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片擴散法是一種高度標準化的藥敏試驗方法,其檢測結果準確、可靠,花費少、操作簡便,可用于重要耐藥表型的檢測。但根據(jù)指南大部分藥物-細菌組合需要經(jīng)過16~20 h的培養(yǎng)才能得到結果。本研究對Copan公司的WASPTM自動化紙片擴散法藥敏系統(tǒng)進行快速藥敏試驗的可能性進行評估,包括區(qū)分重要耐藥表型菌株和“野生型”菌株的能力以及各種藥物-細菌組合在較短培養(yǎng)時間下臨床折點是否需要做出修正。本研究共納入1 852株臨床分離菌株,包括475株大腸埃希菌、375株肺炎克雷伯菌、301株陰溝腸桿菌、407株金黃色葡萄球菌、294株表皮葡萄球菌,各類菌株均包括野生株及重要耐藥表型的菌株,藥敏結果判讀參考EUCAST指南6.0版本。自動化檢測系統(tǒng)在培養(yǎng)的6、8、12 h與標準的18 h分別拍照成像并由WASP LabTM閱讀軟件完成結果判讀。研究結果顯示,培養(yǎng)6~8 h的結果能對ESBL、AmpC、碳青霉烯酶、MRSA和喹諾酮耐藥的耐藥表型進行可靠的檢測,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超過95%,而青霉素結合蛋白2a(PBP2a)陽性的表皮葡萄球菌在各時間點均不能與野生株區(qū)分開,四環(huán)素類藥物-葡萄球菌組合在6~8 h亦不能較好區(qū)分。野生株的抑菌圈分布可用以確定流行病學界值ECOFF,本研究采用野生株抑菌圈的第5百分位數(shù)值以判斷變化是否有差異,以18 h與6 h的差值大于2 mm為有顯著差異。腸桿菌科細菌對44種藥物-細菌組合中34種(77.3%)保持穩(wěn)定,7個組合顯著增加,3個包含甲氧芐啶-磺胺甲唑的組合顯著降低。而葡萄球菌所有組合在6 h的ECOFF均低于18 h的結果。綜上所述,本研究說明自動化紙片法藥敏系統(tǒng)能依據(jù)培養(yǎng)早期的閱讀結果將臨床常見菌中的野生株與非野生株進行區(qū)分,專家規(guī)則同樣適用于紙片法快速藥敏,但對于部分藥物-細菌組合(尤其是葡萄球菌)所使用的判讀標準需要做必要的改 變。
HOMBACH M, JETTER M, KELLER PM, et al. Rapid detection of ESBL, carbapenemases, MRSA and other important resistance phenotypes within 6-8 h by automated disc diffusion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ing.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7, 72(11):3063-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