,國際交流中的環(huán)境氛圍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顛覆我國政權,搞亂我國的穩(wěn)定大局的妄想一直沒有改變。為此想方設法從思想上對新一代的年輕人進行滲透,特別是在校大學生正處在思想變動的活躍期,很容易受到外來思想潮流的影響。
網絡媒體的彌漫式發(fā)展使得自媒體時代到來,人人都可以在網絡上面發(fā)表言論和觀點。同時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和隱蔽性,使得一些人在網絡上惡意傳播虛假信息來擾亂視聽。這些信息真假難辨,但是卻存在很大的受眾,一些不明真相的學生甚至寧信其有不信其無。使得大學生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失去應該有的判斷力。而隨著網絡自媒體效應的蔓延,網紅、直播等無孔不入,甚至成為學生崇拜的偶像,嚴重侵蝕著學生們的思想。
在智能手機越來越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時候,新一代手游所特有的質量高、節(jié)奏快、易攜帶等特點收獲了一大批當代大學生的喜愛,但它所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小視。首先它侵占了學生部分受教育的時間,手游自身的一些特點往往也是令人成癮的原因,有些自控力差的同學在學校期間廢寢忘食的打團通關,甚至連課上時間也被占用,更不要說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了。其次現在手游市場上魚龍混雜,有的游戲商家為了吸引玩家,有意添加一些色情、暴力、恐怖情節(jié)。這對于正處于價值觀培育,理想信念塑造時期的新時代大學生而言,有著極其惡劣的影響。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在取得重大經濟社會發(fā)展成就的同時,各種思潮也隨著開放的大門一擁而進,對我國整個社會的風氣產生嚴重影響。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性開放、游戲成癮等等紛沓至來;發(fā)財、暴富等成為一些學生追求的目標。校園網店的盛行,校園貸的泛濫都是社會不良風氣對校園的侵蝕的具體表現。
目前來看我國經濟社會一日千里,技術進步突飛猛進。但是目前來看大學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嚴重滯后于時代的發(fā)展,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談心、座談、開會等傳統(tǒng)教育方法。一些大學中承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師或一定程度脫離社會的發(fā)展,或不了解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使得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嚴峻考驗。
大學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否正確直接決定著未來我們國家的發(fā)展。堅持黨的領導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最核心的內涵,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保障。為此,一是要加強我們黨對高等教育工作的領導;二是充實加強大學黨委建設,確保我們大學的黨委的領導同志政治堅定,黨性強;三是全面提升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黨性和素質,以點帶面,形成良好的氛圍。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升的是“思想”,是從“政治”的角度來進行思想教育,必然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高等教育作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直接決定著未來大學生的人格的塑造。一方面需要任課教師在課堂上真正充當黨的理論的傳道者。另一方面,其他教師也應該自覺主動的擔當其黨的思想的傳播者,將專業(yè)課的學習與黨的思想教育相結合,實現專業(yè)知識的傳授與思想教育的同步進行。
在校大學生時期既充滿了對新知識新領域的渴望,又容易沖動,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因此要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來實施思想政治教育,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要緊跟時代步伐,全面把握現代大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潛移默化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們在生活中理解把握黨的最新的理論、路線和政策。要杜絕生硬的填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作為年輕一代,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通過各種渠道影響,甚至參與到網絡、傳媒、游戲等的開發(fā)中,將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融合于現代新媒體、新游戲、新網絡中,實現具有我國社會主義特色的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
畢竟大學生的整體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系統(tǒng)養(yǎng)成尚未定型,很容易受到周邊文化和氛圍的影響。文化氛圍一旦養(yǎng)成則很難被外在因素騷擾,文化氛圍所確定的方向一旦明確,也很難被其他問題撼動。
總之,目前我國正處于并在一定時期內處于戰(zhàn)略機遇期,時代發(fā)展給我國提供了重要大發(fā)展機遇,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必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此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臨嚴峻挑戰(zhàn),同時也充滿了時代的機遇。就需要我們全黨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培養(yǎng)我們黨的優(yōu)秀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