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 要:當下社會生活的快節(jié)奏與電子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人們對文化的汲取更加依賴于視聽藝術,市場的不斷膨脹使得我國影視作品的發(fā)展日趨強盛。在影視作品中,歌曲歌詞的感染力和巨大的宣傳效應有力地助推著影視劇的收視率和票房,因此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影視劇歌曲已經(jīng)成為了流行音樂里面獨樹一幟的一類。影視歌曲歌詞不僅僅具有音樂文學的基本屬性和藝術特征,在影視劇中還兼具著的一定的戲劇性功能和作用。本文從深化主題思想到推動劇情、塑造人物、強化情感與沖突、宣傳推廣等諸多方面深入探討影視劇歌曲歌詞的戲劇性作用,以便為影視劇歌曲歌詞的創(chuàng)作提供一定的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影視?。桓柙~;戲劇性;作用
中圖分類號:J61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5-0125-01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中強調(diào),“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相統(tǒng)一的作品。”“最根本的是要創(chuàng)作生產(chǎn)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思想和價值觀念是靈魂?!币虼?,要創(chuàng)作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好的戲劇影視作品,僅僅在影視劇的劇情、畫面等方面下功夫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能夠道出影視劇作品真諦、精髓的是影視劇中的歌詞;能夠方便快捷傳唱開來,提高傳播性的也是影視劇中的歌詞。當影視劇本身播放完,被大眾審美消化以后,其歌曲歌詞依然深入人心,繼續(xù)傳唱。影視劇歌曲歌詞彌補了影視劇本身的短板,又升華了影視劇的靈魂,引導大眾對影視作品進行正面、深入的解讀。
影視劇歌曲歌詞與影視作品本身的關系諱莫如深,通過總結和歸納,我認為可以總結為兩種:一種是歌詞本身與影視劇的主旨內(nèi)涵、人物、劇情、畫面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依附關系,起到了加強與升華,觸發(fā)深刻反思的作用。如由陳曦作詞,董冬冬作曲的《人民的名義》主題曲歌詞《以人民的名義》中
“以人民的名義賦予你/生命的尊嚴奉獻的權利”“以人民的名義托付你/權杖的重量勛章的意義”
高潮部分字字句句在強調(diào)“人民”和“權利”在上,對于兩者的辯證關系,做出了精準的詮釋。影片在講述腐敗和反腐斗爭的事件,而歌詞深入骨髓,挖掘出權利是人民賦予的,權利的真正本質是為民奉獻,不是以權謀私;權利是責任,是重擔,是神圣的,不容褻瀆的。主題曲歌詞對影片的主題一語中的,起到了畫龍點睛式的作用。再如由易茗作詞、雷蕾作曲,毛阿敏演唱的電視連續(xù)劇《渴望》的同名主題曲中的歌詞: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誠的生活/誰能告訴我是對還是錯/問詢南來北往的客。”
就極為深刻概括了影視劇的內(nèi)核,每個人都在渴望、追尋和探索人生與生活的美好。
對于劇情里面人物,尤其是主人公的描繪也是歌詞表現(xiàn)的主要方面之一。1998年由易茗作詞,劉歡演唱的電視連續(xù)劇《水滸傳》主題曲《好漢歌》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大河向東流哇/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嘿嘿嘿嘿 參北斗哇)/(生死之交一碗酒哇)/說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嘿嘿嘿嘿 全都有哇)/(水里火里不回頭哇)/路見不平一聲吼哇/該出手時就出手哇/風風火火闖九州哇”
歌詞質樸形象、簡短有力,十分生動地概括了英雄好漢的形象和特質,好像一幅簡筆畫,一個“吼”字聲音氣勢全出。再如胡曉晴演唱的2001年40集電視劇《大宅門》的同名主題曲歌詞:
“由來一聲笑/情開兩扇門/亂世風云亂世魂/平生多磨礪/男兒自橫行/站住了是個人/有情義有擔當/無依無傍我自強/這一身傲骨敲起來錚錚的響/有情義有擔當/無依無傍我自強/集百草要讓這世界都香/哎~集百草要讓這世界都香/哎~集百草要讓這世界都香無悔一腔血/有意濟蒼生/百年風雨大宅門”
全詞既概述了劇情,又突出了主人公白景琦有情有義、醫(yī)者仁心、懸壺濟世的高大形象。
另外一種影視歌曲歌詞總體或局部與影視劇的主旨內(nèi)涵、人物、劇情、畫面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距離,也就是“隱”的呈現(xiàn),這樣的歌詞往往是從一個側面去表達和烘托主題,起到了良好的引導性作用,讓觀眾看過劇情之后,伴隨著歌詞引起思索和共鳴。由劉歡演唱的1994年鄭曉龍、馮小剛執(zhí)導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的主題曲《千萬次的問》:
“千萬里我追尋著你/可是你卻并不在意/你不像是在我夢里/在夢里你是我的唯一/Time and time again/You ask me/問我到底愛不愛你/Time and time again/I ask myself/問自己是否離得開你/我今生看來注定要獨行/熱情已被你耗盡/我已經(jīng)變的不再是我/可是你卻依然是你/Time and time again/You ask me/問我到底恨不恨你/Time and time again/I ask myself/問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好在哪里”
擬人化的藝術手法,把紐約化身成為戀人,形象的表達了在紐約的中國人對紐約的復雜情感。最后的一句疑問的使用,更引人深思。同時,這首歌曲完全可以脫離開影片而獨立存在,成為一首抒情歌曲。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歌詞的生命力在戲外得到了蔓延,傳唱至今,深得大眾的喜歡。再如《笑傲江湖》的插曲《滄海一聲笑》其中的文字寫的是“?!?、“潮”、“江山”、“煙雨”、“豪情”,雖寫江湖,又豈不是在寫快意人生呢?歌詞所引發(fā)的聯(lián)想和情感共鳴是經(jīng)久不衰的。歌詞相對獨立,刻意留下的藝術空白,給觀眾思考與聯(lián)想的空間,增添了影視劇的表現(xiàn)力。歌詞與主題、情感、畫面的距離的遠近需要詞作家精準而又適度的掌控,太遠會有脫離之感,太近又沒有了新意。
在影視劇的創(chuàng)作中,劇作家們都在費勁心機追求戲劇性最好的呈現(xiàn),對于“戲劇性”美國的喬治·貝克在《戲劇技巧》中指出“使聚集在劇場里的一般觀眾發(fā)生興趣的東西,就是有戲劇性的。”更有很多理論家指出戲劇性產(chǎn)生于情感反應。無論是“興趣”還是“情感”都是從激發(fā)觀眾的觀看熱情入手,調(diào)動觀眾情緒變化的除了緊張的“沖突”、曲折的情節(jié)、經(jīng)典的臺詞之外,音樂與歌詞在抒情性和感染力方面的藝術效果最佳,因此,影視劇中最關鍵的地方都要配插曲或者主題曲,絕大多數(shù)都要為影視劇量身定做詞曲。比如電視劇《離婚律師》中的插曲《與愛為鄰》歌詞創(chuàng)作極為巧妙,由吳秀波扮演的男主人公池海東在自己的公寓里用望遠鏡看城市景色,隨著鏡頭的移動,看到了鄰居家的窗戶里面跳舞的人恰好是由姚晨扮演的女主人公羅酈,戲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了。這時候演唱的歌詞是:
“這世界小到轉身遇見你/這世界大到錯失也容易/當有人還在為愛苦苦的尋覓/忘了告訴你原來愛就住在隔壁”。
歌詞不但詮釋了畫面,又暗示了劇情,為后期劇情的發(fā)展形成了一個鋪墊,一對冤家狹路相逢,以后會成為彼此的摯愛。男女主人公在不知的情況下成為鄰居,這是很戲劇性的一幕,偶然的發(fā)生,其實也是合乎情理之中的。歌詞中哲理性的話語做了很好的解釋,世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緣分就是這樣,尋覓中似乎很遠,不經(jīng)意間就在身邊。觀眾在聽了這樣的歌后,無形中拉近了自己與影片的距離,現(xiàn)實中的確也有這樣類似的偶然,所以不會對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感到巧合得不可思議,產(chǎn)生“假”“怎么可能”這樣的脫離真實之感。
我們不能簡單的把影視劇歌曲歌詞與影視劇歸結為解釋關系,應該更深入挖掘和梳理影視劇歌曲歌詞與影視劇的復雜關系,看到影視劇歌詞的戲劇性作用,只有精準的歌詞在影視劇中才能產(chǎn)生最佳的藝術效果。對一部影片的關注不應僅僅在演員、導演、畫面、情節(jié)等方面,編劇、音樂和詞作者都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文藝創(chuàng)作事業(yè)的飛躍,影視劇作品的產(chǎn)量在逐年增長,質量也在不斷提升,但是依舊存在有數(shù)量、欠質量等諸多問題。影視劇歌曲歌詞作品同樣存在著此類的病癥,如流行歌曲被簡單“移植”到影視作品中,雖借用了流行歌曲的影響力,不少情況是忽視了與影片的銜接度,導致與影片產(chǎn)生錯位或者不和諧,影響了藝術表現(xiàn)力。因此,影視劇歌曲歌詞的創(chuàng)作不容簡單處理,創(chuàng)作必須是精心雕琢,完全為影視劇服務的。
參考文獻:
[1]吳頌今.歌詞寫作十八講[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2.
[2]朱麗娜.談主題歌在電視劇中的作用[J].藝術文化交流,2012(06).
[3]童龍超.談影視歌曲歌詞創(chuàng)作的“解釋性”[J].電影評價,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