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玉
【摘 要】目的探討健康管理對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險因素干預的影響分析。方法選擇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患者為對象,均接受危險因素干預聯(lián)合健康管理措施。比較分析5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患者干預前及干預后的血糖指標。結果50例患者干預后的空腹血糖(5.40±0.35mmol/L)低于干預前,T值=16.9421,P值=0.0000;50例患者干預后的餐后2h血糖(5.65±1.35mmol/L)低于干預前,T值=6.0087,P值=0.0000;50例患者干預后的糖化血紅蛋白(5.25±0.30%)低于干預前,T值=5.6595,P值=0.0000。結論對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險因素干預過程中實施健康管理干預措施可以明顯改善其血糖指標,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健康管理;糖尿?。桓呶H巳?;危險因素;干預;影響;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2
糖尿病為臨床常見慢性代謝性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影響。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對糖尿病高危人群實施健康管理干預,可以有助于早期干預病情,降低糖尿病發(fā)生率以及糖尿病惡化率[1]。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討健康管理對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險因素干預的影響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般資料
選擇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患者為對象。50例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28例男性(占56.00%),22例女性(占44.00%);年齡:45歲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50±4.35)歲;文化水平:小學12例(占24.00%),中學18例(占36.00%),大學20例(占40.00%)。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配合完成本次研究工作。本次研究工作均已征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均接受危險因素干預聯(lián)合健康管理措施。首先,給予患者實施統(tǒng)一深入體檢,并建立完善其個人病例檔案;與患者及其家屬耐心講解,并要求詳細填寫“健康信息調查表”,以給予患者針對性健康評估;結合健康評估結果,制定相針對性健康管理計劃方案,并落實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疾病飲食管理、疾病運動管理等措施。其中,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具體操作如下:(1)體檢。檢查并記錄患者的體質量指標(使用專門體質量稱重儀進行測量,測量前需空腹狀態(tài),且脫去外套)、血糖指標(使用葡萄糖氧化法測量)、糖血紅蛋白指標(使用酶免法測量)等。(2)收集資料。詳細收集并整理記錄患者的疾病史、膳食結構及運動狀況等,建立專門個人病歷資料以及個人信息數(shù)據(jù)庫,并結合患者的實況制定針對性健康管理計劃方案。(3)健康管理。參與本次研究工作的健康管理臨床醫(yī)師均接受專門崗前培訓,崗前培訓合格后,方可實施面對面健康管理,共2周,每周4次。健康管理臨床醫(yī)師通過給予患者及其家屬方法針對性健康小手冊、組織健康大課堂以及面對面病情咨詢及指導等,以教會患者了解掌握疾病相關預防事項、疾病檢查方法等;其次,健康管理臨床醫(yī)師需持續(xù)性跟蹤觀察患者的實際落實情況,并及時給予有效答疑幫助。
1.3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5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患者干預前及干預后的血糖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資料,經(jīng)(c±S)代表計量資料,以P<0.05為差異有臨床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50例患者干預前及干預后的血糖指標比較
50例患者干預后的空腹血糖值明顯低于干預前(T值=16.9421,P值=0.0000),干預后的餐后2h血糖值明顯低于干預前(T值=6.00871,P值=0.0000);干預后的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低于干預前(T值=5.6595,P值=0.0000)。詳細見表1數(shù)據(jù)。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類型之一,一般而言,糖尿病發(fā)生率約為20.00%-40.00%,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心理狀態(tài)、正常生活及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威脅[2]。隨著糖尿病病情持續(xù)發(fā)展而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則容易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我國相關研究中,通過給予糖尿病高危病人開展健康管理,經(jīng)管理干預后,患者的危險度降低>51%。其次,作為鑒別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情況的重要指標之一的蛋白尿水平,通過積極有效控制蛋白尿水平,對改善及減緩患者疾病進一步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3]。
本次研究工作中,給予5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患者實施健康管理措施,包括深入體檢,完成健康信息調查表,給予針對性健康評估,并制定健康管理計劃方案;健康管理計劃方案主要包括體檢、收集資料以及實施健康管理干預[4]。從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與干預前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比較,干預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均更低于干預前,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性,P<0.05。提示,運用健康管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預防發(fā)生糖尿病,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臨床結合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疾病特點以及身體狀況,在給予危險因素干預過程中聯(lián)合運用健康管理干預措施的效果確切。
參考文獻
任會彩,王志先,馮楠等.腦卒中高危人群頸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8,31(6):103-106.
譚嘉莉,鄭珊珊.健康管理對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險因素干預的效果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7,23(16):2588-2590.
李詠梅,劉丹.健康管理對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險因素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5):899.
于茂芝,于茂蓮.健康管理對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險因素干預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5):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