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清
(青海省湟中縣大才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811600)
秦艽鱉甲散出自元·羅天益著 《衛(wèi)生寶鑒》,為治療虛勞骨蒸,潮熱盜汗、陰虛內熱的專門方劑,現常用于因傳染病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的諸虛不足,機體逐漸消瘦,生長發(fā)育受阻等?!疤搫凇奔刺摀p勞傷的意思。也就是五臟諸虛不足而產生的多種疾病的概括。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調,久病失養(yǎng),正氣損仿,久虛不復,表現各種虛損證候的都屬虛勞范圍。其病變過程大都由久積而成。久病體弱則為虛,久虛不復則為損,虛損日久則成勞。由于勞證的范圍很廣,所以前人對這方面的分類有“五勞”、“六極”、“七傷”等名稱,但總的病理變化,不外乎陰虛、陽虛、陰陽兩虛等方面。這里指的虛勞骨蒸、潮熱盜汗、病畜機體逐漸消瘦等,以陰虛為多見?!肮钦簟保汗潜硎纠飳拥囊馑迹羰钦粞囊馑?,形容陰虛潮熱的熱氣自里透發(fā)而出,所以這種熱型常伴有盜汗,是陰虛內熱的主要標志。筆者從事多年獸醫(yī)臨床工作,應用此方劑,只要方證對路,療效較為顯著,值得推廣。
秦艽鱉甲散的方劑組成(基礎方):秦艽、鱉甲、知母、當歸、柴胡、地骨皮、烏梅、青蒿。
方中用秦艽、柴胡解肌退熱,驅風散邪;地骨皮、青蒿清熱除蒸;鱉甲、知母滋陰,當歸補血和血,共同奏成滋陰養(yǎng)血、清除內熱之效;烏梅生津除煩,酸澀陰而止汗。綜合本方,具有滋陰養(yǎng)血、清熱除蒸之功效。
2.1 秦艽鱉甲散基礎方,去當歸、烏梅,加胡黃連、甘草,名曰“清骨散”(《證治準繩》),適應于傳染病后期的慢性經過,如結核病的午后發(fā)熱,持續(xù)不退,體瘦毛焦,糞便時干時稀等。
應用病例:2016年春大才鄉(xiāng)前溝村楊某育肥的11頭牦牛發(fā)病,其發(fā)病癥狀相似,都表現為機體日漸消瘦,午后發(fā)熱,被毛焦亂,眼眵較多,不時出現咳嗽。按上方(清骨散)治療一個療程,病情大有好轉,癥狀基本消失,療效顯著。
2.2 基礎方加黃芪、黨參、生地、白芍、天冬、茯苓、桑皮、半夏、桔梗、紫菀、甘草,名曰“黃芪鱉甲散”(《衛(wèi)生寶鑒》)。此方適于傳染病后期氣血兩虛,發(fā)熱咳嗽,食欲不振等。
應用病例:2015年2月大才鄉(xiāng)上措隆村韓某的四匹馬發(fā)生了流行性感冒,一匹病馬經中西結合治療而痊愈,其中三匹病馬病情時好時壞,夜間頻頻咳嗽,口色潮紅,精神極差,食欲不不振,糞便粗糙且?guī)?。遂用上方(黃芪鱉甲散)五劑痊愈。
2.3 基礎方,去知母、烏梅、青蒿,加黨參、紫菀、半夏、甘草、生姜、大棗,名曰“秦艽扶羸湯(《直指方》)。適應于熱性病后期的慢性經過,在獸醫(yī)臨床常見癥狀有:熱性病后期的長期消瘦發(fā)育受阻,食欲不佳,糞便干燥等。筆者常用于豬患“無名高熱”后的慢性表現、類似“僵化”癥。
2.4 基礎方,加白芍、紅花、天麻、鉤丁、僵蠶、蟬蛻、甘草,取名“鱉甲祛風散”(驗方)。適應于母畜產后風。
應用病例:2015年秋季大才鄉(xiāng)上措隆村馬某的一匹母馬產駒后中風。其表現周身強直如木馬狀,牙關緊閉,閃骨怒張。遂用上方煎湯,令馬整天不飲水,將藥湯加入涼開水中飲用,一日一劑。七日后好轉,經調理半月而痊愈。
秦艽鱉甲散原方在臨床上的應用,本人應用本方是在畢業(yè)后實習期間,一名民間獸醫(yī)傳授的,多用于?!肮钦魟跓帷?。自外地購進的牛,因水土不服,消化機能紊亂,機體消瘦,表現低熱,持續(xù)不退,似乎發(fā)渴,但見水欲飲不飲,口色潮紅者,用此方確有良效。